• 关于写作的成语 (32个)

    1

    含毫命简

    成语拼音:
    hán háo mìng jiǎn
    成语解释:
    毫:毛笔;简:古代字的竹片。嘴里叼着笔,桌上摆好纸。指准备动手
    成语出处:
    孙中山《心理建设》第三章:“试一问此超越欧美之中国文学家果有能心知文之法则,而后含毫命简者乎?”
    2

    金淘沙拣

    成语拼音:
    jīn táo shā jiǎn
    成语解释:
    从沙里淘拣金子。比喻时琢词炼句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·孔尚任《桃花扇·侦戏》:“新词细乌丝阑,都是金淘沙拣。”
    3

    握椠怀铅

    成语拼音:
    wò qiàn huái qiān
    成语解释:
    椠:古代书的木板;铅:铅粉笔。拿着木板,带着铅粉笔。指或校勘
    成语出处:
    唐·史承节《后汉大司农郑公之碑》:“今故寻源讨本,握椠怀铅,兼疏本传之文。”
    4

    鱼鲁帝虎

    成语拼音:
    yú lǔ dì hǔ
    成语解释:
    谓将鱼误鲁,帝误虎。泛指文字错讹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·金桌《〈南海百咏〉跋》:“余家向有钞本,承讹踵谬,不无鱼鲁帝虎之失,恨不能一一订正之。”
    5

    著乎竹帛

    成语拼音:
    zhù hū zhú bó
    成语解释:
    著:;竹帛:古代字用的竹简和白绢。指著书
    成语出处:
    战国·卫·吕不韦《吕氏春秋·情欲》:“荆庄王功迹著乎竹帛,传乎后世。”
    6

    著于竹帛

    成语拼音:
    zhù yú zhú bó
    成语解释:
    着:。竹帛:竹简和绢。在竹简和绢上。指把事物或人的功绩等入书中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汉 东方朔《答客难》:“今子大夫修先生之术,慕圣人之义,讽诵诗书百家之言,不可胜记,著于竹帛,唇腐齿落,服膺而不可释。”
    7

    著之竹帛

    成语拼音:
    zhù zhī zhú bó
    成语解释:
    著:;竹帛:古代字用的竹简和白绢。指著书
    成语出处:
    章炳麟《与龚未生书》:“所欲著之竹帛者,盖尚有三四种。”
    8

    吟风弄月

    成语拼音:
    yín fēng nòng yuè
    成语解释:
    吟:吟咏;指诗;弄:玩弄;玩赏;泛指自然景物。吟咏、玩赏风花雪月。原指以风花雪月为题材而;现多指空虚无聊;没有真情实感;缺乏实际内容的诗人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唐 范传正《李翰林白墓志铭》:“吟风咏月,席地幕天。”
    9

    唉声叹气

    成语拼音:
    āi shēng tàn q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唉声:叹气声;因伤感忧闷、苦痛而发出叹息的声音。也“哀声叹气”、“嗳声叹气”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33回:“我看你脸上一团私欲愁闷气色,这会儿子又唉声叹气,你那些还不足?还不自在?”
    10

    暗中摸索

    成语拼音:
    àn zhōng mō suǒ
    成语解释:
    摸索:探索、寻求。①本指在黑暗中寻求。②指时只是凭空虚构。③比喻无人指教;完全靠自己探求门径、钻研事理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唐 刘餗《隋唐嘉话》中卷:“许敬宗性轻傲,见人多忘之。或谓其不聪。曰:‘卿自难记,若遇何(何逊)、刘(刘孝绰)、沈(沈约)、谢(谢眺),暗中摸索着,亦可识之。’”
    11

    别出机杼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ié chū jī zhù
    成语解释:
    机杼:织布机,比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。指另辟途径,能够创新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 洪迈《容斋诗话》第四卷:“诗文当有所本。若用古人语意,别出机杼,曲而畅之,自足以传示来世。”
    12

    操觚染翰

    成语拼音:
    cāo gū rǎn hàn
    成语解释:
    觚,木简;翰,长而硬的鸟羽。指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 无名氏《灯下闲谈 梦与神交》:“松拜而更之,乃操觚染翰;表成,呈于王。”
    13

    陈言务去

    成语拼音:
    chén yán wù qù
    成语解释:
    陈旧的言辞一定要去掉。指时务必要去掉陈旧的言辞
    成语出处:
    唐 韩愈《答李翊书》:“惟陈言之务去,戛戛乎其难哉!”
    14

    登高能赋

    成语拼音:
    dēng gāo néng fù
    成语解释:
    赋:。登得高,看得远,能够描绘形状,铺陈事势。指国家的有用人才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诗经·鄘风·定之方中》:“终然允臧。”毛亨传:“升高能赋……可以为大夫。”
    15

    浮白载笔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ú bái zǎi bǐ
    成语解释:
    浮:罚人饮酒;白:指专用来罚酒的大杯;浮白:指喝酒和干杯;载笔:拿着笔。一面喝酒,一面。旧时比喻文人的雅量和才气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自志》:“集腋为裘,妄续幽冥之录;浮白载笔,仅成孤愤之书。”
    16

    咳唾成珠

    成语拼音:
    hài tuò chéng zhū
    成语解释:
    咳唾:咳嗽吐唾沫,比喻谈吐、议论。“咳”也“欬”。比喻言辞精当,议论高明。也形容文词极其优美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庄周《庄子 秋水》:“子不见夫唾者乎?喷则大者如珠,小者如雾。”
    17

    你唱我和

    成语拼音:
    nǐ chàng wǒ hé
    成语解释:
    和: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、体裁和韵脚来诗词。①指用诗词相互酬答。②指双方意见相同,互相支持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17卷:“两人每每你唱我和,做成联句。”
    18

    拈毫弄管

    成语拼音:
    niān háo nòng guǎn
    成语解释:
    拿笔。借指或绘画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·徐渭《女状元》第一折:“且喜这所在,涧谷幽深,林峦雅秀,森列于明窗净几之外,默助我拈毫弄管之神。”
    19

    耍笔杆子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huǎ bǐ gǎn zǐ
    成语解释:
    用笔,玩弄文字
    成语出处:
    孙力《都市风流》第七章:“我们是干活的,哪有时间耍笔杆子。”
    20

    手不停挥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hǒu bù tíng huī
    成语解释:
    手不停顿地挥。形容不停地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卷九:“李白左手将须一拂,右手举起中山兔颖,向五花笺上,手不停挥,须臾,草就吓蛮书。”
    * 关于写作的成语 形容写作的成语 描述写作的成语。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