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关于军事的成语 (52个)

    1

    摧坚陷敌

    成语拼音:
    cuī jiān xiàn dí
    成语解释:
    摧:摧毁;坚:;陷:攻陷。击败敌人的精锐,摧毁敌的阵地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宋史·张令铎传》:“我从三十年,大小四十余战,多摧坚陷敌,未尝妄杀一人。”
    2

    令如山

    成语拼音:
    jūn lìng rú shān
    成语解释:
    命令像山一样不可动摇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49回:“云长曰:‘愿依法。’孔明曰:‘如此,立下文书。’云长便与了令状。”
    3

    胜负兵家常势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hèng fù bīng jiā cháng sh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兵家:家;势:情势。胜利或失败是家常遇到的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旧唐书·宪宗纪》:“胜负兵家常势,不可以一将失利,便沮或计。”
    4

    胜负兵家之常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hèng fù bīng jiā zhī chá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兵家:家。胜利或失败是家常遇到的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31回:“昔日高祖与项羽争天下,数败于羽,后九里山一战成功,而开四百年基业,胜负兵家之常,何可自隳其志!”
    5

    各个击破

    成语拼音:
    gè gè jī pò
    成语解释:
    各个:逐个;击:攻。术语。指利用优势兵力将被分割开的敌一部分一部分消灭。有时也比喻将问题逐个解决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毛泽东《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?》:“集中红相机应付当前之敌,反对分兵,避免被敌人各个击破。”
    6

    聚米为山

    成语拼音:
    jù mǐ wéi shān
    成语解释:
    东汉马援堆米成山,以代地形模型,给皇帝分析形势、进计划,讲得十分明了。指形象地陈述形势,险要的地形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:“援因说隗嚣将帅有土崩之势,兵进有必破之状。又于帝前聚米为山谷,指画形势,开示众所从道径往来,分析曲折,昭然可晓。”
    7

    步步为营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ù bù wéi yí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步:古时五尺为步;步步:表示距离近;营:营垒。队每前进一步就设下一道营垒。比喻行动谨慎;防备严密。现常用来比喻行动、做谨慎;稳扎稳打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71回:“可激劝士卒,拔寨前进,步步为营,诱渊来战而擒之。”
    8

    北门之寄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ěi mén zhī j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指负重任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旧唐书 李自良传》:“德宗以河东密迩胡戎,难于择帅,翌日,自良谢,上谓之曰:‘卿与马燧存分,诚为得礼;然北门之寄,无易于卿。’”
    9

    多鱼之漏

    成语拼音:
    duō yú zhī lòu
    成语解释:
    《左传·僖公二年》:“齐寺人貂始漏师于多鱼。”杜预注:“多鱼,地名……《传》言貂于此始擅贵宠,漏泄桓公,为齐乱张本。”后以“多鱼之漏”指泄漏机密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左传·僖公二年》:“齐寺人貂始漏师於多鱼。”杜预注:“多鱼,地名……《传》言貂於此始擅贵宠,漏洩桓公,为齐乱张本。”
    10

    按甲寝兵

    成语拼音:
    àn jiǎ qǐn bī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收拾起铠甲武器。比喻停止行动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晋 司马彪《九州春秋 傅干》:“吴有长江之险,蜀有崇山之阻,难以威服,易以德怀。愚以为可且按甲寝兵,息养士,定土分封,论功行赏。”
    11

    秉旄仗钺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ǐng máo zhàng yuè
    成语解释:
    秉:执持;旄:古代旗;钺:掌权的兵器。比喻掌握大权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尚书·牧誓》:“王左仗黄钺,右秉白旄以麾。”
    12

    兵以诈立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īng yǐ zhà l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兵:,战争;诈:欺骗。用兵作战要善于用计谋迷惑对立,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春秋·齐·孙武《孙子·争》:“兵以诈立,以利功,以分合为变者也。”
    13

    劳师袭远

    成语拼音:
    láo shī xí yuǎn
    成语解释:
    发动队袭击远方的敌人,多指冒险的活动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左传·僖公三十二年》:“劳师以袭远,非所闻也。”
    14

    戎马倥偬

    成语拼音:
    róng mǎ kǒng zǒ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形容务繁忙。戎:古代兵器的总称;戎马;借指;倥偬;多;繁忙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 百一居士《壶天录》:“然至于戎马倥偬,大势已烈,只手难撑,不得不以一死报国家。”
    15

    十二道金牌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hí èr dào jīn pái
    成语解释:
    金牌:宋代传递赦书及上最紧急的命令用的金牌。比喻紧急的命令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宋史·岳飞传》:“言飞孤不可久留,乞令班师。一日奉十二金字牌,飞愤惋泣下。”
    16

    行兵列阵

    成语拼音:
    xíng bīng liè zhèn
    成语解释:
    行:调动;列:排列。调动队,排布阵势。泛指指挥艺术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·无名氏《杨家将演义》第一卷:“此人天文地理,六韬三略,无不精通,行兵列阵,玄妙莫测,乃智勇兼全之士。”
    17

    暗渡陈仓

    成语拼音:
    àn dù chén cā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渡;越过;陈仓;古县名;在今宝鸡市东;为关中通向汉中的交通要道。①指正面迷惑敌人;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战略;亦比喻或其它方面的秘密活动。②也比喻男女私通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群音类选 》:“就是韩信暗渡陈仓道,有贼兵来犯着,杀得他怎生逃。”
    18

    北门锁钥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ěi mén suǒ yuè
    成语解释:
    原指北城门上的锁和钥匙。后借指北方的要地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 孔平仲《孔氏谈苑》第五卷:“寇莱公守北门,虏使经由,问曰:‘相公望重,何以不在中书?’答曰:‘主上以朝廷无,北门锁钥非准不可。’”
    19

    伏龙凤雏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ú lóng fèng chú
    成语解释:
    伏龙:(卧龙)诸葛孔明。凤雏:庞士元。两人都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,家。后指隐而未现的有较高学问和能耐的人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三国志·蜀志·诸葛亮传》裴松之注引《襄阳记》:“刘备访世于司马德操。德操曰:‘儒生俗士,岂识时务?识时务者在乎俊杰。此间自有伏龙、凤雏。’备问为谁,曰:‘诸葛孔明、庞士元也。’
    20

    和平共处

    成语拼音:
    hé píng gòng chǔ
    成语解释:
    彼此不发生冲突而共存
    成语出处:
    茅盾《新疆风土杂忆》:“故牵强附会,合佛道为一,又拉上孔子作陪,以便和平共处。”
    * 关于军事的成语 形容军事的成语 描述军事的成语。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