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关于助词的成语 (35个)

    21

    日居月诸

    成语拼音:
    rì jī yuè zh
    成语解释:
    居:音“积”,语,同“乎”;诸:语。指光阴的流逝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诗·邶风·柏舟》:“日居月诸,胡迭而微。”晋·陶潜《命子》诗:“日居月诸,渐免子孩。”
    22

    神乎其神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hén hū qí shén
    成语解释:
    神:神秘;乎:语气;表示感叹;其:那样。形容非常奇妙神秘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75回:“向日闻得古人有‘袖占一课’之说,真是神乎其神,我只当是神仙所为,凡人不能会的。”
    23

    惟妙惟肖

    成语拼音:
    wéi miào wéi xiào
    成语解释:
    形容描写或摹仿得非常逼真、传神。惟:语气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 岳珂《英光堂帖赞》:“永之法,妍以婉,(米)芾之体,峭以健。马牛其风,神合志通;彼妍我峭,惟妙惟肖。”
    24

    心不在焉

    成语拼音:
    xīn bù zài yān
    成语解释:
    心思不在这里;指思想不集中。焉:古汉语;相当于“于此”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西汉 戴圣《礼记 大学》:“心不在焉,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,食而不知其味。”
    25

    休戚是同

    成语拼音:
    xiū qī shì tó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休:欢乐,吉庆;戚:忧愁;是:语。彼此间的忧乐和祸福共同承担。形容关系密切,同甘共苦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晋书·王导传》:“吾与元规休戚是同,悠悠之谈,宜绝智者之口。”
    26

    习焉不觉

    成语拼音:
    xī yān bù jué
    成语解释:
    习:习惯;焉:语气,相当于“于是”的意思。指习惯于某种事物而觉察不到其中的问题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·沈德潜《学诗晬语》下卷:“改漫为熳,不知起于何时?焉乌成马,习焉不觉,殊可怪也。”
    27

    习焉弗察

    成语拼音:
    xí yān fú chá
    成语解释:
    习:习惯;焉:语气,相当于“于是”的意思。指习惯于某种事物而觉察不到其中的问题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·梁章钜《浪迹续谈·孙白谷》:“此实传庭,又或误以为‘傅庭’,耳食之徒,遂习焉弗察耳。”
    28

    心焉如割

    成语拼音:
    xīn yān rú gē
    成语解释:
    焉:语。内心痛苦得像刀割一样。形容心情极为痛苦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晋书·海西公纪》:“但未亡人不幸,罹此百忧,感念存没,心焉如割。”
    29

    星言夙驾

    成语拼音:
    xīng yán sù jià
    成语解释:
    言:语;夙驾:早起驾车出行。星夜驾车出行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诗经·鄘风·定之方中》:“星言夙驾,说于桑田。”
    30

    彝伦攸斁

    成语拼音:
    yí lún yōu dù
    成语解释:
    彝伦:伦常;攸:语;斁:败坏。伦常败坏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尚书·洪范》:“帝乃震怒,不畀洪范九畴,彝伦攸斁。”
    31

    言提其耳

    成语拼音:
    yán tí qí ěr
    成语解释:
    揪着他耳朵。谓恳切地教诲。言,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诗·大雅·抑》:“匪面命之,言提其耳。”郑玄笺:“我非但对面语之,亲提其耳。此言以教道之,孰不可启觉。”
    32

    言外之意

    成语拼音:
    yán wài zhī y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言:语言;之:;相当于“的”。言语之外的意思。指没有在话里或文章里明说出来的意思。也作“意在言外”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 叶梦得《石林诗话》下卷:“七言难于气象雄浑、句中有力,而纡余不失言外之意。”
    33

    语焉不详

    成语拼音:
    yǔ yān bù xiá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语:话;焉:古汉语。话说得不详细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唐 韩愈《原道》:“荀与杨也,择焉而不精,语焉而不详。”
    34

    伊于胡底

    成语拼音:
    yī yú hú dǐ
    成语解释:
    伊:句首;于:到;胡:何,哪;底:尽头。到什么地步为止(对不好的现象表示感叹)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诗经 小雅 小旻》:“我视谋犹,伊于胡底?”
    35

    至矣尽矣

    成语拼音:
    zhì yǐ jìn yǐ
    成语解释:
    至:到。矣:语气。尽:极点。到了极点,无以复加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有以为未始有物者,至矣尽矣,不可以加矣。”
    * 关于助词的成语 形容助词的成语 描述助词的成语。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