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关于坏人的成语 (213个)

    121

    何患无辞

    成语拼音:
    hé huàn wú cí
    成语解释:
    何患:哪怕;辞:言辞。哪里用得着担心没有话说呢?常与“欲加之罪”连用,表示诬陷好时,无端捏造罪名,还说得振振有词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左传·僖公十年》:“不有废也,君何以兴?欲加之罪,其无辞乎?”
    122

    狐群狗党

    成语拼音:
    hú qún gǒu dǎ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与狐;狗结群为党。比喻勾结在一起的
    成语出处:
    元 尚仲贤《气英布》第四折:“咱若不是扶刘锄项,逐着那狐群狗党,兀良怎显得咱这黥面当王!”
    123

    奸臣当道

    成语拼音:
    jiān chén dāng dào
    成语解释:
    奸佞的小控制朝政。指当权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15回:“此时因纣王失政,妲己残害生灵,奸臣当道,豺狼满朝,故此天心不顺。”
    124

    借寇兵,赍盗粮

    成语拼音:
    jiè kòu bīng,jī dào liá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兵:兵器,武器;赍:以物送。送给盗贼粮食,借给盗贼武器。比喻帮助敌
    成语出处:
    秦·李斯《谏逐客书》:“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,却宾客以业诸侯,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,裹足不入秦,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。”
    125

    借寇赍盗

    成语拼音:
    jiè kòu jī dào
    成语解释:
    兵:兵器,武器;赍:以物送。送给盗贼粮食,借给盗贼武器。比喻帮助敌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·林则徐《答奕将军防御粤省六条》:“其中近年所买夷炮,约居三分之一,尽以借寇赍盗,深湛愤恨。”
    126

    借贼兵,赍盗粮

    成语拼音:
    jiè zéi bīng,jī dào liá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兵:兵器,武器;赍:以物送。送给盗贼粮食,借给盗贼武器。比喻帮助敌
    成语出处:
   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范雎蔡泽列传》:“故齐所以大破者,以期伐楚而肥韩,魏也;此所谓借贼兵,赍盗粮者也。”
    127

    狂犬吠日

    成语拼音:
    kuáng quǎn fèi r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疯狗对着太阳乱叫。比喻自不量力地叫嚣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唐·柳宗元《答韦中立论师道书》:“屈子赋曰:‘邑犬群吠,吠所怪也。’仆往闻庸、蜀之南,恒雨少日,日出则犬吠。”
    128

    狼奔豕突

    成语拼音:
    láng bēn shǐ tū
    成语解释:
    豕:猪。像狼那样奔跑;像猪那样冲撞。比喻成群的到处乱闯;任意搔扰;或敌仓皇逃跑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 归庄《击筑余音 重调》:“有几个狼奔豕突的燕和赵,有几个狗屠驴贩的奴和盗。”
    129

    龙蛇混杂

    成语拼音:
    lóng shé hùn zá
    成语解释:
    比喻好混在一起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古尊宿语录》第二卷:“殊云:‘凡圣同居,龙蛇混杂。’”
    130

    良莠不分

    成语拼音:
    liáng yǒu bù fēn
    成语解释:
    莠:狗尾草,比喻。指好混在一起,难以区分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清史稿 吴杰传》:“未剿遽抚,良莠不分。兵至,相率归诚;兵退,复出焚掠。”
    131

    良莠不一

    成语拼音:
    liáng yǒu bù yī
    成语解释:
    莠:狗尾草,很象谷子,常混在禾苗中。比喻好都有,混杂在一起。难以区分。同“良莠不齐”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清史稿 觉罗满保传》:“闽、浙两省棚民,以种麻靛、造纸、烧灰为业,良莠不一。”
    132

    良莠混杂

    成语拼音:
    liáng yǒu hùn zá
    成语解释:
    莠:狗尾草。好苗和野草混杂在一起。比喻好混杂在一起,难以区分
    成语出处:
    133

    狼羊同饲

    成语拼音:
    láng yáng tóng s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比喻把同好一样对待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·张居正《答两广凌洋山计罗旁善后》:“若但务招徕,不加审别,兰棘并植,狼羊同饲,将复为昔日之罗旁矣。”
    134

    狼子野心

    成语拼音:
    láng zǐ yě xīn
    成语解释:
    狼子:狼崽子;幼小的狼;野心:野兽凶残的本性。狼崽子虽小却有野兽的凶残本性。比喻凶残的秉性或疯狂的欲望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宣公四年》:“子文曰:‘必杀之。是子也,熊虎之状,而豺狼之声,弗杀,必灭若敖氏矣。’谚曰:狼子野心。是乃狼也,其可畜乎?”
    135

    牛鬼蛇神

    成语拼音:
    niú guǐ shé shén
    成语解释:
    牛头的鬼;蛇身的神。原形容李贺诗的想象奇特、虚幻怪诞。后多用于比喻形形色色的
    成语出处:
    唐 杜牧《李贺诗序》:“牛鬼蛇神,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。”
    136

    清君侧

    成语拼音:
    qīng jūn cè
    成语解释:
    指清除君主身旁的亲信、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公羊传 定公十三年》:“此逐君侧之恶。”唐 李商隐《有感》诗:“古有清君侧,今非乏老成。”《新唐书 仇士良传》:“如奸臣难制,誓以死清君侧。”
    137

    群魔乱舞

    成语拼音:
    qún mó luàn wǔ
    成语解释:
    成群的魔鬼乱蹦乱跳。比喻一批在政治舞台上猖狂活动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穆青《为了周总理的嘱托》:“在乌云密布群魔乱舞的日子里,为了纯朴的老农,昂首挺立,用自己的行动为们谱写了一首悲壮的正气之歌!”
    138

    欺世惑众

    成语拼音:
    qī shì huò zhò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欺骗世,迷惑大众。指以欺骗手段博得信任
    成语出处:
    139

    为虎添翼

    成语拼音:
    wèi hǔ tiān y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替老虎加上翅膀。比喻帮助;增加恶的势力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:“刘备枭雄,久留蜀而不遣,是纵虎入室矣。今更助之以军马钱粮,何异与为虎添翼乎?”
    140

    凶神恶煞

    成语拼音:
    xiōng shén è shà
    成语解释:
    原指凶恶的神。后来指凶恶的。煞:迷信说法中的凶神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元 王晔《桃花女》第三折:“遭这般凶神恶煞,必然板僵身死了也。”
    * 关于坏人的成语 形容坏人的成语 描述坏人的成语。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