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关于大君子的成语 (5个)

    1

    成语拼音:
    dà rén jūn zǐ
    成语解释:
    人:古代尊称;:指品行好的人。指才德兼备的人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·王夫之《读通鉴论·唐中宗》:“庸人视之,如推车于太行之险,视之,一苇可杭之浅者也。”
    2

    成语拼音:
    dà yǎ jūn zǐ
    成语解释:
    雅:对品德高尚,才学优异者的赞词。:泛指有才德的人。指有才德的人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汉书·景十三王传赞》:“夫唯雅,卓尔不群,河间献王之矣。”《论语·八佾》:“之至于斯也,吾未尝不得见也。”
    3

    毁方瓦合

    成语拼音:
    huǐ fāng wǎ hé
    成语解释:
    毁去棱角,与瓦砾相合。喻屈己从众,为道不远离于人。语出《礼记·儒行》:“慕贤而容众,毁方而瓦合,其宽裕有如此者。”郑玄注:“去己之圭角,下与众人小合也。”宋俞文豹《吹剑录》:“故《儒行》欲毁方瓦合,《老》欲和光同尘。”后指毁弃自己的原则,迎合世俗
    成语出处:
    语出《礼记·儒行》:“慕贤而容众,毁方而瓦合,其宽裕有如此者。”郑玄注:“去己之圭角,下与众人小合也。”
    4

    三谏之义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ān jiàn zhī y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《公羊传 庄公二十四年》:“戎将侵曹,曹羁谏曰:‘戎众以无义,请勿自敌也。’曹伯曰:‘不可。’三谏不从,遂去之,故以为得臣之义也。”何休注引孔曰:“所谓臣者以道事,不可则止,此之谓也。”后以“三谏之义”指事之正道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公羊传·庄公二十四年》:“戎将侵曹,曹羁谏曰:‘戎众以无义,请勿自敌也。’曹伯曰:‘不可。’三谏不从,遂去之,故以为得臣之义也。”何休注引孔曰:“所谓臣者以道事,不可则止,此之谓也。”
    5

    一毫千里

    成语拼音:
    yī háo qiān lǐ
    成语解释:
    语本《礼记·经解》:“《易》曰‘慎始;差若豪(毫)牦,缪以千里’。”《戴礼记·保傅》:“《易》曰‘正其本,万物理;失之毫厘,差之千里’,故慎始也。”卢辩注:“据《易说》言也。”谓差错虽微,造成的危害甚
    成语出处:
    语出《礼记·经解》:“《易》曰‘慎始;差若豪(毫)牦,缪以千里’。”《戴礼记·保傅》:“《易》曰‘正其本,万物理;失之毫厘,差之千里’,故慎始也。”卢辩注:“据《易说》言也。”
    * 关于大君子的成语 形容大君子的成语 描述大君子的成语。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