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关于定不定的成语 (275个)

    201

    半疑半信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àn yí bàn xìn
    成语解释:
    有点怀疑,又有点相信。表示对真假是非能肯
    成语出处:
    唐 元稹《古筑城曲》:“因兹请休和,虏往骑来过。半疑兼半信,筑城犹嵯峨。”
    202

    鹑居鷇食

    成语拼音:
    chún jū kòu shí
    成语解释:
    鷇:待母哺食的幼鸟,它挑拣食物。如鹌鹑一样居无所,象幼雏一样饥择食。比喻生活俭朴,求享受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庄子·天地》:“夫圣人鹑居而鷇食,鸟行而无彰。”
    203

    从容

    成语拼音:
    cóng róng bù pò
    成语解释:
    从容:忙;镇静;迫:急促。形容临事忙;镇沉着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魏兰《原序》:“当其临事之时,从容迫,颜色变,尤非庸常之辈所能及。”
    204

    从容就义

    成语拼音:
    cóng róng jiù y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从容:忙;镇自若;就义:为正义事业而牺牲。非常镇静;毫畏惧地为正义事业而牺牲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 朱熹《近思录》:“感慨杀身者易,从容就义者难。”
    205

    处堂燕雀

    成语拼音:
    chǔ táng yàn què
    成语解释:
    比喻生活安而失去警惕性。也比喻大祸临头而自己知道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孔丛子·论势》:“燕雀处屋,子母安哺,煦煦焉其相乐也,自以为安矣;灶突炎上,栋宇将焚,燕雀颜色变,知祸之将及也。”
    206

    迟疑

    成语拼音:
    chí yí bù jué
    成语解释:
    犹豫疑惑,能决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隋书 段文振传》:“迟疑决,非上策也。”
    207

    持疑

    成语拼音:
    chí yí bù jué
    成语解释:
    疑:疑虑。心怀疑虑,迟迟能决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周书·薛善传》:“而崇礼犹持疑决。”
    208

    处之泰然

    成语拼音:
    chǔ zhī tài rán
    成语解释:
    处:处理;对待;之:代词。泰:毫在意很放心的样子。形容处理事情忙;沉着镇。也指对事情无动于衷。也作“泰然处之”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先秦 孔子《论语 雍也》:“子曰:‘贤哉!回也!一箪食,一瓢饮,在陋巷,人堪其忧。”宋 朱熹注:“颜子之贫如此,而处之泰然,以害其乐。”
    209

    处之怡然

    成语拼音:
    chǔ zhī yí rán
    成语解释:
    处:处理;之:代词;怡然:安适愉快。形容处理事情忙、沉着镇或对待事情很安适愉快
    成语出处:
   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任诞》:“至日,乃往荆州门下书佐家,处之怡然。”
    210

    处之夷然

    成语拼音:
    chǔ zhī yí rán
    成语解释:
    处:处理,对待;之:代词;夷然:坦然。形容处理事情忙、沉着镇或对待事情毫在意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晋书·王承传》:“承每遇艰险,处之夷然。”
    211

    丁是丁,卯是卯

    成语拼音:
    dīng shì dīng,mǎo shì mǎo
    成语解释:
    某个钉子一要安在相应的铆处,能有差错。形容对事认真,毫含糊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43回:“我看你利害,明儿有了事,我也‘丁是丁,卯是卯’的,你也别抱怨。”
    212

    钉是钉,铆是铆

    成语拼音:
    dīng shì dīng,mǎo shì mǎo
    成语解释:
    某个钉子一要安在相应的铆处,能有差错。形容对事认真,毫含糊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213

    东摇西摆

    成语拼音:
    dōng yáo xī bǎi
    成语解释:
    形容走路稳。比喻容易动摇、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·魏秀仁《花月痕》第48回:“只见那边妖妇妖尼,笑吟吟的将拂子东摇西摆。”
    214

    二三其操

    成语拼音:
    èr sān qí cāo
    成语解释:
    二三:指专一。三心二意,没有一的操守。形容心意专,反复无常
    成语出处:
    南朝 梁 任昉《求为刘献立馆启》:“贫陨获其心,穷二三其操。”
    215

    二三其节

    成语拼音:
    èr sān qí jié
    成语解释:
    二三:指专一。三心二意,没有一的操守。形容心意专,反复无常
    成语出处:
    晋 陈寿《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》裴松之注引孙盛曰:“语曰弈者举棋胜其偶,况量君之才否二三其节,可以推服强邻,囊括四海者乎?”
    216

    凤泊鸾飘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èng bó luán piāo
    成语解释:
    比喻有才之人得志,飘泊无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 全祖望《序》:“然而凤泊鸾飘,漫漶怀中之刺。”
    217

    匪石匪席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ěi shí fěi xí
    成语解释:
    是石,是席。意为石可转而心可转,席可卷而心可卷。比喻意志坚,永变心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诗经·邶风·柏舟》:“我心匪石,可转也;我心匪席,可卷也。”
    218

    官事官办

    成语拼音:
    guān shì guān bàn
    成语解释:
    官事:公事。公家的事情按照规的制度办理。指徇私情或以制度为借口,毫通融
    成语出处:
    老舍《上任》:“作官有作官的规矩。他们是弃暗投明,那么,就得官事官办。”
    219

    归师勿掩,穷寇勿追

    成语拼音:
    guī shī wù yǎn,qóng kòu wù zhuī
    成语解释:
    掩:乘人备进行袭击。能袭击撤退的军队,也能追杀走投无路的敌人。指特情况下要防止敌人拼死反击,以免测的牺牲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孙子·军事》:“归师勿遏,师必阙,穷寇勿追。”
    220

    画地而趋

    成语拼音:
    huà dì ér qū
    成语解释:
    趋:疾走。只在规的范围内行动。比喻知变通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庄周《庄子 人世间》:“已乎已乎,临人以德;殆乎殆乎,画地而趋。”
    * 关于定不定的成语 形容定不定的成语 描述定不定的成语。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