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关于定不定的成语 (275个)

    141

    神色自如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hén sè zì rú
    成语解释:
    神色:神情,态度。形容在异常情况下态度镇,神情
    成语出处:
    李六如《六十年的变迁》第四章:“潘怡如心里一惊,可是表面上仍神色自如。”
    142

    事无常师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hì wú cháng shī
    成语解释:
    谓处事没有固变的准则,要择善而从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春秋·王诩《鬼谷子·忤合》:“世无常贵,事无常师。”陶弘景注:“主善为师,故无常师。”
    143

    首尾两端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hǒu wěi liǎng duān
    成语解释:
    两端:拿主意。在两者之间犹豫决动摇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后汉书 西羌传》:“初,饥五同种大豪卢匆,忍良等千余户别留允街,而首尾两端。”
    144

    神摇目眩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hén yáo mù xuàn
    成语解释:
    摇:摆动;眩:眼花。眼花缭乱,心神。形容看到某种景象令人吃惊的样子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·陆次云《费宫人传》:“每升御坐,辄神摇目眩,见白衣人长数丈者在前立。”
    145

    失张失智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hī zhāng shī zh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形容举动慌乱,心神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 冯梦龙《古今小说 陈御史巧勘金钗钿》:“常言‘人贫智短’,他恁地贫困,如何怪得他失张失智?”
    146

    失张失志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hī zhāng shī zh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形容举动慌乱,心神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清平山堂话本 简贴和尚》:“那婆子听得叫,失张失志,出去迎接来叫的官人。”
    147

    失张失致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hī zhāng shī zh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形容举动慌乱,心神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品花宝鉴》第八回:“元茂便向腰间摸了两摸,失张失致的道:‘奇怪!’”
    148

    上智下愚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hàng zhì xià yú
    成语解释:
    智:聪明;愚:笨。最聪明的人和最愚笨的人。孔子认为他们都是先天决可改变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论语·阳货》:“子曰:‘唯上知与下愚移。’”
    149

    忐上忑下

    成语拼音:
    tǎn shàng tè xià
    成语解释:
    谓心神,恐惧安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宋元戏文辑佚·张资鸳鸯灯》:“吃了万千控持,谙了无限磨难,受了多少忐上忑下。”
    150

    亡魂失魄

    成语拼音:
    wáng hún shī hún
    成语解释:
    魂、魄: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,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。形容惊慌忧虑、心神、行动失常的样子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元·无名氏《看钱奴》第二折:“饿的我肚里饥失魂丧魄,冻的我身上冷无颜落色。”
    151

    委决

    成语拼音:
    wěi jué bù xià
    成语解释:
    一再犹豫,能决下来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32卷:“心中委决下。其妻长舌夫人王氏适至,问道:‘相公有何事迟疑?’”
    152

    温凊

    成语拼音:
    wēn qǐng dìng shě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冬温夏凊、昏晨省的省称。谓冬天温被,夏天扇席,晚上侍候睡,早晨前往请安。表示侍奉父母无微至。语本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凡为人子之礼,冬温而夏凊,昏而晨省。”
    成语出处:
    语出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凡为人子之礼,冬温而夏凊,昏而晨省。”
    153

    五色无主

    成语拼音:
    wǔ sè wú zhǔ
    成语解释:
    五色:指人脸上的神采;无主:无法主宰。形容恐惧而神色
    成语出处:
    战国 吕韦《吕氏春秋 知分》:“禹南省,方济乎江,黄龙负舟,舟中之人,五色无主。”
    154

    秀才造反,三年

    成语拼音:
    xiù cái zào fǎn,sān nián bù ché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秀才:指儒生。秀才反叛朝廷,多年也难以成功。形容知识分子软弱无力,摇摆,做成大事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·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六回:“秀才造反,三年成,无论他们有没有这回事,可以必理他,就是实有其事,且派个人去查一查,看他们为何作此举动,再作道理。”
    155

    心荡神迷

    成语拼音:
    xīn dàng shén mí
    成语解释:
    荡:摇动。形容心神,难以自持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九十八回:“阳衍正在心荡神迷,一闻此语,慌忙接过芍药道:'承女郎见爱,何福能消!但未识芳闺何处?'”
    156

    心旌摇摇

    成语拼音:
    xīn jīng yáo yáo
    成语解释:
    心神飘忽;就像旌旗随风飘摇。心神;情思起伏;就像旌旗随风飘摇一样。旌:旗子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楚策一》:“寡人自料,从楚当秦,未见胜也;内与群臣谋,足恃也,寡人卧安席,食甘味,心摇摇如悬旌,而无所终薄。”
    157

    心旌摇曳

    成语拼音:
    xīn jīng yáo yè
    成语解释:
    旌:旗子;摇曳:摆动。指心神安,就象旌旗随风飘荡。形容情思起伏,能自持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史记 苏秦列传》:“心摇摇如县旌,而无所终薄。”
    158

    心乔意怯

    成语拼音:
    xīn qiáo yì qiè
    成语解释:
    谓心神,感到害怕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元·张国宾《罗李郎》第二折:“把心乔意怯,立肉颤身摇。”
    159

    心如悬旌

    成语拼音:
    xīn rú xuán jī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形容心神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战国策·楚策一》:“寡人卧安席,食甘味,心摇摇如悬旌,而无所终薄。”
    160

    信外轻毛

    成语拼音:
    xìn wài qīng máo
    成语解释:
    佛教语。信心动摇,像鸿毛轻飘浮动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观经玄义分》:“况我信外轻毛,敢知旨趣。”
    * 关于定不定的成语 形容定不定的成语 描述定不定的成语。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