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关于小儿的成语 (12个)

    1

    黄口

    成语拼音:
    huáng kǒu xiǎo ér
    成语解释:
    黄口:童;孩子。常用以讥讽别人年幼无知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唐 许碏《题南岳招仙观壁上》诗:“黄口初学行,唯知日月东西生。”
    2

    造化

    成语拼音:
    zào huà xiǎo ér
    成语解释:
    造化:指命运;子,轻蔑的称呼。这是对于命运的一种风趣说法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新唐书 文艺传上 杜审言》:“审言病甚,宋之问、武平一等省候何如,答曰:‘甚为造化相苦,尚何言?’”
    3

    推梨让枣

    成语拼音:
    tuī lí ràng zǎo
    成语解释:
    汉末孔融兄弟七人,融居第六,四岁时,与诸兄共食梨,融取者,大人问其故,答道:“我,法当取者。”见《后汉书·孔融传》李贤注。又南朝梁王泰幼时,祖母集诸孙侄,散枣栗于床,群皆竞取,泰独不取。问之,答道:“不取,自当得赐。”见《梁书·王泰传》。后因以
    成语出处:
    汉末孔融兄弟七人,融居第六,四岁时,与诸兄共食梨,融取者,大人问其故,答道:“我,法当取者。”见《后汉书·孔融传》李贤注。又南朝梁王泰幼时,祖母集诸孙侄,散枣栗于床,群皆竞取,泰独不取。问之,答道:“不取,自当得赐。”见
    4

    嗫嚅

    成语拼音:
    niè rú xiǎo ér
    成语解释:
    比喻见识浅陋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梁启超《欧洲地理大势论》:“其经营泰东也,则横贯万里不毛之西伯利亚,建一空前绝后之大铁路。自嗫嚅之国民视之,几以为五石之瓢匏,落而无所容。”
    5

    余子碌碌

    成语拼音:
    yú zǐ lù lù
    成语解释:
    余子:其它的人。谓其它人平庸无能,表示对别人的轻视。《后汉书·称衡传》:“衡唯善鲁国孔融及弘农杨修。常称曰:‘大孔文举,杨德祖。余子碌碌,莫足数也。’明·袁宏道《瓶花斋集之九·尺椟·与李龙湖》:“仆尝谓六朝无诗,陶公有诗趣,谢公有诗料,余子碌碌,无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后汉书·猿文苑传下·祢衡》:“唯善鲁国孔融及弘农杨修。常称曰:‘大孔文举,杨德祖。余子碌碌,莫足数也。’”
    6

    窥牖

    成语拼音:
    kuī yǒu xiǎo ér
    成语解释:
    窥牖:从窗上向屋里偷看。后多形容偷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晋·张华《博物志》第三卷:“时东方朔窃从殿南厢朱鸟牖中窥母,母顾之,谓帝曰:‘此窥牖,尝三来,盗吾此桃。’”
    7

    让枣推梨

    成语拼音:
    ràng zǎo tuī lí
    成语解释:
    推让食物的典故。比喻兄弟友爱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梁书 王泰传》:“年数岁时,祖母集诸孙侄,散枣栗于床上。群皆竞之,泰独不取。”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孔融传》李贤注引《孔融家传》:“年四岁时,每与诸兄共食梨,融辄引者。”
    8

    偎干就湿

    成语拼音:
    wēi gàn jiù shī
    成语解释:
    形容母亲抚育幼之辛苦。谓幼溺床,母亲宁可以身就湿,使卧处常干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元·无名氏《冻苏秦》第二折:“且休说怀耽十月,只从偎干就湿,几口气抬举他偌大,便恰似燕子衔食。”
    9

    破贼

    成语拼音:
    xiǎo ér pò zéi
    成语解释:
    比喻年纪轻就建立功业
    成语出处:
   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雅量》:“客问:‘淮上利害?’答曰:‘辈大破贼。’意色举止,不异于常。”
    10

    青梅竹马

    成语拼音:
    qīng méi zhú mǎ
    成语解释:
    青梅:青的梅子;竹马:指孩将竹竿骑在裆下做马。形容女天真无邪玩耍游戏的样子。现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唐 李白《长干行》诗:“郎骑竹马来,绕床弄青梅。同居长干里,两无嫌猜。”
    11

    耳鬓厮磨

    成语拼音:
    ěr bìn sī mó
    成语解释:
    鬓:鬓发;脸颊两旁靠近耳朵的软发;厮:互相;磨:擦。头靠得很近;耳边的头发互相挨在一起。形容女朝夕相处亲密无间的情态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72回:“咱们从耳鬓厮磨,你不曾拿我当外人待,我也不敢怠慢了你。”
    12

    耳鬓斯磨

    成语拼音:
    ěr bìn sī mó
    成语解释:
    鬓:面颊两旁近耳的头发;厮:互相。形容亲密相处的情景(多指女)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79回:“宝玉思及当时姊妹一处,耳鬓斯磨,从今一别,纵得相逢,也必不似先前那等亲密了。”
    * 关于小儿的成语 形容小儿的成语 描述小儿的成语。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