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关于形容的成语 (8284个)

    361

    画地成图

    成语拼音:
    huà dì chéng tú
    成语解释:
    在地上画出地图,来说明山川河岳等地理势。信手拈来,才能出众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张安世传》:“千秋口对兵事:画地成图,无所忘失。”
    362

    豁达大度

    成语拼音:
    huò dá dà dù
    成语解释:
    豁达:开朗;大度:气量大。人心的开阔;有度量;能人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晋 潘岳《西征赋》:“观夫汉高之兴也,非徒聪明神武,豁达大度而已也。”
    363

    缓带轻裘

    成语拼音:
    huǎn dài qīng qiú
    成语解释:
    缓:宽松;裘:皮衣。轻暖的皮袍,宽松的腰带。儒雅的风度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·后梁均王贞明元年》:“明日,王缓带轻裘而进,令张彦之卒擐甲执兵,翼马而从。”
    364

    鹤发鸡皮

    成语拼音:
    hè fà jī pí
    成语解释:
    鹤发:白发;鸡皮:皮肤有皱纹。皮肤发皱,头发苍白。老人年迈的相貌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北周 庾信《竹杖赋》:“噫,子老矣!鹤发鸡皮,蓬头历齿。”
    365

    魂飞魄散

    成语拼音:
    hún fēi pò sàn
    成语解释:
    魂:灵魂;魄:是指所谓依附体而显现的精神。指魂飞了;魄也散了。极度惊恐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左丘明《左传 昭公二十五年》:“心之精爽,是谓魂魄;魂魄去之,何以能久?”
    366

    魂飞天外,魄散九霄

    成语拼音:
    hún fēi tiān wài,pò sàn jiǔ xiāo
    成语解释:
    魂:灵魂;魄:依附体而显现的精神。惊恐到了极点或受到了极大诱惑而不能自持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63回:“梁中书看了,吓得魂飞天外,魄散九霄。”
    367

    含垢弃瑕

    成语拼音:
    hán gòu qì xiá
    成语解释:
    污垢,不责过失。宽宏大度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唐·元稹《上门下裴相公书》:“况当今陛下在宥四海,与人为天,特降含垢弃瑕之书,且授随才任能之柄于阁下。”
    368

    惶惶不可终日

    成语拼音:
    huáng huáng bù kě zhōng r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惶惶:恐惧不安的样子;终:完。惊慌恐惧得一天都过不下去。惊恐到极点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郭沫若《我怎样写和》:“敌人还有西进的模样,一般人都有惶惶不可终日的情。”
    369

    浑浑沌沌

    成语拼音:
    hún hún dùn dùn
    成语解释:
    混杂、不分明的样子,也指糊涂无知的样子,迷糊,不清醒
    成语出处:
    先秦 孙武《孙子 势》:“纷纷纭纭,斗乱而不可乱也;浑浑沌沌,圆而不可败也。”
    370

    慌慌张张

    成语拼音:
    huāng huāng zhāng zhā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举止慌乱;不稳重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 冯梦龙《喻世明言 陈御史巧勘金钗钿》:“身上穿得整整齐齐,脚儿走得慌慌张张,望着园门欲进不进的。”
    371

    壶浆箪食

    成语拼音:
    hú jiāng dān shí
    成语解释:
    浆:汤;箪:古代盛饭的圆竹器;食:食物。用箪盛饭,用壶盛汤,犒劳军队。百姓欢迎军队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·苏轼《新渠诗》序:“予方为旅人,不得亲执壶浆箪食,以与侯劝逆四方之来者。”
    372

    濠梁观鱼

    成语拼音:
    háo liáng guān yú
    成语解释:
    濠:水名;梁:桥梁。在濠水的桥梁上观鱼。悠然自得,寄情物外
    成语出处:
   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秋水》:“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。庄子曰:‘倏鱼出游从,是鱼之乐也。’惠子曰:‘子非鱼,安知鱼之乐?’庄子曰:‘子非我,安知我不知鱼之乐?’”
    373

    黑眉乌嘴

    成语拼音:
    hēi méi wū zuǐ
    成语解释:
    眉头嘴脸都不干净。淘气、贪玩孩子的肮脏面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24回:“弄的你黑眉乌嘴的,那里还像个大家子念书的孩子!”
    374

    含明隐迹

    成语拼音:
    hán míng yǐn j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犹韬光匿迹。藏匿光彩,掩蔽迹。不自炫露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晋·干宝《搜神记》卷二:“妙哉隗生!含明隐迹而莫之闻,可谓镜穷达而洞吉凶者也。”
    375

    含情脉脉

    成语拼音:
    hán qíng mò mò
    成语解释:
    脉脉:互相对视。带有情感而互相凝视。常用以少女面对意中人稍带娇羞但又无限关切的表情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唐 李德裕《二芳丛赋》:“一则含情脉脉,如有思而不得,类西施之冶。”
    376

    恍然若失

    成语拼音:
    huǎng rán ruò shī
    成语解释:
    恍恍惚惚的好像失去了什么似的。心神不宁,不知如何是好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·李百川《绿野仙踪》第49回:“金钟儿听了这一番言语,恍然若失,心上愧悔的无地自。”
    377

    慌手慌脚

    成语拼音:
    huāng shǒu huāng jiǎo
    成语解释:
    动作忙乱。慌张失措的样子。也作“慌手忙脚”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85回:“这时候我看着也是吓的慌手慌脚的了。”
    378

    绘声写影

    成语拼音:
    huì shēng xiě yǐ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绘:描绘,描摹。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
    成语出处:
    柳亚子《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》:“凡扬州十日之屠,嘉定万家之惨,以及虏酋丑类之慆淫,烈士遗民之忠荩,皆绘声写影,倾筐倒箧而出之。”
    379

    胡天胡帝

    成语拼音:
    hú tiān hú d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胡:何;帝:指天神。什么是天,什么是帝。原服饰貌像天神一样美丽,后也表示尊敬崇仰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诗经 鄘风 君子偕老》:“胡然而天也!胡然而帝也!”
    380

    猴头猴脑

    成语拼音:
    hóu tóu hóu nǎo
    成语解释:
    像猴子那样好动。行动浮躁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·唐芸洲《七剑十三侠》第21回:“看他虽是人,却似猴头猴脑,身上着件单衫。”
    * 关于形容的成语 形容形容的成语 描述形容的成语。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