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关于形容的成语 (8284个)

    401

    碧空万里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ì kōng wàn lǐ
    成语解释:
    万里:指面积大,距离长。天气晴朗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权延赤《走下圣坛的周恩来 休息与娱乐》:“冰峰林立,白云徜徉其间;碧空万里,与皑皑白雪上下辉映,幻化流转着七彩光芒。”
    402

    闭口无言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ì kǒu wú yán
    成语解释:
    闭住嘴巴不言语。对事不置可否或事情弄僵,自己觉得理亏而无话可讲时的情态。参见“闭口不言”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六十四回:“关胜连忙答礼,闭口无言,手脚无措。”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一百五回:“一席话说得朱博如闭口无言,只得别去。”
    403

    不可无一,不可有二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ù kě wú yī,bù kě yǒu èr
    成语解释:
    独一无二或唯一的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南齐书·张融传》:“太祖索奇爱融,为太尉时,时与融款接。见融常笑曰:‘此人不可无一,不可有二。’”
    404

    不可无一,不能有二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ù kě wú yī,bù néng yǒu èr
    成语解释:
    独一无二或唯一的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·张岱《周宛委墓志铭》:“如此异才,求之天下,真不可无一,不能有二也。”
    405

    不可限量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ù kě xiàn lià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限量:限定止境、数量。前程远大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26回:“鲍文卿向知府着实赞这季少爷将来不可限量。”
    406

    不可须臾离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ù kě xū yú lí
    成语解释:
    须臾:片刻。一会都不能离开。至关重要
    成语出处:
    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中庸》:“道也者,不可须臾离者也,可离非道也。”
    407

    不可以道里计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ù kě yǐ dào lǐ j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计:计算。不能用里程来计算。程度相差很大
    成语出处:
    章炳麟《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辞》:“最有学问的人,就是周秦诸子,比那日本的物茂卿、太宰纯辈,就相去不可以道里计了。”
    408

    不堪一击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ù kān yī jī
    成语解释:
    不堪:经不起。经不起一打。十分脆弱。有时也指文章的论点不严密;经不起反驳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王安忆《命运交响曲》:“我太响,心里却在大声地嚷:你的想法太不堪一击了!”
    409

    不可一世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ù kě yī sh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可:许可;赞成。没有赞许过当时的任何人。人自命不凡;狂妄自大到了极点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 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第15卷:“王荆公少年,不可一世士,独怀刺候濂溪,三及门而三辞焉。”
    410

    不肯一世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ù kěn yī sh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一世:同处于一个世界。自视甚高,看不起天下人。目空一切、骄横自大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·黄庭坚《跋范文正公帖》:“往时苏才翁笔法妙天下,不肯一世人。”
    411

    不可移易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ù kě yí y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移:转移;易:变换。不能动摇和改变。不可动摇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 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14卷:“有所定,则知其理之确然如是,一定则不可移易,任是千劲万劲,也动摇他不得。”
    412

    不可言状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ù kě yán zhuà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状:。没法用言辞来
    成语出处:
    廖仲恺《再论钱币革命》:“其结果遂致钱币之购买力锐减,受契约上一定之月给以为生活者,窘苦不可言状。”
    413

    不堪言状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ù kān yán zhuà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指无法用语言来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22回:“然而我在南京住了几时,官场上面的举动,也见了许多,竟有不堪言状的。”
    414

    不可终日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ù kě zhōng r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终日:从早到晚;整天。一天都过不下去。局势危急或心中惶恐不安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西汉 戴圣《礼记 表记》:“君子不以一日使其躬,儳焉如不终日。”
    415

    不伦不类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ù lún bù lèi
    成语解释:
    伦:类。既不像这一类;也不像那一类。不正派或不规范。也指将互不相关的事物拿来作比拟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 吴炳《疗妒羹 絮影》:“眼中人不伦不类,阱中人不伶不俐。”
    416

    百伶百俐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ǎi líng bǎi l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非常聪明乖巧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 李玉英狱中讼冤》:“那焦氏生得有六七分颜色,女工针指,却也百伶百俐,只是心肠有些狠毒。”
    417

    鬓乱钗横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ìn luàn chāi hé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鬓:耳边的头发;钗:妇女的首饰。耳边的头发散乱,钗子横在一边。妇女心绪不佳,无心梳妆打扮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 苏轼《洞仙歌》词:“人未寝,倚枕鬓乱钗横。”
    418

    不露辞色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ù lù cí sè
    成语解释:
    辞色:言辞神色。不让心里的打算从话音和脸色上流露出来。说话沉着老练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·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》:“林甫城府深密,人莫窥其际,好以甘言啖人,而阴中伤之,不露辞色。”
    419

    不劣方头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ù liè fāng tóu
    成语解释:
    劣:不好;方头:俗指不通时宜为方头。不以不通时宜为不好。人性格倔强、顽固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元 无名氏《陈州粜米》第二折:“我从来不劣方头,恰便似火上浇油。我偏和那有势力的官人每卯酉。”
    420

    拔来报往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á lái fù wǎ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报:通“赴”,迅速。很快地来,很快地去。频繁地奔来奔去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西汉 戴圣《礼记 少仪》:“毋拔来,毋报往。”郑玄注:“报,读为‘赴疾’之‘赴’。拔、赴皆疾也。”
    * 关于形容的成语 形容形容的成语 描述形容的成语。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