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关于形容的成语 (8284个)

    441

    博览五车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ó lǎn wǔ chē
    成语解释:
    博:广博;五车:五车书。广泛阅读很多书籍。学识渊博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十卷:“才过子建,貌赛潘安。胸中博览五车,腹内广罗千古。”
    442

    卑陋龌龊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ēi lòu wò chuò
    成语解释:
    龌龊:肮脏。品质恶劣。亦作“卑鄙龌龊”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·华伟生《开国奇冤·追悼》:“他们那种卑陋龌龊的性质,终久是改不了的!”
    443

    包罗万象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āo luó wàn xià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包罗:收集、纳;大范围的包括;万象:宇宙间万物万事的景象。包括了色色一切景象。丰富庞杂;无所不包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黄帝宅经》上卷:“所以包罗万象,举一千从。”
    444

    苞笼万象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āo lóng wàn xià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苞:通“包”,包含;笼:收罗;象:状,样子。包含纳一切。丰富,无所不包
    成语出处:
    隋·刘善经《四声论》:“夫四声者,无响不到,不言不摄,总括三才,苞笼万象。”
    445

    白浪掀天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ái làng xiān tiān
    成语解释:
    掀:翻腾。风大浪高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唐 白居易《风雨晚泊》诗:“青苔扑地连春雨,白浪掀天尽日风。
    446

    暴戾恣睢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ào lì zì suī
    成语解释:
    暴戾:残暴凶狠;恣睢:横行霸道。凶狠残暴;任意妄为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伯夷列传》:“盗跖日杀不辜,肝人之肉,暴戾恣雎,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。”
    447

    暴厉恣睢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ào lì zí suī
    成语解释:
    暴:残暴;恣睢:横行霸道,任意妄为。残暴凶狠,恣意横行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·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12回:“这位新官,或是慈祥恺恻,叫人感恩,或是暴厉恣睢,叫人畏惧。”
    448

    百龙之智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ǎi lóng zhī zh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龙:公孙龙,战国时期名家代表,著有《公孙龙子》;智:智慧,聪明。100个公孙龙的智慧。非常聪明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孔丛子·公孙龙》:“虽百龙之智,固不能当其前也。”
    449

    不明不白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ù míng bù bái
    成语解释:
    不清白、不正派或含糊不清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13卷:“(李生)常与这些轻薄少年,成群结队,驰马试剑,黑夜里往来太行山道上,不知做些甚么不明不白的事。”
    450

    半面不忘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àn miàn bù wà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半面:见过面。见过面就不遗忘。记忆力极强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北齐书 杨愔传》:“其聪记强识,半面不忘。”
    451

    闭门读书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ì mén dú shū
    成语解释:
    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。专心埋头苦读
    成语出处:
    北齐 颜之推《颜氏家训 勉学》:“盖须切磋相起明也。见闭门读书,师心自是。稠人广坐,谬误差失者多矣。”
    452

    本末倒置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ěn mò dào zh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本:树根;比喻事物的根本;末:树梢;比喻事物的枝节;置:放置。把主要的和次要的;重要的和不重要的;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弄颠倒了
    成语出处:
    金 无名氏《绥德州新学记》:“而牧之者当奉教化宣之于民……然非知治之番,则亦未尝不本末倒置。”
    453

    半亩方塘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àn mǔ fāng tá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半亩池塘,很小的地方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·朱熹《观书有感》:“半亩方塘一鉴开。”
    454

    表面光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iǎo miàn guā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表面上光洁,虚有其表
    成语出处:
    455

    筚门闺窦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ì mén guī dòu
    成语解释:
    筚门:柴门;圭窦:上尖下方的圭门洞。穷苦人家的住处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襄公十年》:“筚门闺窦之人,而皆陵其上,其难为上矣。”杜预注:“筚门,柴门;闺窦,小户,穿壁为户,上锐下方,状如圭也。”
    456

    闭门酣歌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ì mén hān gē
    成语解释:
    指闭门不出,尽兴饮酒,尽情歌舞。沉缅酒色,尽情享受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唐·李延寿《南史·徐绲似》:“绲为梁湘东王,镇西谘议参军,颇为声色,侍妾数十,……,便醉而闭门,尽日酣歌。”
    457

    八面见光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ā miàn jiàn guā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人非常世故,各方面都能应付得很周到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回:“张姑娘这几句话说得软中带硬,八面儿见光,包罗万象,把个铁铮铮的十三妹倒寄放在那里为起难来了。”
    458

    八面玲珑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ā miàn líng ló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玲珑:透亮;清澈的样子;也指人机灵、灵巧。原指室内各面窗户敞通明亮。后为人机灵;善于应付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唐 黄滔《黄御史集 大唐福州报恩定光多宝塔碑记》:“七面八面玲珑。”
    459

    闭门觅句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ì mén mì jù
    成语解释:
    作诗时冥思苦想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 黄庭坚《病起荆江亭即事》诗之九:“闭门觅句陈无己,对客挥毫秦少游。”
    460

    百媚千娇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ǎi mèi qiān jiāo
    成语解释:
    媚、娇:美好。女子姿态美好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南朝 陈 徐陵《杂曲》诗:“绿黛红颜两相发,千娇百态情无歇。”唐 张文成《游仙窟》:“千娇百媚,造次无可比方;弱体轻身,谈之不能备尽。”
    * 关于形容的成语 形容形容的成语 描述形容的成语。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