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关于形容的成语 (8284个)

    501

    百忍成金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ǎi rěn chéng jīn
    成语解释:
    忍耐的可贵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旧唐书 孝友传 张公艺》:“郓州寿张人张公艺,九代同居……麟德中,高宗有事泰山,路过郓州,亲幸其宅,问其义由。其人请纸笔,但书百余‘忍’字。”
    502

    勃然大怒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ó rán dà nù
    成语解释:
    勃然:因生气或惊慌等突然变脸色的样子。突然变脸;发起脾气来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东汉 班固《汉书 谷永传》:“是故皇天勃然发怒。”
    503

    并日而食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ìng rì ér shí
    成语解释:
    并日:两天合并成一天。不能天天得食,两天三天才能得一天的粮食。生活穷困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西汉 戴圣《礼记 儒行》:“筚门圭窬,蓬户瓮牖,易衣而出,并日而食。”郑玄注:“二日用一日食也。”
    504

    髀肉复生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ì ròu fù shē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髀:大腿。因为长久不骑马,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。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,无所作为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晋 陈寿《三国志 蜀书 先主传》“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,表疑其心,阴御之。”裴松之注引晋 司马彪《九州春秋》:“吾常身不离鞍,髀肉皆消;今不复骑,髀里肉生,日月若驰,老将至矣。
    505

    病入膏肓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ìng rù gāo huā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膏肓:我国古代医学名称;心尖脂肪叫“膏”;心脏和膈膜之间叫“肓”。古代认为“膏肓”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。后病情严重到无法治疗的程度。也比喻事态严重;无法挽救。也作“病在膏肓”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成公十年》:“医至,曰:‘疾不可为也,在肓之上,膏之下,攻之不可,达之不及,药不至焉,不可为也。’公曰:‘良医也。’厚为之礼而归之。”
    506

    炳若观火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ǐng ruò guān huǒ
    成语解释:
    看得清楚明白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梁启超《欧洲地埋大势论》:“人民之职业物产之制造,种种殊异之处,则如网在纲,炳若观火。”
    507

    炳如观火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ǐng rú guān huǒ
    成语解释:
    炳:光明、明亮、显着。看得清楚明白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鲁迅《坟 文化偏至论》:“其词秩然有条,各分大义,炳如观火。”
    508

    病入骨隨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ìng rù gǔ suǐ
    成语解释:
    骨隨:骨髓。病到骨头里。病势严重无法医治或事态严重无法挽救
    成语出处:
    先秦 韩非《韩非子 喻老》:“疾在腠理,汤熨之所及也;在肌肤,鍼石之所及也;在肠胃,火齐之所及也;在骨隨,司命之所属,无奈何也。今在骨隨,臣是以无请也。”
    509

    病入骨髓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ìng rù gǔ suǐ
    成语解释:
    病到骨头里。病势严重,无法医治。也比喻事态严重,无法挽救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韩非子·喻老》:“疾在腠理,汤熨之所及也;在肌肤,鍼石之所及也;在肠胃,火齐之所及也;在骨髓,司命之所属,无奈何也。今在骨髓,臣是以无请也。”
    510

    蔽日干云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ì rì gān yún
    成语解释:
    挡住太阳,直冲云霄。十分高大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唐 张文成《游仙窟》:“于时金台银阙,蔽日干云。”
    511

    宾入如归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īn rù rú guī
    成语解释:
    宾客来此如归其家。招待客人热情周到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国语 周语中》:“膳宰致饔,廪人献饩,司马陈刍,工人展车,百官以物至,宾入如归。是故小大莫不怀爱。”
    512

    不忍释卷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ù rěn shì juàn
    成语解释:
    释:放开;卷:书本。书本不离手。勤奋好学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·李渔《闲情偶寄·音律》:“予初阅时不忍释卷,及考其声韵,则一无定轨。”
    513

    傍若无人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áng ruò wú rén
    成语解释:
    好象旁边没有人在。神情态度高傲自如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?
    514

    不染一尘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ù rǎn yī chén
    成语解释:
    清高廉洁。同“一尘不染”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郑观应《盛世危言 日报》:“胸中不染一尘,惟澄观天下之得失是非,自抒伟论。”
    515

    不忍卒读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ù rěn zú dú
    成语解释:
    卒:尽,完。不忍心读完。常用以文章内悲惨动人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 百一居士《壶天录》上卷:“闽督何公小宋,挽其夫人一联,一字一泪,如泣如诉,令人不忍卒读。”
    516

    拔刃张弩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á rèn zhāng nǔ
    成语解释:
    刃:指有铎刃的兵器;弩:用机械发箭的弓。拔出刀,张开弓。战斗前的紧张气氛
    成语出处:
   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王莽传下》:“勒兵至郎署,皆拔刃张弩。”
    517

    蔽日遮天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ì rì zhē tiān
    成语解释:
    遮住了天空和太阳。遮盖的范围非常宽广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北魏 郦道元《水经注 江水》:“自三峡七百里中,两崖连山,略无阙处,重岩叠嶂,隐天蔽日,自非停午夜分,不见曦月。”
    518

    不丧匕鬯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ù sàng bǐ chà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匕鬯:宗庙祭祀物品。军纪严明,百姓安居,不废宗庙祭祀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周易·震》:“震惊百里,不丧匕鬯。”
    519

    不死不活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ù sǐ bù huó
    成语解释:
    事物没有生气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 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48卷:“唯是被囚不死不活,这地位如何处,直是难。”
    520

    半死不活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àn sǐ bù huó
    成语解释:
    半死:接近死亡;多指生命受到极大折磨、摧残的状况。没有精神;毫无生气;人精神不振或事业萧条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 刘鹗《老残游记》:“听说停刑的头一日,即是昨日,站笼上还有几个半死不活的人,都收监了。”
    * 关于形容的成语 形容形容的成语 描述形容的成语。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