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关于形容的成语 (8284个)

    621

    百依百顺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ǎi yī bǎi shùn
    成语解释:
    依:依从;顺:顺从。事事都依从别人。一味顺从而不问是非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13卷:“做爷娘的百依百顺,没一事违拗了他。”
    622

    百依百随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ǎi yī bǎi suí
    成语解释:
    什么都顺从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1回:“这颜婆惜被那张三小意儿百依百随,轻怜重惜,卖俏迎奸。”
    623

    卜夜卜昼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ǔ yè bǔ zhòu
    成语解释:
    卜:占卜。夜以继日地宴乐无度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庄公二十二年》:“臣卜其昼,未卜其夜,不敢。”
    624

    不遗尺寸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ù yí chǐ cùn
    成语解释:
    遗:遗漏;尺寸:数量小。比喻一点也不漏掉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·天然痴叟《石点头·贪婪汉六院卖风流》:“但职司国课,其所以不遗尺寸者,亦将以尽瘁济其成法。”
    625

    不遗寸长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ù yí cùn chá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遗:遗漏;寸长:微小的长处。不遗漏一点点长处。善于发现和肯定别人的优点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宋史 娄机传》:“称奖人才,不遗寸长。”
    626

    拨云睹日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ō yún dǔ r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拨开云彩看见太阳。受到启发,思想豁然开朗,或比喻见到光明,大有希望。亦作“拨云见日”、“拨开云雾见青天”、“披云雾,睹青天”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语出《晋书·乐广传》:“[卫瓘]见广而奇之……命诸子造焉,曰:‘此人之水镜,见之莹然,若披云雾而睹青云者也。’”
    627

    步月登云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ù yuè dēng yún
    成语解释:
    步上月亮,攀登云霄。志向远大。明·谢谠《四喜记·赴试秋闱》:“我劝你休带怜香借玉心,顿忘步月登云志。”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·谢谠《四喜记·赴试秋闱》:“我劝你休带怜香借玉心,顿忘步月登云志。”
    628

    不翼而飞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ù yì ér fēi
    成语解释:
    翼:翅膀;不翼:没有翅膀。没有翅膀就飞走了。消息等流传迅速;也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。也作“无翼而飞”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战国 齐 管仲《管子 戒篇》:“无翼而飞者,声也;无根而固者,情也。”
    629

    不言而信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ù yán ér xìn
    成语解释:
    旧指君子不用说什么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。有崇高的威望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庄子·田子方》:“夫子不言而信,不比而周。”
    630

    不言而谕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ù yán ér yù
    成语解释:
    言:解释,说明。不用说就可以明白。事理非常明显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 苏轼《却鼠刀铭》:“呜呼嗟夫,吾苟有之,不言而谕,是亦何劳。”
    631

    别有风趣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ié yǒu fēng qù
    成语解释:
    事物(多指文艺作品)具有特殊的情调或趣味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·周亮工《读画录·张损之》:“损之此幅,别有风趣,反恐清言未必臻此。”
    632

    奔逸绝尘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ēn yì jué chén
    成语解释:
    奔逸:疾驰;绝尘:脚不沾尘土。走得极快。也人才十分出众,无人企及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先秦 庄周《庄子 田子方》:“颜渊问于仲尼曰:‘夫子步亦步,夫子趋亦趋,夫子驰亦驰;夫子奔逸绝尘,而回瞠若乎后矣。’”成玄英疏:“奔逸绝尘,急走也。”
    633

    奔轶绝尘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ēn yì jué chén
    成语解释:
    跑得极快,迅速前进。绝尘,脚不沾尘土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见“奔逸绝尘”。
    634

    兵勇将猛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īng yǒng jiàng mě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士兵勇敢,将帅勇猛。战斗力很强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06回:“诉说宋江等兵勇将猛,折了五将,全军覆没,特来恳告元帅,借兵报仇。”
    635

    拏云攫石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ō yún jué shí
    成语解释:
    古树干高耸云霄、根盘曲石隙之雄姿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·李斗《扬州画舫录·草河录》:“厅前多古树,有拏云攫石之势。”
    636

    簸扬糠秕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ǒ yáng kāng bǐ
    成语解释:
    糠秕:谷皮和瘪谷,比喻无价值的东西。自己不如别人,无才而居前列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·张居正《答宗伯董浔阳书》:“儿曹徼时厚幸,并登仕版,而懋修又邋居文孙之首,簸扬糠秕,殊为惭汗。”
    637

    不越雷池一步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ù yuè léi chí yī bù
    成语解释:
    雷池:湖名,在安徽省望江县南。不敢越过界限,拘谨
    成语出处:
    曹靖华《忆当年,穿着细事且莫等闲看!》:“有一种惯例,从来送客,只到自己房门为止,不越雷池一步。”
    638

    暴衣露冠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ào yī lù guàn
    成语解释:
    日晒衣裳,露湿冠冕。奔波劳碌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汉书·燕刺王刘旦传》:“今宗室子孙,曾无暴衣露冠之劳,裂地而王之,分财而赐之,父死子继,兄终弟及。”
    639

    暴衣露盖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ào yī lù gài
    成语解释:
    日晒衣裳,露湿车盖。奔波劳碌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史记·萧相国世家》:“鲍生谓丞相曰:‘王暴衣露盖,数使使劳苦君者,有疑君心也。’”
    640

    不亦乐乎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ù yì lè hū
    成语解释:
    亦:也;乎:文言文中表示疑问的语气词;相当于“吗”或“呢”。不也是快乐的吗?后用以事态发展到过甚的地步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学而》:“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”
    * 关于形容的成语 形容形容的成语 描述形容的成语。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