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关于形容的成语 (8284个)

    861

    不存不济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ù cún bù j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支持不住,受不住。半死不活的样子
    成语出处:
    金 董解元《西厢记诸宫调》第七卷:“不存不济,香肌瘦损,教俺萦方寸。”
    862

    不痴不聋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ù chī bù ló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人不傻,耳朵也不聋。常与“不成姑公”连用,意为不故作痴呆,不装聋作哑,就不能当阿婆阿公。长辈要宽宏大量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宋书 庾炳之传》:“不痴不聋,不成姑公。”
    863

    半瞋半喜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àn chēn bàn xǐ
    成语解释:
    瞋:通“嗔”,生气。欢喜中又带责备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动摇》:“方太太的回答是半瞋半喜的一笑。”
    864

    不成方圆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ù chéng fāng yuán
    成语解释:
    方圆:借指规矩。言语行动没有规矩,不成样子
    成语出处:
    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离娄之明,公输子之巧,不以规矩,不成方圆。”
    865

    不差毫发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ù chā háo fà
    成语解释:
    毫、发:都是古代的长度名,十毫为发,十发为厘,细微。一点儿也不差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唐 张说《进浑仪表》:“令仪半在地上,半在地下,晦朔弦望,不差毫发。”
    866

    白草黄云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ái cǎo huáng yún
    成语解释:
    边塞荒漠凄凉的景象
    成语出处:
    唐 权德舆《赠老将》诗:“白草黄云塞上秋,曾随骠骑出并州。”
    867

    不存芥蒂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ù cún jiè d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芥蒂:本作“蒂芥”,细小的梗塞物,比喻积在心里的怨恨或不快。心里不积存怨恨和不快。人心地宽,气量大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汉 司马相如《子虚赋》:“吞若云梦者八九于其胸中,曾不蒂芥。”
    868

    剥床及肤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ō chuáng jí fū
    成语解释:
    剥:六十四卦之一,坤下艮上,意即剥落、烂;及:到。原指损害及于肌肤。后迫切的灾害或深切的痛苦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 陈亮《义乌县减酒额记》:“剥床及肤,其忧岂不在民乎!”
    869

    不辞劳苦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ù cí láo kǔ
    成语解释:
    辞:推辞。虽然劳累和辛苦也不推辞。工作勤奋努力。也作“不辞辛苦”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唐 牛肃《纪闻 吴保安》:“今日之事,请不辞劳苦。”
    870

    不差累黍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ù chā lěi shǔ
    成语解释:
    累黍:是古代两种很小的重量单位,数量极小。丝毫不差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东汉 班固《汉书 律历志上》:“度长短者不失毫厘,量多少者不失圭撮,权轻重者不失黍累。”
    871

    薄唇轻言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áo chún qīng yán
    成语解释:
    多嘴,说话随便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春秋 无名氏《灵枢经 逆顺肥瘦篇》:“瘦人者,皮薄色少,肉廉廉然,薄唇轻言。”
    872

    抱残守阙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ào cán shǒu què
    成语解释:
    ①守着残缺的东西不放。思想保守,不接受新事物。②谓笃守古学古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 江藩《汉学师承记 顾炎武》:“二君以瑰异之质,负经世之才……岂若抱残守阙之俗儒,寻章摘句之世士也哉?”阙,一本作“缺”。
    873

    补残守缺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ǔ cán shǒu quē
    成语解释:
    残:残缺,不完整;缺:残破。舍不得扔下残缺陈旧的东西。思想保守
    成语出处:
    汉·荀悦《汉纪·哀帝纪》:“至于国家大事,则幽冥莫知其原,然犹补残守缺,挟恐见破之私意,而忘服义从善之公心。”
    874

    匕鬯无惊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ǐ chàng wú jī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法纪严明,无所惊扰。同“匕鬯不惊”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黄远庸《弹劾案与新内阁》:“吾曹固甚望此震烁中外,匕鬯无惊之新阁出现者也。”
    875

    不惭屋漏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ù cán wū lòu
    成语解释:
    屋漏:古代室内西北角安放死者用帐幕遮盖处。独处于室时慎守善德,无愧于心。心地光明,在暗中也不做坏事,不起邪念
    成语出处:
    隋·江总《让尚书仆射表》:“门惊如市,不惭屋漏;心抱如水,无欺暗室。”
    876

    奔车朽索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ēn chē xiǔ suǒ
    成语解释:
    朽:腐烂;索:绳子。用朽烂的绳索去套奔驰的马车。事情非常危险
    成语出处:
    唐·魏征《谏太宗十思疏》:“载舟覆舟,所宜深慎,奔车朽索,其可忽乎?”
    877

    不耻下问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ù chǐ xià wèn
    成语解释:
    不耻:不以为耻辱;下问:降低身份请教别人。不以向比自己学识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请教为可耻。虚心求教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公冶长》:“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,是以谓之文也。”何晏集解:“下问,谓凡在己下者。”
    878

    剥床以肤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ō chuáng yǐ fū
    成语解释:
    剥:六十四卦之一,指伤害;床:卧具。损害到肌肤。迫切的灾害或深切的痛苦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周易·剥》:“剥床以肤,凶。”
    879

    抱成一团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ào chéng yī tuán
    成语解释:
    保持一致,行动起来像一个人。关系极为亲密
    成语出处:
    程树榛《大学时代》:“刘向明和另外两人,抱成一团,异想天开地搞什么科学研究,在同学中造成很坏的影响。”
    880

    卑辞重币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ēi cí zhòng b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卑:谦恭;重:厚;币:礼物。说谦虚的话,送厚重的礼。对人有所求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范睢蔡泽列传》:“齐惧,必卑辞重币以事秦。”
    * 关于形容的成语 形容形容的成语 描述形容的成语。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