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关于形容的成语 (8284个)

    881

    百城之富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ǎi chéng zhī fù
    成语解释:
    藏书极多,似拥有许多城市那样富有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语出《魏书 李谧传》:“丈夫拥书万卷,何假南面百城。”
    882

    笔参造化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ǐ cān zào huà
    成语解释:
    造化:创造化育。一支笔参与了创造化育。文笔高妙
    成语出处:
    唐·李白《与韩荆州书》:“笔参造化,学究天人。”
    883

    百读不厌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ǎi dú bù yàn
    成语解释:
    厌:厌烦;厌倦。反复阅读也不感到厌倦。诗文含义精深;引人入胜;耐人寻味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 苏轼《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》诗:“故书不厌百回读,熟读深思子自知。”
    884

    笔底春风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ǐ dǐ chūn fē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绘画、诗文生动,如春风来到笔下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元 黄溍《瑶池春宴图》诗:“西飞青雀几时还,贝阙琳宫缥缈间,笔底春风殊未老,蟠桃积核已如山。”
    885

    鼻端出火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í duān chū huǒ
    成语解释:
    意气风发;情绪激昂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见“鼻头出火”。
    886

    拔地参天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á dì cān tiān
    成语解释:
    拔地:从地面上陡然耸立。参天:高耸到空中。高大和气势雄伟。同“拔地倚天”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郭沫若《春天的信号》:“虽然只是一根嫩苗,只要它不遭遇斧斤,我们可以预言,它一定会拔地参天。”
    887

    不登大雅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ù dēng dà yǎ
    成语解释:
    大雅:高贵典雅。不能登上高雅的厅堂。某些不被人看重的、“粗俗
    成语出处:
    见“不登大雅之堂”。
    888

    不登大雅之堂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ù dēng dà yǎ zhī tá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某些不被人看重的、“粗俗”的事物(多指文艺作品)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一回:“这部评话,原是不登大雅之堂的。”
    889

    倍道而进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èi dào ér jìn
    成语解释:
    倍:加倍;道:行程。加快速度前进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11回:“曹兵闻失兖州,必然倍道而进,待其过半,一击可擒也。”
    890

    踣地呼天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ó dì hū tiān
    成语解释:
    踣:仆倒。呼天抢地,极度悲伤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 周亮工《书影》第四卷:“踣地呼天,声竭泣血,观者如堵,无不陨涕。”
    891

    兵多将广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īng duō jiàng guǎ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兵将众多。军队人员多,兵力强大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元 郑廷玉《楚昭公》第一折:“凭着俺这里兵多将广,马壮人强,量吴国姬光到的那里,就怕着他哩?”
    892

    倍道兼进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èi dào jiān jìn
    成语解释:
    倍:加倍;道:行程。加快速度行进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 钱采《说岳全传》第22回:“迎二帝于沙漠,救生民于涂炭,尔其倍道兼进,以慰朕怀。”
    893

    博大精深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ó dà jīng shēn
    成语解释:
    博:广博;精深:又专又深。思想和学识广博而高深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 姜世昌《逸周书》:“迄今读之,若揭日月而行千载,其博大精深之旨,非晚世学者所及。”
    894

    不得开交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ù dé kāi jiāo
    成语解释:
    交:相错,纠缠。没法解开或摆脱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?
    895

    笔底龙蛇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ǐ dǐ lóng shé
    成语解释:
    犹言笔走龙蛇。书法生动而有气势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 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三十一回:“闻公博学广记,笔底龙蛇,真才子也。”
    896

    笔大如椽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ǐ dà rú chuán
    成语解释:
    椽:房椽;放在檀上架屋顶的木杆。笔大得好像椽子。多大毛笔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晋书 王珣传》:“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,既觉,语人曰:‘此当有大手笔事。’”
    897

    不断如带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ù duàn rú dài
    成语解释:
    犹不绝如缕。多局面危急或声音、气息等低沉微弱、时断时续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新唐书 韩愈传赞》:“自晋汔隋,老佛显行,圣道不断如带。”
    898

    鼻端生火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í duān shēng huǒ
    成语解释:
    以之马行疾速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语出《南史 曹景宗传》:“我昔在乡里,骑快马如龙……觉耳后生风,鼻头出火。”
    899

    不动声色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ù dòng shēng sè
    成语解释:
    动:变动;声:说话的声音;色:脸色。内心活动丝毫没有在语言和神情上流露出来。镇静、沉着。也作“声色不动”、“不露声色”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 欧阳修《相州昼锦堂记》:“垂绅正笏,不动声色,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,可谓社稷之臣矣。”
    900

    白藋同心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ái diào tóng xīn
    成语解释:
    犹言心如野草。不羡荣华的品节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北周 庾信《竹杖赋》:“秋藜促节,白藋同心。终堪荷蓧,自足驱禽。”
    * 关于形容的成语 形容形容的成语 描述形容的成语。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