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关于很多的成语 (254个)

    101

    罚不责众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á bù zé zhò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罚:惩罚;责:责罚;众:数人。指某种行为即使应片惩罚,但人都那样干,也就不好采取惩罚的办法去处理了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四回:“况罚不责众,如果主意都不承旨,谅那世主亦难遽将群芳尽废。”
    102

    法不责众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ǎ bù zé zhò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责:责罚;众:数人。指某种行为即使应受到法律的惩罚,但人都那样干,也就不好惩罚了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·石玉昆《小五义》第38回:“大家一议论,法不责众,全走了。”
    103

    发短心长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à duǎn xīn chá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发短:指年老;心长:智谋深。头发稀少,心计。形容年老而智谋高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左丘明《左传 昭公三年》:“彼其发短,而心甚长,其或寝处我矣。”
    104

    蜂趋蚁附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ēng qū yǐ fù
    成语解释:
    比喻人迎合投靠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 联升社学和钟镛社学》:“果然蜂趋蚁附,攘攘熙熙,诚不出神灵所料者矣。”
    105

    翻山越岭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ān shān yuè lǐ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越:过;岭:顶上有路可通行的山。翻过山头;形容野外工作或行进途中辛苦。也比喻历尽千辛万苦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六章:“他的腿脚好,只要肚子里填饱了瓤子,翻山越岭,跟年轻人一样。”
    106

    吠影吠声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èi yǐng fèi shē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吠:狗叫;影:身影;影子。一条狗看见生人叫起来;狗听到叫声也跟着叫起来。比喻不察真情;跟着别人后面盲目附和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 梁启超《管子传》第一章:“而后之陋儒,并孟子之所以自信者而亦无之,乃反吠影吠声。”
    107

    过从甚密

    成语拼音:
    guò cóng shèn m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过从:交往,来往。相互往来,关系密切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·沈德符《野获编·王师竹宫遮》:“信阳王师竹宫遮,与先人最相善,且不拘词林前后辈俗体,博洽虚心,过从甚密。”
    108

    过府冲州

    成语拼音:
    guò fǔ chōng zhōu
    成语解释:
    行经了地方。形容旅途的漫长与跋涉的劳苦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二十二回:“两个商量了,径望沧州路上来。途中免不得登山涉水,过府冲州。”
    109

    冠盖如市

    成语拼音:
    guān gài rú sh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冠:礼帽;盖:车蓬;冠盖:借指官吏。形容到会的官吏
    成语出处:
    范文澜《中国近代史》上册第五章:“有力官绅‘视为利薮,群思攘夺……门前冠盖如市’。”
    110

    冠盖如云

    成语拼音:
    guān gài rú yún
    成语解释:
    官员们的礼帽和车篷密集得像一片云层。形容集合会场中官宦士绅聚集得。冠:礼帽;盖:车篷。二者借指官吏士绅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东汉 班固《西都赋》:“英俊之域,绂冕所兴;冠盖如云,七相五公。”
    111

    冠盖云集

    成语拼音:
    guān gài yún jí
    成语解释:
    冠:礼帽;盖:车蓬;冠盖:借指官吏。形容到会的官吏
    成语出处:
    欧阳山《三家巷》:“到的客人……简直是古语所谓冠盖云集,洋洋大观。”
    112

    高朋满座

    成语拼音:
    gāo péng mǎn zuò
    成语解释:
    高:高贵。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。形容宾客
    成语出处:
    唐 王勃《滕王阁序》:“十旬休假,胜友如云;千里逢迎,高朋满座。”
    113

    更仆难数

    成语拼音:
    gēng pú nán shǔ
    成语解释:
    原意是儒行,一下子说不完,一件一件说就需要长时间,即使中间换了人也未必能说完。后形容人或事物,数也数不过来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西汉 戴圣《礼记 儒行》:“遽数之不能终其物,悉数之乃留,更仆未可终也。”
    114

    广厦万间

    成语拼音:
    guǎng shà wàn jiān
    成语解释:
    厦:大屋子。有宽敞的屋子。形容受到保护、得到周济的人
    成语出处:
    唐·杜甫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:“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,风雨不动安如山。”
    115

    归之如市

    成语拼音:
    guī zhī rú sh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归:归附;市:市集。归附的人,像赶闹市一样
    成语出处:
    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梁惠王》:“从之者如归市。”
    116

    轰动一时

    成语拼音:
    hōng dòng yī shí
    成语解释:
    轰动:同时惊动人。指在一个时期内惊动人。用来形容影响大。也作“哄动一时”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鲁迅《马上日记》:“治好了走出,没有知道,死掉了抬出,就轰动一时了。”
    117

    哄动一时

    成语拼音:
    hōng dòng yī shí
    成语解释:
    在一个时期内惊动人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32回:“从此芳名大震,哄动一时,窟号销金,城开不夜,说不尽的繁华热闹。”
    118

    挥汗如雨

    成语拼音:
    huī hàn rú yǔ
    成语解释:
    众人用手抹汗;挥洒的汗水像雨点一样。形容人、拥挤。也形容因天热或劳动而出汗
    成语出处:
    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齐策一》:“监淄之途,车彀击,人肩摩,连衽成帷,举袂成幕,挥汗成雨。”
    119

    恒河之沙

    成语拼音:
    héng hé zhī shā
    成语解释:
    恒河:南亚大河,流经印度和孟加拉国。佛教语,像恒河里的沙粒一样,无法计算。形容数量而无法计算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消夏录》:“夫死生转毂,因果循环,如恒河之沙,积数不可以测算。”
    120

    鸿儒硕学

    成语拼音:
    hóng rú shuò xué
    成语解释:
    鸿儒:大儒;硕学:有学问的人。泛指学识渊博、造诣深的学者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晋书·儒林传序》:“鸿儒硕学,无乏于时。”
    * 关于很多的成语 形容很多的成语 描述很多的成语。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