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关于无无的成语 (1373个)

    541

    秉正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ǐng zhèng wú sī
    成语解释:
    主持正义,没有私念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 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十二回:“闻得包公秉正私,不畏权势。”
    542

    苍白

    成语拼音:
    cāng bái wú l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苍白:灰白。形容贫弱
    成语出处:
    朱自清《历史的战斗中》:“那拥抱过去的人虽不一定‘苍白力’,那也不免外强中干。”
    543

    此地银三十两

    成语拼音:
    cǐ dì wú yín sān shí liǎ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比喻想要隐瞒、掩盖真相,结果反而彻底暴露
    成语出处:
    鲁迅《伪自由书·推背图》:“里巷间有个笑话:……写道‘此地银三十两’。……就在木板的那一面添上一句道:‘隔壁阿二勿曾偷’。”
    544

    愁海

    成语拼音:
    chóu hǎi wú yá
    成语解释:
    涯:边际。忧愁像边的大海一样。形容十分悲愁
    成语出处:
    唐·孟郊《招文士饮》:“醒时不可过,愁海浩涯。”
    545

    残酷

    成语拼音:
    cán kù wú qí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残忍冷酷,没有任何情面
    成语出处:
    林语堂《忆狗肉将军》:“有不少传说谈到这位狗肉将军的残酷情的忠实。”
    546

    朝里人莫做官

    成语拼音:
    cháo lǐ wú rén mò zuò guān
    成语解释:
    旧时俗语。意思是,没有靠山,事办不成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·名氏《包青天奇案》第三卷:“却说常言道,‘朝里人莫做官’,这句话深为有理。”
    547

    出没

    成语拼音:
    chū mò wú chá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出:出现;没:隐没;常:没有常规。忽而出现;忽而隐藏;没有一定的规律;令人法捉摸。也作“出没不定”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 王十朋《王忠文公集 论广海二寇札子》:“海寇出没常,尤为濒海州县之患。”
    548

    出入

    成语拼音:
    chū rù wú chá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出:出现;没:隐没。出现与隐没没有规律,捉摸不定
    成语出处:
   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天官书》:“以处荧惑”司马贞索隐引晋灼云:“常以十月入太微,受制而出行列宿,司道,出入常。”
    549

    宠辱

    成语拼音:
    chǒng rǔ wú jī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宠:宠爱;辱:羞辱。受宠受辱都不感到惊讶、动于衷。指把个人得失置之度外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一卷:“子期宠辱惊,伯牙愈加爱重。”
    550

    出师

    成语拼音:
    chū shī wú mí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谓没有正当理由而出兵征伐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新唐书·东夷传·高丽》:“莫离支杀君,虐用其下如檴阱,怨痛溢道,我出师名哉?”
    551

    人道

    成语拼音:
    cǎn wú rén dào
    成语解释:
    惨:狠毒;残暴;人道:指对人的同情、尊重、爱护与关怀。残忍毒辣;毫人性。形容凶恶残暴到了极点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杨玉如《辛亥革命先著记》:“杀伤我人民,系累我妇孺,惨人道。”
    552

    退表

    成语拼音:
    chē wú tuì biǎo
    成语解释:
    兵车后退的标志。引申为军队决不退却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国语·晋语上》:“张侯御曰:‘三军之心在此车也,其耳目在于旗鼓。车退表,鼓退声。’”
    553

    枝叶

    成语拼音:
    cí wú zhī yè
    成语解释:
    词:言词,词句。形容文字简炼,枝蔓之辞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唐·白居易《有唐善人墓碑》:“前后著文凡一百五十二首,皆理义撮要,词枝叶。”
    554

    措颜

    成语拼音:
    cuò yán wú d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措:安放;颜:脸,面子。脸没地方搁。形容极为惭愧羞愧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·陈汝元《金莲记·释愤》:“逐臣吹毛洗垢,自知积罪如山;学士排难解纷,反使措颜地。”
    555

    出言

    成语拼音:
    chū yán wú j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出言:说话;忌:忌惮。说话没有忌讳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31卷:“司马貌虽然出言忌,但此人因才高运蹇,抑郁不平。”
    556

    昌言

    成语拼音:
    chāng yán wú j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昌言:原指善言,引伸为直言。敢于直言,所顾忌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 汪琬《答李举人论以史证经书》:“昌言忌,希赐裁答。
    557

    大公

    成语拼音:
    dà gōng wú sī
    成语解释:
    一心为公;没有私心。也指处理事情公平正确;不偏袒任何一方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 龚自珍《论私》:“矜其同官曰:某甲可谓大公私也已。”
    558

    顿口

    成语拼音:
    dùn kǒu wú yán
    成语解释:
    张口结舌,说不出话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03回:“骂得王庆顿口言,插烛也似磕头求方便。”
    559

    颠连

    成语拼音:
    diān lián wú gào
    成语解释:
    颠连:困顿不堪。生活困苦不堪而又处告贷和诉说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·张载《西铭》:“凡天下疲癃残疾,惸独鳏寡,皆我兄弟之颠连告者也。”
    560

    荡然

    成语拼音:
    dàng rán wú cún
    成语解释:
    。原有的物体像被洗涮掉一样完全不复存在。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毁坏或失去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唐 白居易《议碑碣词赋》:“著诚去伪,小疵小弊,荡然遗矣。”
    * 关于无无的成语 形容无无的成语 描述无无的成语。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