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关于有没有的成语 (1457个)

    321

    断子绝孙

    成语拼音:
    duàn zǐ jué sūn
    成语解释:
    子孙后代。多用作诅咒语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元 柯丹邱《荆钗记 执柯》:“你再不娶亲,我只愁你断子绝孙谁拜坟。”
    322

    打肿脸装胖子

    成语拼音:
    dǎ zhǒng liǎn zhuāng pàng zǐ
    成语解释:
    比喻能耐或内里空虚,却要硬撑门面装作了不起
    成语出处:
   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18章:“你也不要在我老张面前打肿脸装胖子,硬不要朋友帮助。”
    323

    独坐穷山,放虎自卫

    成语拼音:
    dú zuò qióng shān,fàng hǔ zì wèi
    成语解释:
    独自坐在出路的山里放出老虎来保卫自己。比喻不但不能保护自己,反而招来祸患
    成语出处:
    晋·常璩《华阳国志·公孙述刘二牧志》:“此所谓独坐穷山,放虎自卫者也。”
    324

    独坐穷山,引虎自卫

    成语拼音:
    dú zuò qióng shān,yǐn hǔ zì wèi
    成语解释:
    独自坐在出路的山里放出老虎来保卫自己。比喻不但不能保护自己,反而招来祸患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63回:“此所谓独坐穷山,引虎自卫者也。”
    325

    恶尘无染

    成语拼音:
    è chén wú rǎn
    成语解释:
    受到坏习气的影响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叶圣陶《穷愁》:“儿童诚可爱,一味天真,恶尘无染。”
    326

    恩断义绝

    成语拼音:
    ēn duàn yì jué
    成语解释:
    恩爱情义完全断绝。恩:恩惠、恩情;义:情义、情份。绝断接续。多指夫妻或亲属之间感情破裂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元 马致远《马丹阳》:“咱两个恩断义绝,花残月缺,再谁恋锦帐罗帏?”
    327

    耳软心活

    成语拼音:
    ěr ruǎn xīn huó
    成语解释:
    比喻自己一点主见,就是相信别人的话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77回:“那司棋也曾求了迎春,实指望能救,只是迎春语言迟慢,耳软心活,是不能做主的。”
    328

    二三其操

    成语拼音:
    èr sān qí cāo
    成语解释:
    二三:指不专一。三心二意,一定的操守。形容心意不专,反复无常
    成语出处:
    南朝 梁 任昉《求为刘献立馆启》:“贫不陨获其心,穷不二三其操。”
    329

    二三其节

    成语拼音:
    èr sān qí jié
    成语解释:
    二三:指不专一。三心二意,一定的操守。形容心意不专,反复无常
    成语出处:
    晋 陈寿《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》裴松之注引孙盛曰:“语曰弈者举棋不定犹不胜其偶,况量君之才否二三其节,可以推服强邻,囊括四海者乎?”
    330

    耳食之论

    成语拼音:
    ěr shí zhī lùn
    成语解释:
    形容听来的确凿根据的言论。亦作“耳食之谈”、“耳食之言”、“耳食之见”、“耳食之学”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六国年表序》:“学者牵于所闻,见秦在帝位日浅,不察其终始,因举而笑之,不敢道,此与以耳食无异。”
    331

    耳食之谈

    成语拼音:
    ěr shí zhī tán
    成语解释:
    耳食:以耳吃食,指不加审察,轻信传闻。指听来的根据的话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 阮葵生《茶余客话》卷六:“此耳食之谈,引经断狱,当不如是。”
    332

    耳食之言

    成语拼音:
    ěr shí zhī yán
    成语解释:
    耳食:耳朵吃饭。比喻耳杂吃进去的不知滋味。不加分辨的;指确凿的根据;未经思考分析的传闻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六国年表序》:“不察其始终因举而笑之,不敢道,此与以耳食无异。”
    333

    尔雅温文

    成语拼音:
    ěr yǎ wēn wén
    成语解释:
    尔雅:文雅。形容人态度温和,举动斯文。指缺乏斗争性,做事不大胆泼辣,闯劲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 岭南羽衣女士《东欧女豪杰》:“生得眉清目秀,尔雅温文,且又性情蕴藉,聪颖过人。”
    334

    锋不可当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ēng bù kě dā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锋:锋芒,指刀剑的刃和尖;当:阻挡、承受。锋芒纯利,东西可以承受。形容气势极盛,不可阻挡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三国志·魏志·武帝纪》:“当真人,起于梁沛之间,锋不可当。”
    335

    放荡驰纵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àng dàng chí zò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驰:乱跑。管束地乱跑乱逛。形容不求进步,到处游荡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9回:“近来仗着祖母的溺爱,父母亦不能十分严紧拘管,更觉放荡驰纵,任性恣情,最不喜务正。”
    336

    反复不常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ǎn fù bù chá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反复:颠过来倒过去。经常变化稳定状态,形容情况变来变去定准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·周密《齐东野语·端平襄州本末》:“人疑其反复不常,而末如之何。”
    337

    放饭流歠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àng fàn liú chuò
    成语解释:
    歠:喝,饮。大口吃饭,大口喝汤。旧指礼貌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先秦 孟轲《孟子 尽心上》:“放饭流歠,而问无齿决,是之谓不知务。”
    338

    反复无常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ǎn fù wú chá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反复;颠过来倒过去;无常:常态。经常变化稳定的状态。形容变动不定或狡诈多变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 陈亮《与范东叔龙图书》:“时事反复无常,天运所至,亦看人事对付如何。”
    339

    分毫不爽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ēn háo bù shuǎ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比喻丝毫差错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30卷:“那阴报事也尽多,却是在幽冥地府之中,虽是分毫不爽,无人看见。”
    340

    分毫不值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ēn háo bù zhí
    成语解释:
    形容任何价值。同“分文不直”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天雨花》第二七回:“人间信佛者多,谤佛者少,惟左丞相不信虚无,专辟佛教,说我等寂灭门中,分毫不值。”
    * 关于有没有的成语 形容有没有的成语 描述有没有的成语。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