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关于有没有的成语 (1457个)

    361

    风微浪稳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ēng wēi làng wěn
    成语解释:
    微:微小。风浪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·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后集·本朝杂记》:“还过大江,风微浪稳,舟楫安然。”
    362

    废物利用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èi wù lì yò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废物:无用的东西。让用的东西发挥它的作用
    成语出处:
    郭沫若《洪波曲》第十章:“浅识者或当誉为废物利用,而其实乃洪水之祸源,可叹。”
    363

    非我莫属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ēi wǒ mò shǔ
    成语解释:
    莫:;属:隶属。除我以外不能属于任何人
    成语出处:
   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屈原列传》:“以为非我莫属也。”
    364

    福无十全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ú wú shí quán
    成语解释:
    全:完备,齐全。福的事不可能十全十美缺陷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·陈亮《祭钱伯同母硕人文》:“子心罔极,福无十全。登进方隆,忍此弃捐。”
    365

    覆亡无日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ù wáng wú r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马上就会灭亡,已经可以推延的时间了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清史稿·康为传》:“四夷交侵,覆亡无日,非维新变旧,不能自强。”
    366

    风雨如晦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ēng yǔ rú hu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晦: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;这天夜里月亮。风雨天气;天色昏暗犹如晦日的夜晚。后比喻局势动荡;社会黑暗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诗经 郑风 风雨》:“风雨如晦,鸡鸣不已。”
    367

    俯仰无愧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ǔ yǎng wú ku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比喻做亏心事,并不感到惭愧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先秦 孟轲《孟子 尽心上》:“仰不愧于天,俯不怍于人。”
    368

    浮言虚论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ú yán xū lùn
    成语解释:
    浮言:事实根据的话。浮泛不切实际的言谈论调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·叶适《制科》:“当制举之盛时,置学立师,以法相授,浮言虚论,披抉不穷。”
    369

    反咬一口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ǎn yǎo yī kǒu
    成语解释:
    原指抓住兽类,反而被它咬了一口。比喻遭到指责的人强词夺理反过来攻击指责他的人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19回:“拿奸拿双,拿不住双,反咬一口,就受不得了。”
    370

    父子无隔宿之仇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ù zǐ wú gé sù zhī chóu
    成语解释:
    宿:夜。父子间隔夜解不开的仇怨。指仇怨容易消除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31回:“你这个泼怪,岂知‘一日为师,终身为父’,‘父子无隔宿之仇’!你伤害我师父,我怎么不来救他?”
    371

    隔岸观火

    成语拼音:
    gé àn guān huǒ
    成语解释:
    站在对岸观看失火。比喻对别人的危难见而不救。也比喻切身利害关系而不去过问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唐 乾康《投谒齐己》:“隔岸红尘忙似火,当斩青嶂冷如冰。”
    372

    功不成,名不就

    成语拼音:
    gōng bù chéng,míng bù jiù
    成语解释:
    就:成。比喻事情成功,捞到什么好处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99回:“若是老爷就是这样做去,到了功不成,名不就的时候,老爷说奴才良心……不告诉老爷。”
    373

    告贷无门

    成语拼音:
    gào dài wú mén
    成语解释:
    告贷:向别人借钱。想借钱但地主借。指生活陷入困境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李劼人《死水微澜》第一部:“是如何告贷无门,处处受别人的嘴脸。”
    374

    干瞪眼

    成语拼音:
    gān dèng yǎn
    成语解释:
    干着急而办法
    成语出处:
    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一卷第26章:“等他们知道了,水已经到了咱们村,他们也只能干瞪眼!”
    375

    高而不危

    成语拼音:
    gāo ér bù wēi
    成语解释:
    身居高位而倾覆的危险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孝经·诸侯章》:“高而不危,所以长守贵也;满而不溢,所以长守富也。”
    376

    过耳秋风

    成语拼音:
    guò ěr qiū fē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刮过耳边的秋风。比喻任何意义的身外之物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吴越春秋·吴王寿梦传》:“富贵之于我如秋风之过耳。”
    377

    觥饭不及壶飧

    成语拼音:
    gōng fàn bù jí hú sūn
    成语解释:
    丰盛的酒肴准备好,不如一壶水泡饭可以解除饥饿。比喻事情很急,不能等待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国语·越语下》:“觥饭不及壶飧。今岁晚矣,子将奈何?”
    378

    孤寡鳏独

    成语拼音:
    gū guǎ guān dú
    成语解释:
    泛指劳动能力、无依无靠的人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战国 邹 孟轲《孟子 梁惠王下》:“老而无妻曰鳏,老而无夫曰寡,老而无子曰独,幼而无父曰孤。此四者,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。”
    379

    矜寡孤独

    成语拼音:
    guān guǎ gū dú
    成语解释:
    矜:同“鳏”,老而无妻的人;寡:寡妇;孤:孤儿;独:独身。泛指劳动力而又独居无靠的人
    成语出处:
    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礼运》:“使老所终,壮所用,幼所长,矜寡孤独废疾者,皆所养。”
    380

    鳏寡孤茕

    成语拼音:
    guān guǎ gū qió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茕,无兄弟。泛指劳动力而又亲属供养的人。同“鳏寡孤独”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唐 陆贽《赐京畿及同华等州百姓种子赈给贫人诏》:“赈赐贫人,先尽鳏寡孤茕目下不济者。”
    * 关于有没有的成语 形容有没有的成语 描述有没有的成语。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