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关于比喻物的成语 (695个)

    181

    一曝十寒

    成语拼音:
    yī pù shí hán
    成语解释:
    曝:晒。原意是说,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,晒一天,冻十天,也不可能生长。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,一时又懒散,没有恒心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先秦 孟轲《孟子 告子上》:“虽有天下易生之也,一日暴之,十日寒之,未有能生者也。”
    182

    一暴十寒

    成语拼音:
    yī pù shí hán
    成语解释:
    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;晒一天;冻十天;也不可能生长。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;一时又懒散;没有恒心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先秦 孟轲《孟子 告子上》:“虽有天下易生之也,一日暴之,十日寒之,未有能生者也。”
    183

  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

    成语拼音:
    yàn què ān zhī hóng hú zhī zh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的志向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:“嗟呼,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?”
    184

    燕雀岂知雕鹗志

    成语拼音:
    yàn què qǐ zhī diāo è zh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的志向。同“燕雀安知鸿鹄志”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元 无名氏《玩江亭》第二折:“燕雀岂知雕鹗志,顽童不解老仙机。”
    185

    以筌为鱼

    成语拼音:
    yǐ quán wéi yú
    成语解释:
    筌:捕鱼的竹器。把捕鱼工具看作是鱼。满足对事表面肤浅认识,不去更深入了解事本质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朱自清《经典常谈》序:“不再想去见识经典,那就是以筌为鱼,未免辜负编撰者的本心了。”
    186

    余食赘行

    成语拼音:
    yú shí zhuì xí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吃剩的食,身上的赘疣。遭人讨厌的东西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老子》:“自伐者无功,自矜者不长,其在道也,曰余食赘行,或恶之。”
    187

    一现昙华

    成语拼音:
    yī xiàn tán huá
    成语解释:
    或人一出现就很快消失。华,同“花”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景定成《稚伶刘箴俗哀词》之三:“翻成薄命红颜女,一现昙华惹世疑。”
    188

    鱼游釜中

    成语拼音:
    yú yóu fǔ zhō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釜:古代锅类的器。鱼在锅里游动。身临险境、绝境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张纲传》:“相聚偷生,若鱼游釜中,喘息须臾间耳。”
    189

    烟云过眼

    成语拼音:
    yān yún guò yǎn
    成语解释:
    象烟云在眼前一晃而过。很快就成为过去。也身外之,不必重视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 苏轼《宝绘堂记》:“见可喜者,虽时复蓄之,然为人取去,亦不复惜也。譬之烟云之过眼,百鸟之感耳,岂不欣然接之,然去而不复念也。”
    190

    月盈则食

    成语拼音:
    yuè yíng zé shí
    成语解释:
    指月满时才会发生月食。盛到极点就会衰落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周易 丰》:“日中则昃,月盈则食。”
    191

    钟离委珠

    成语拼音:
    zhōng lí wěi zhū
    成语解释:
    钟离:汉钟离意,曾任尚书之官;委珠:抛弃珍珠。指钟离意拒绝接受不正当的财不受赃,拒收不义之财
    成语出处:
   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钟离意传》:“征还伏法,以资簿入大司农,诏班赐群臣。意得珠矶,悉以委地而不拜赐。帝怪而问其故……”
    192

    拔本塞原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á běn sè yuán
    成语解释:
    本:树根;原:根源。背弃根本,或铲除事发生的根源
    成语出处:
   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昭公九年》:“我在伯父,犹衣服之有冠冕,木水之有本原,民人之有谋主也。伯父若裂冠毁冕,拔本塞原,专弃谋主,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?”
    193

    白璧微瑕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ái bì wēi xiá
    成语解释:
    璧:中间有孔的扁圆形玉器;瑕:玉上的斑点。洁白的玉上的小斑点。美好的人或事的不足之处;美中不足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南朝 梁 萧统《序》:“白璧微瑕,惟在《闲情》一赋。”
    194

    白璧无瑕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ái bì wú xiá
    成语解释:
    璧:古代玉器;扁圆形;中间有孔;瑕:玉表面的斑痕。洁白的玉器上没有一点斑痕。人或事十全十美;毫无缺点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第13卷:“问:‘不曾博览空王教略,借玄机试道看。’师曰:‘白璧无暇,卞和刖足。’”
    195

    百川归海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ǎi chuān guī hǎi
    成语解释:
    百川:泛指大小江河。所有江河最终都流入大海。众望所归或大势所趋。也许多事由分散而汇集到一处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西汉 刘安《淮南子 氾论训》:“百川异源,而皆归于海;百家殊业而皆务于治。”
    196

    不存芥蒂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ù cún jiè d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芥蒂:本作“蒂芥”,细小的梗塞积在心里的怨恨或不快。心里不积存怨恨和不快。形容人心地宽,气量大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汉 司马相如《子虚赋》:“吞若云梦者八九于其胸中,曾不蒂芥。”
    197

    闭关自守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ì guān zì shǒu
    成语解释:
    守:防守。封闭关口;并加以防守;不跟外界往来。也因循守旧;不接受外界事的影响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东汉 班固《汉书 王莽传》:“闭门自守,又坐邻伍铸钱挟铜,奸吏因以愁民。”
    198

    百卉千葩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ǎi huì qiān pā
    成语解释:
    丰富多彩,景象繁荣兴盛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 无名氏《紫微宫》第二折:“仲冬佳节景堪褒,百卉千葩逞艳妖。”
    199

    不今不古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ù jīn bù gǔ
    成语解释:
    指事不正常,古代现代都不曾有过。原讥讽人学无所得却故作诡异。后常折衷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西汉 扬雄《太玄经 更》:“童牛角马,不今不古。”范望注:“既不合今,亦不合古。”
    200

    不可救药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ù kě jiù yào
    成语解释:
    药:用药治疗。病重得没法医治。人或事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。也作“无可救药”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诗经 大雅 板》:“多将熇熇,不可救药。”孔颖达疏:“多行惨酷毒害之恶,熇熇然使恶加于民,不可救止而药治之。”
    * 关于比喻物的成语 形容比喻物的成语 描述比喻物的成语。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