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关于比喻物的成语 (695个)

    221

    电光朝露

    成语拼音:
    diàn guāng zhāo lù
    成语解释:
    一闪而过的电光,日出以前的露水。存在不久的事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金刚经》:“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。”
    222

    大辂椎轮

    成语拼音:
    dà lù zhuī lún
    成语解释:
    大辂:古代大车;椎轮:无辐原始车轮。华美的大车是从无辐车轮的原始车开始的。的进化,是从简到繁,从粗到精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南朝 梁 萧统《序》:“若夫椎轮为大辂之始,大辂宁有椎轮之质。”
    223

    多歧亡羊

    成语拼音:
    duō qí wáng yá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。复杂多变,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。也学习的方面多了就不容易精深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战国 郑 列御寇《列子 说符》:“大道以多歧亡羊,学者以多方丧生。”
    224

    断线风筝

    成语拼音:
    duàn xiàn fēng zhē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一去不返的人或事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 骆绮兰《春闺》诗:“何处风筝吹断线,飘来落在杏花枝。”
    225

    盗憎主人

    成语拼音:
    dào zēng zhǔ rén
    成语解释:
    主人:主。盗贼憎恨被他所盗窃的主。邪恶的人憎恨正直的人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左丘明《左传 成公十五年》:“盗憎主人,民恶其上,子好直言,必及于难。”
    226

    饿虎扑食

    成语拼音:
    è hǔ pū shí
    成语解释:
    饥饿的老虎扑向食迅速地猛烈地向前冲去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:“双手使降妖杖丢一个丹凤朝阳饿虎扑食。”
    227

    饿虎扑羊

    成语拼音:
    è hǔ pū yá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象饥饿的老虎扑向食一样。动作猛烈而迅速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·洪楩《清平山堂话本·五戒禅师么红莲记》:“一个初侵女色,由(犹)如饿虎吞羊。”
    228

    腹背之毛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ù bèi zhī máo
    成语解释:
    无足轻重的事
    成语出处:
    西汉 韩婴《韩诗外传》第六卷:“背上之毛,腹下之毳,益一把飞不为加高,损一把飞不为加下。”
    229

    方底圆盖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āng dǐ yuán gài
    成语解释:
    方底器皿,圆形盖子。不相合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兄弟》:“今使疏薄之人而节量亲厚之恩,犹方底而圆盖,必不合矣。”
    230

    风花雪月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ēng huā xuě yuè
    成语解释:
    泛指四时景色。原指封建文学里描写自然景四种对象。后堆砌词藻;内容贫乏;思想感情 不健康的诗文。也风流场中男女间恋爱的风流事或花天酒地的荒淫生活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 邵雍《伊川击壤集序》:“虽死生荣辱,转战于前,曾未入于胸中,则何异四时风花雪月一过乎眼也。”
    231

    风卷残云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ēng juǎn cán yún
    成语解释:
    大风把残留下的浮云一下子刮走。把残存的东西扫荡干净;也用来形容很快把食吃光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唐 戎昱《霁雪》:“风卷残云暮雪晴,江烟洗尽柳条轻。”
    232

    风起潮涌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ēng qǐ cháo yǒ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涌:向上升起,冒出。大风刮起,水波汹涌。相继兴起,声势浩大
    成语出处:
    李大钊《新旧思想之激战》:“人家那如火如荼的新潮,那风起潮涌的新人运动,尚不知相差几千万里?”
    233

    风前残烛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ēng qián cán zhú
    成语解释:
    随时可能死亡的老年人。也随时可能消灭的事
    成语出处:
    梁遇春《致石民书六通》:“良心(交与Nurse)已如风前残烛,一片冰心,将付之东流矣。”
    234

    风起云涌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ēng qǐ yún yǒ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涌:水腾跃。大风刮起来;乌云涌上来。新生事相继兴起;声势浩大”。也用以形容自然景象不断变化;雄伟壮观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太史公自序》:“诸侯作难,风起云蒸。”
    235

    焚琴煮鹤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én qín zhǔ hè
    成语解释:
    把琴当柴烧,把鹤煮了吃。糟蹋美好的事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 洪适《满江红》词:“吹竹弹丝谁不爱,焚琴煮鹤人何肯?”
    236

    佛头着粪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ó tóu zhuó fèn
    成语解释:
    往佛像的头上拉粪。使神圣美好的东西受玷污;即亵渎美好事的意思。有时也表示谦虚的意思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七:“崔相公入寺,见鸟雀于佛头上放粪,乃问师曰:‘鸟雀还有佛性也无?’师曰:‘有。’崔曰:‘为什么向佛头上放粪?’师曰:‘是伊为什么不向鹞子头上放?’”
    237

    奉为圭臬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èng wéi guī niè
    成语解释:
    尊崇信奉某些人;某些事或言论;并且作为必须遵守的准则。圭:测日影的仪器。臬:圭上南北两端的标杆。圭臬:标准或法则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 钱泳《履园丛话》:“三公者,余俱尝亲灸,奉为圭臬,何敢妄生议论。”
    238

    伐性之斧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á xìng zhī fǔ
    成语解释:
    伐:砍伐;性:性命,生机。砍毁人性的斧头。危害身心的事
    成语出处:
    战国 吕不韦《吕氏春秋 孟春》:“靡曼皓齿,郑卫之音,务以自乐,命之曰伐性之斧。”
    239

    扶摇直上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ú yáo zhí shà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扶摇:迅猛盘旋而上的旋风。乘着大旋风之势一直上升。迅速地直线上升。有时也官职提升得很快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先秦 庄周《庄子 逍遥游》:“鹏之徙于南冥,水击三千里,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。”
    240

    风中之烛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ēng zhōng zhī zhú
    成语解释:
    在风里晃动的烛光。随时可能死亡的老年人。也随时可能消灭的事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 李贽《覆邓石阳书》:“犹闻拜疾趋,全不念风中之烛,灭在俄顷。”
    * 关于比喻物的成语 形容比喻物的成语 描述比喻物的成语。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