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关于比喻的成语 (8488个)

    381

    白日作梦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ái rì zuò mè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幻想不可能实现。同“白日做梦”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刘绍棠《狼烟》二十二:“金镶玉走进舱去,嘻笑道:‘老昏君白日作梦,自以为是九五之尊,不肯有失万岁爷的身份,迎接一位七品县令。’”
    382

    不衫不履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ù shān bù lǚ
    成语解释:
    衫:上衣;履:鞋子。不着上衣;不穿鞋子;衣着不整齐。引申指居住条件或饮食设备简陋。也洒脱;疏放;毫无拘束之态。多指人的举止或诗文、字画的风格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前蜀 杜光庭《虬髯客传》:“既而太宗至,不衫不履,裼裘而来,神气扬扬,貌与常异。”
    383

    不塞不流,不止不行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ù sāi bù liú,bù zhǐ bù xí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塞:堵塞;止:停止。只有破除旧的、错误的东西,才能建立新的、正确的东西
    成语出处:
    唐 韩愈《原道》:“然则如之何而可也?曰:不塞不流,不止不行,人其人,火其书,庐其居。”
    384

    不胜杯杓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ù shèng bēi sháo
    成语解释:
    不胜:经不起;杓:舀东西的器具;杯杓:泛指酒器。喝酒太多,醉了
    成语出处:
   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项羽本纪》:“张良入谢曰:‘沛公不胜杯杓,不能辞。’”
    385

    半生不熟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àn shēng bù shú
    成语解释:
    半:不完全。指没有完全成熟或未烹煮至可食用的程度。不熟悉,不熟练
    成语出处:
    茅盾《过封锁线》:“五个中间的老徐能说几句半生不熟的广府话。”
    386

    半生半熟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àn shēng bàn shú
    成语解释:
    没有完全成熟或未烹煮至可食用的程度。不熟悉;不熟练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元 元怀《拊掌录》:“北都有妓女美色,而举止生梗,土人谓之生张八……野(魏野)赠之诗曰:‘君为北道生张八,我是西州熟魏三,莫怪尊前无笑语,半生半熟未相谙。’座客大发一噱。”
    387

    半死半生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àn sǐ bàn shē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①未全死。②无意义、无生气的苟且的生活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汉 枚乘《七发》:“龙门之桐,高百尺而无枝……其根半死半生。”
    388

    不胜杯酌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ù shèng bēi zhuó
    成语解释:
    不胜:经不起。喝酒太多,为酒所困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·朱彧《萍洲可谈》第三卷:“东坡倅杭,不胜杯酌。”
    389

    拔山超海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á shān chāo hǎi
    成语解释:
    拔起高山,超越大海。力量极大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北齐 魏收《为侯景叛移梁朝文》:“持秋霜夏震之威,以拔山超海之力,顾指则风云总至,回眸而山岳削平,虽复旗鼓所临,有征无战。”
    390

    杯水车薪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ēi shuǐ chē xīn
    成语解释:
    杯水:一杯水;车薪:一车柴草。一杯水救不了一大车着了火的柴草。力量太小;对解决困难作用不大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先秦 孟轲《孟子 告子上》:“今之为仁者,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。”
    391

    板上钉钉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ǎn shàng dìng dī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事情已经决定,不能改变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王蒙《蝴蝶》:“海云是已经定性、已经作了板上钉钉的正式结论的阶级敌人。”
    392

    壁上观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ì shàng guā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壁:营垒。坐观胜负而不帮助任何一方
    成语出处:
   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及楚击秦,诸将皆从壁上观。”
    393

    杯蛇幻影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ēi shé huàn yǐ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疑神疑鬼,自相惊扰。同“杯弓蛇影”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花月痕》第五回:“杯蛇幻影,鬼蜮含沙。萦愁绪以回肠,蔓牵瓜落;拭泪珠而洗面,藕断丝长。”
    394

    避世金门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ì shì jīn mén
    成语解释:
    以之身为朝官而逃避世务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见“避世金马”。
    395

    白首空归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ái shǒu kōng guī
    成语解释:
    白了头发,空手回来。年纪已老,学无成就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献帝纪》:“营求粮资,不得专业。结童入学,白首空归。”
    396

    宝山空回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ǎo shān kōng huí
    成语解释:
    宝山:蕴藏、聚积宝物的山。进入宝山却空着手归来。置身学府却一无所获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离世间品》:“如人无手,虽至宝山,终无所得。”
    397

    豹死留皮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ào sǐ liú pí
    成语解释:
    豹子死了,皮留在世间。将好名声留传于后世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 欧阳修《王彦章画像记》:“公本武人,不知书,其语质,平生尝谓人曰:‘豹死留皮,人死留名。’盖其义勇忠信出于天性而然。”
    398

    豹死留皮,人死留名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ào sǐ liú pí,rén sǐ liú mí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指人生在世留下东西给后人。留美名于身后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·欧阳修《新五代史·王彦章传》:“彦章武人,不知书,常为俚语谓人曰:‘豹死留皮,人死留名。’”
    399

    逼上梁山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ī shàng liáng shān
    成语解释:
    梁山:又称梁山泊;在今山东省东平湖西;梁山县南;附近地区为古梁山泊;北宋以后;常为农民起义军的根据地。《水浒传》里有宋江、林冲等人为官府所迫;上梁山造反的情节。后用来被迫做某种事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毛泽东《做革命的促进派》:“而且要有一种相当的压力,就是公开号召,开许多会,将起军来,‘逼上梁山’。”
    400

    巴三览四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ā sān lǎn s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说话拉扯,没有中心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元 萧德祥《杀狗劝夫》第四折:“我说的丁一确二,你说的巴三览四。”
    * 关于比喻的成语 形容比喻的成语 描述比喻的成语。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