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关于泛指的成语 (642个)

    121

    党同伐异

    成语拼音:
    dǎng tóng fá y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党:原同“傥”;偏袒;现在也结伙;伐:攻击偏袒或聚集同自己意见相同的人;排斥、攻击跟自己意见不同的人。社会上成帮结派相互斗争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党锢传序》:“自武帝以后,崇尚儒学,至有石渠分争之论,党同伐异之说,守文之徒,盛于时矣。”
    122

    大庭广众

    成语拼音:
    dà tíng guǎng zhò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庭:旧时官署的厅堂;后大院子;大庭:宽大的场所;广:多;众:许多人。聚集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。也作“广庭大众”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汉 孔鲋《孔丛子 公孙龙》:“如此人于广庭大众之中,见悔而不敢斗争。”
    123

    道听涂说

    成语拼音:
    dào tīng tú shuō
    成语解释:
    从道路上听到,在道路上传说。没有根据的传闻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论语·阳货》:“子曰:‘道听而涂说,德之弃也。’”
    124

    鼎新革故

    成语拼音:
    dǐng xīn gé gù
    成语解释:
    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。现除掉旧的,建立拳的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周易 杂卦》:“革,去故也;鼎,取新也。”
    125

    东洋大海

    成语拼音:
    dōng yáng dà hǎi
    成语解释:
    东洋:东边的大海。无边无际的大海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27卷:“弄得神魂颠倒,意乱心迷,将前妻昔日恩义,撇向东洋大海。”
    126

    大雅君子

    成语拼音:
    dà yǎ jūn zǐ
    成语解释:
    大雅:对品德高尚,才学优异者的赞词。君子:有才德的人。有才德的人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汉书·景十三王传赞》:“夫唯大雅,卓尔不群,河间献王之矣。”《论语·八佾》:“君子之至于斯也,吾未尝不得见也。”
    127

    独占鳌头

    成语拼音:
    dú zhàn áo tóu
    成语解释:
    鳌:传说中的大海龟、海鳖。旧时皇宫的殿门前台阶中间刻有飞龙及巨鳌的浮雕;皇帝在殿前召见新考中的状元、榜眼等人。状元跪在前面;正好是飞龙巨鳌浮雕的头部。原科举考试中了状元。现占首位或第一名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元 无名氏《陈州粜米》楔子:“殿前曾献升平策,独占鳌头第一名。”
    128

    斗志昂扬

    成语拼音:
    dòu zhì áng yá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斗:做事;昂扬:情绪高涨。形容做事的热情很高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毛泽东《介绍一个合作社》:“从来也没有看见人民群众像现在这样精神振奋,斗志昂扬,意气风发。”
    129

    鼎足而三

    成语拼音:
    dǐng zú ér sān
    成语解释:
    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。也三个方面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 和邦额《夜谭随录 崔秀才》:“内则一妻一女一子,鼎足而三焉。”
    130

    倒载干戈

    成语拼音:
    dào zài gān gē
    成语解释:
    倒:把锋刃向里倒插着;载:陈设,放置;干戈:古代的两种兵器,武器。把武器倒着放起来,比喻没有战争,天下太平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礼记·乐记》:“倒载干戈,包之以虎皮……然后天下知武王之不得用兵也。”
    131

    大张旗鼓

    成语拼音:
    dà zhāng qí gǔ
    成语解释:
    大规模地摇旗擂鼓(张:展开;铺排;旗鼓: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)。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;现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 张春帆《宦海》:“李参戎带着这些人陆续出了镇南关,便大张旗鼓,排齐队伍,浩浩荡荡地向前进发。”
    132

    断章取义

    成语拼音:
    duàn zhāng qǔ y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引用《诗经》中某一篇章的诗句;借用来表达自己的意思;并不是所引诗篇的原意。后引用别人的诗文或谈话;只根据自己的理解或需要截取片断或部分;而不顾全文和原意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襄公二十八年》:“赋《诗》断章,余取所求焉。”
    133

    儿皇帝

    成语拼音:
    ér huáng d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五代时期石敬瑭勾结契丹建立后晋,对契丹主自称儿皇帝。后投靠外国,建立傀儡政权的统治者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新五代史 四夷附录第一》:“学士以先君之命为书以赐国君,其书常曰:‘报儿皇帝云。’”
    134

    饿死事小,失节事大

    成语拼音:
    è sǐ shì xiǎo,shī jié shì dà
    成语解释:
    失节:原为封建礼教女子失去贞操,后失去节操。贫困饿死是小事,失节事情就大了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二程全书·遗书二十二》:“又问:‘或有孤孀贫穷无托者,可再嫁否?’曰:‘只是后世怕寒饿死,故有是说。然饿死事极小,失节事极大!’”
    135

    粉白黛黑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ěn bái dài hēi
    成语解释:
    粉白:在脸上搽粉,使脸更白;黛黑:画眉毛,使眉毛更黑。女子的妆饰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战国 郑 列御寇《列子 周穆王》:“衣阿锡,曳齐纨,粉白黛黑,佩玉环杂。”
    136

    粉白黛绿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ěn bái dài lǜ
    成语解释:
    女子的妆饰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唐 韩愈《送李愿归盘谷序》:“飘轻裾,翳长袖,粉白黛绿者,列屋而闲居。”
    137

    富比王侯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ù bǐ wáng hóu
    成语解释:
    王侯:王爵和侯爵,显赫的爵位。形容非常富有
    成语出处:
    138

    飞刍挽粟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ēi chú wǎn sù
    成语解释:
    飞:形容极快;刍:饲料;挽:拉车或船;粟:小米,粮食。迅速运送粮草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东汉 班固《汉书 主父偃传》:“又使天下飞刍挽粟。”
    139

    凫短鹤长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ú duǎn hè chá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凫胫短鹤胫长。长短不齐。馀缺不齐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元·关汉卿《乔牌儿》套曲:“算到天明走到黑,赤紧的是衣食。凫短鹤长不能走。”
    140

    傅粉何郎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ù fěn hé lá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傅粉:敷粉,抹粉;何郎:何晏,字平叔,曹操养子。原何宴面白,如同搽了粉一般。后美男子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容止》:“何平叔美姿仪,面至白,魏明帝疑其傅粉。”
    * 关于泛指的成语 形容泛指的成语 描述泛指的成语。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