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关于泛指的成语 (642个)

    141

    凡夫俗子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án fū sú zǐ
    成语解释:
    平庸的人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09回:“瞧我这凡夫俗子,不能交通神明,所以梦都没有一个。”
    142

    贩夫俗子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àn fū sú zǐ
    成语解释:
    贩夫:贩卖货物的小商人。商贩等下层平民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 顾大典《青衫记 茶客娶兴》:“况且刘员外是个为客的人,贩夫俗子,教我怎生伴着他。”
    143

    黼黻文章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ǔ fú wén zhā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古代礼服上所绣的色彩绚丽的花纹。华美鲜艳的色彩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荀子非相》:“故赠人以言,重于金石珠玉;观人以言,美于黼黻文章。”
    144

    贩夫走卒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àn fū zǒu fú
    成语解释:
    小贩和差役。旧社会里地位低下者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阿英《吃茶文学论》:“若夫乡曲小子,贩夫走卒,即使在疲乏之余,也要跑进小茶馆去喝点茶。”
    145

    贩夫皂隶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àn fū zào l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社会地位低下的人
    成语出处:
    王古鲁《本书的介绍》:“金的所以腰斩《水浒》修改《水浒》,为的是不愿‘贩夫皂隶都看’。”
    146

    贩夫驺卒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àn fū zōu zú
    成语解释:
    小商贩和隶役。地位低下的人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·龚自珍《王仲瞿墓表铭》:“以故大江之南,大河之北,南至闽粤、热河,贩夫驺卒,皆知王举人。”
    147

    妇姑勃溪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ù gū bó xī
    成语解释:
    勃溪:争斗;吵架。儿媳和婆婆争吵。为日常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争吵。比喻为无关紧要的小事而争吵、争斗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庄周《庄子 外物》:“室无空虚,则妇姑勃溪。”
    148

    风寒暑湿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ēng hán shǔ shī
    成语解释:
    导致患病的四种因素。致病的原因
    成语出处:
    元·无名氏《来生债》楔子:“他的病可着我猜,我依着他便了。你不是风寒暑湿么?”
    149

    风花雪月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ēng huā xuě yuè
    成语解释:
    四时景色。原封建文学里描写自然景物四种对象。后比喻堆砌词藻;内容贫乏;思想感情 不健康的诗文。也比喻风流场中男女间恋爱的风流事或花天酒地的荒淫生活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 邵雍《伊川击壤集序》:“虽死生荣辱,转战于前,曾未入于胸中,则何异四时风花雪月一过乎眼也。”
    150

    飞将奇数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ēi jiàng jī shù
    成语解释:
    飞将:汉朝名将李广;奇数:命运不好。人不走运
    成语出处:
   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李将军列传》:“李广老,数奇。”
    151

    肥醲甘脆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éi nóng gān cu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醲:酒性浓烈;甘脆:美味。味美的食物。美好的酒食
    成语出处:
    西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主术训》:“肥醲甘脆,非不美也,然民有糟糠、菽、粟不接于口者,则明主弗甘也。”
    152

    放情丘壑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àng qíng qiū hè
    成语解释:
    谓纵情游山玩水,不以世务为念。丘壑,山水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晋书·谢安传》:“安虽放情丘壑,然每游赏,必以妓女从。”
    153

    飞禽走兽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ēi qín zǒu shòu
    成语解释:
    禽:鸟;兽:野兽。飞翔的禽鸟,奔跑的野兽。鸟类和兽类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汉 王延寿《鲁灵光殿赋》:“飞禽走兽,因木生姿。”
    154

    丰容盛鬋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ēng róng shèng jiǎn
    成语解释:
    丰:容貌丰满;鬋:下垂的鬓发,头发。容貌丰满,头发浓密。形容女子仪态雍容华贵
    成语出处:
   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31回:“后一个是丰容盛鬋,光采照人。”
    155

    焚书坑儒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én shū kēng rú
    成语解释:
    坑:挖坑活埋;儒:儒生;读书人。秦始皇焚烧《诗经》、《书经》等古代典籍;坑杀一批儒生。后对文化和知识分子的摧残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汉 孔安国《〈尚书〉序》:“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,焚书坑儒,天下学士逃难解散。”
    156

    浮云蔽日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ú yún bì r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浮云遮住太阳。原比喻奸佞之徒蒙蔽君主。后小人当道,社会一片黑暗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文子 上德》:“日月欲明,浮云盖之。”
    157

    蜂腰鹤膝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ēng yāo hè xī
    成语解释:
    诗歌声律八病中的两种。诗歌声律上的毛病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·苏轼《和孔密州五绝》:“蜂腰鹤膝嘲希逸,春蚓秋蛇病子云。”
    158

    俯仰由人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ǔ yǎng yóu rén
    成语解释:
    集仰:低头和抬头,一举一动。比喻一切受人支配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金 元好问《论诗》:“纵横自有凌云笔,俯仰随人亦可怜。”
    159

    俯仰于人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ǔ yǎng yú rén
    成语解释:
    俯仰:低头和抬头,一举一动。形容一举一动都随人摆布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·焦竑《玉堂丛语·宠遇》:“平生诗文甚多,不能俯仰于人,故能不显云。”
    160

    斧钺之人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ǔ yuè zhī rén
    成语解释:
    斧钺:古代杀人的斧子,刑戮。因犯罪而应受到刑罚的人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春秋·齐·管仲《管子·小匡》:“桓公大说,于是斋戒五日,将相管仲。管仲曰:‘斧钺之人也,幸以获生……若知国政,非臣之任也。’”
    * 关于泛指的成语 形容泛指的成语 描述泛指的成语。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