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关于疾病的成语 (30个)

    21

    一传十,十传百

    成语拼音:
    yī chuán shí,shí chuán bǎi
    成语解释:
    原指传染,后形容消息传播极快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 陶彀《清异录 丧葬义》:“一传十,十传百,展转无穷,故号义。”
    22

    天行时气

    成语拼音:
    tiān xíng shí q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行:流行;时:季节,气候;气:疫气,。因气候不正常而引起的流行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千金方》:“凡冬月,忽有大热之时;夏月,忽有大凉之时,皆勿受之,有患天行时气者,皆由犯此也。”
    23

    五劳七伤

    成语拼音:
    wǔ láo qī shā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泛指各种和致因素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元 刘唐卿《降桑椹》第二折:“糊突虫云:'我会医五劳七伤。'”
    24

    安然无恙

    成语拼音:
    ān rán wú yà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安然:平安;恙:;伤害;无恙:没有、灾祸或事故。原指人平安没有。现泛指经过动乱或灾害而平安无事;没有受到损害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29卷:“按院照旧供职,陆公安然无恙。”
    25

    沉痼自若

    成语拼音:
    chén gù zì ruò
    成语解释:
    沉痼:积久难治的。比喻积久难改的习俗或嗜好没有改变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宋史·赵与懽》:“第言端平以来,窜脏吏,禁包苴,戒奔竟,戢横敛,而风俗沉痼自若。”
    26

    大有起色

    成语拼音:
    dà yǒu qǐ sè
    成语解释:
    明显地出现好转的样子(多指焕散的工作或觉重的)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·张集馨《道咸宦海见闻录》:“皖省惟英、霍有零贼,余亦肃清,南中军务,大有起色。”
    27

    割股疗亲

    成语拼音:
    gē gǔ liáo qīn
    成语解释:
    股:大腿。旧指孝子割舍自己腿上的肉来治疗父母的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52回:“妯娌两个商议,说要割股疗亲,可以回生起死。”
    28

    护身符

    成语拼音:
    hù shēn fú
    成语解释:
    一种小巧的装饰品(如珠宝、玉石或纪念品),上面刻有符咒、咒文或符号,戴上这个护身宝贝可以防止灾祸(如或魔力),或者帮助佩戴者
    成语出处:
    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五本第四折:“是咱前者护身符,今日有权术。”
    29

    三分像人,七分像鬼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ān fēn xiàng rén,qī fēn xiàng guǐ
    成语解释:
    形容人长相丑陋,也指人遭或其折磨后不成人样子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 无名氏《张协状元 大公资助张协》:“我嫁你!看牛骨自不中,三分像人,七分像鬼。”
    30

    心腹之害

    成语拼音:
    xīn fù zhī hài
    成语解释:
    心腹:比喻要害。指体内致命的。比喻隐藏在内部的严重祸患
    成语出处:
   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虞诩传》:“今羌胡所以不敢入,据三辅心腹之害者,以凉州在后故也。”
    * 关于疾病的成语 形容疾病的成语 描述疾病的成语。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