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关于社会的成语 (218个)

    201

    与世隔绝

    成语拼音:
    yǔ shì gé jué
    成语解释:
    上的人们隔离;断绝来往。常形容隐居或人迹不到的极偏僻地方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14卷:“山野废人,与世隔绝,不习跪拜,望陛下优容之。”
    202

    遗世绝俗

    成语拼音:
    yí shì jué sú
    成语解释:
    遗世:遗弃世间之事。脱离独立生活,不跟任何人往来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·苏轼《前赤壁赋》:“飘飘乎如遗世独立,羽化而登仙。”
    203

    优胜劣败

    成语拼音:
    yōu shèng liè bài
    成语解释:
    优:优良;与“劣”相对。原指生物界演变进化过程中;优良的获得胜利向前发展;低劣的终于失败而被淘汰。后用以说明人类的竞争现象。有时指“弱肉强食”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 吴趼人《痛史》第一回:“优胜劣败,取乱侮亡,自不必说。”
    204

    与世靡争

    成语拼音:
    yǔ shì mǐ zhē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靡:无。不跟上的人发生争执。是一种消极的回避矛盾的处世态度
    成语出处:
    晋·潘岳《许由颂》:“邈哉许公,执真履贞,辞尧天下,抱朴隐形,川停岳峙,澹泊无营,栖迟高山,与世靡争。”
    205

    与世无争

    成语拼音:
    yǔ shì wú zhē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上的人没有争执。多指一种消极回避矛盾的处世态度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战国策·楚策四》:“自以为无患;与人无争也。”
    206

    遗声余价

    成语拼音:
    yí shēng yú jià
    成语解释:
    指前人死后在上流传的声誉和评价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北齐 颜之推《颜氏家训 名实》:“神灭形消,遗声余价,亦犹蝉壳蛇皮、兽迒鸟迹耳,何预于死者,而圣人以为名教乎?”
    207

    有天无日

    成语拼音:
    yǒu tiān wú r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比喻非常黑暗,没有公道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元·康进之《李逵负荆》第二折:“元来个梁山泊有天无日。”
    208

    纸笔喉舌

    成语拼音:
    zhǐ bǐ hóu shé
    成语解释:
    舆论
    成语出处:
    鲁迅《题记》:“真所谓‘事实胜于雄辩’,又何待于纸笔喉舌的批评。”
    209

    杖策窥园

    成语拼音:
    zhàng cè kuī yuán
    成语解释:
    杖策:拄着拐杖。拄着拐杖也要到园中去看看。指不死读书本,而是走上,研究现实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·王安石《窥园》诗:“杖策窥园日数巡,攀花折木兴常新。”
    210

    直道不容

    成语拼音:
    zhí dào bù ró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容:容受。按正直的道理行事而不被容纳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四卷:“公祖大人直道不容,以致忤时。敝乡士民迄今廑想明德。”
    211

    贞夫烈妇

    成语拼音:
    zhēn fū liè fù
    成语解释:
    贞:坚贞。封建对保持操守贞节而宁死不屈的男子和妇女的美称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敦煌变文集·秋胡变文》:“我闻贞夫烈妇,自古至今耳闻,今日目前交见。”
    212

    政简刑清

    成语拼音:
    zhèng jiǎn xíng qī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指官吏的政绩显著;安定;人民乐业。政简:施行轻微的赋役或减免繁文缛节的政治措施。刑清:很少施用刑罚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齐太公世家》:“太公至国,修政,因其俗,简其礼。”
    213

    治乱安危

    成语拼音:
    zhì luàn ān wēi
    成语解释:
    使纷乱的得到整治,危急的局势得以安定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·苏轼《东坡集·司马温公行状》:“其余非天下所以治乱安危者,皆不载。”
    214

    正理平治

    成语拼音:
    zhèng lǐ píng zh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指合乎正道的礼法规范,使安定有秩序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荀子·性恶》:“凡古今天下之所谓善者,正理平治也;所谓恶者,偏险悖乱也。”
    215

    朱门酒肉臭,路有冻死骨

    成语拼音:
    zhū mén jiǔ ròu chòu,lù yǒu dòng sǐ gǔ
    成语解释:
    富贵人家酒肉多得吃不完而腐臭,穷人门却在街头因冻饿而死。形容贫富悬殊的现象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唐 杜甫《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》诗:“朱门酒肉臭,路有冻死骨。”
    216

    周情孔思

    成语拼音:
    zhōu qíng kǒng sī
    成语解释:
    周公、孔子的思想感情。封建奉之为思想情操的楷模、典范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唐·李汉《韩昌黎集序》:“日光玉洁,周情孔思。”
    217

    在所自处

    成语拼音:
    zài suǒ zì chǔ
    成语解释:
    处:安排。人处世应该争取有利的环境。指在一定的环境中,使自己适应环境
    成语出处:
   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李斯列传》:“于是李斯乃叹曰:‘人之贤、不肖,譬如鼠矣,在所自处耳!’”
    218

    政以贿成

    成语拼音:
    zhèng yǐ huì ché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形容旧政治腐败,官场黑暗,不行贿就办不成事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襄公十年》:“今自王叔之相也,政以贿成,而刑放于宠。”
    * 关于社会的成语 形容社会的成语 描述社会的成语。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