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关于社会的成语 (218个)

    161

    时势造英雄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hí shì zào yīng xió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时势:一段时期内的客观形势。特定的历史条件,如动荡,使人的聪明才智显露出来,并相互作用,使之成为英雄人物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冰心《去国》:“以我这样的少年,回到少年时代大有作为的中国,正合了‘英雄造时势,时势造英雄’那两句话。”
    162

    世态人情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hì tai rén qí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风尚和为人处世之道。亦作“世道人情”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元·关汉卿《四块玉·闲适》曲:“南亩耕,东山卧,世态人情经历多。”
    163

    世态炎凉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hì tài yán liá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凉:冷淡。指旧一些人在别人得势时百般奉承;别人失势时就十分冷淡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 文天祥《杜架阁》:“世态炎凉甚,交情贵贱分。”
    164

    市无二价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hì wú èr jià
    成语解释:
    买卖没有两种价钱,买卖公道,不欺骗人。形容风气好。亦作“市不二价”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汉书·王莽传上》:“又奏为市无二价,官无狱讼。”
    165

    时移俗易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hí yí sú y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移:变动;易:改换。时代变了,风气也变了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西汉 刘安《淮南子 齐俗训》:“是故世异则事变,时移则俗易。”
    166

    世异时移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hì yì shí yí
    成语解释:
    世、时:、时代。异、移:不同、变化。变化了,时代不同了。亦作“时移世改”、“时移世异”、“时移俗易”、“时异事殊”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:“夫世异时移,事业不必同,故曰‘俭而难遵。’”
    167

    三贞九烈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ān zhēn jiǔ liè
    成语解释:
    贞:贞操;烈:节烈。封建用来赞誉妇女的贞烈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元·无名氏《合同文字》第三折:“他元来是九烈三贞贤达妇,兀的个老人家尚然道出嫁从夫。”
    168

    十字街头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hí zì jiē tóu
    成语解释:
    指纵横交叉;繁华热闹的街道。也指人世间;现实
    成语出处:
    元 无名氏《村乐堂》:“则这金钗儿是二人口内的招伏状,更压着那十字街头犯由榜,这公事不虚诳。”
    169

    涂不拾遗

    成语拼音:
    tú bù shí yí
    成语解释:
    涂:通“途”,道路。路上有失物,无人拾取。形容风气好
    成语出处:
   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:“与闻国政三月,粥羔豚者弗饰贾:男女行者别于途;涂不拾遗。”
    170

    土豪劣绅

    成语拼音:
    tǔ háo liè shēn
    成语解释:
    农村中有钱有势的地主、恶霸和品行恶劣的退职官僚。土豪:地方上的豪强;劣绅:依势欺人的恶霸地主和退职官僚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茅盾选集 封建的小市民文艺》:“小市民痛恨贪官污吏,土豪劣绅。”
    171

    头面人物

    成语拼音:
    tóu miàn rén wù
    成语解释:
    指在上有较大名声或势力的人(多含贬义)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王蒙《悠悠寸草心》:“小小的理发室也反映着人世的沧桑,何况到这里来整容的颇多头面人物。”
    172

    太平盛世

    成语拼音:
    tài píng shèng sh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安定、政治清明、经济繁荣的时代。比喻非常兴盛安定的。太平:安定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 沈德符《野获编》:“余谓太平盛世,元夕张灯,不为过侈。”
    173

    蜩螗沸羹

    成语拼音:
    tiáo táng fèi gē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蜩:蝉;螗:蝉的一种,体小,背青绿色,鸣声清圆;沸:开水翻腾。象蝉的叫,象沸汤的翻滚。形容动乱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诗经 大雅 荡》:“如蜩如螗,如沸如羹。”
    174

    替天行道

    成语拼音:
    tì tiān xíng dào
    成语解释:
    代上天主持公道。封建里农民起义多以此作为动员、组织群众的口号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元·康进之《李逵负荆》第一折:“你山上头领,都是替天行道的好汉。”
    175

    滔滔者天下皆是

    成语拼音:
    tāo tāo zhě tiān xià jiē sh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滔滔:连续不断的样子。洪水弥漫,遍地都是。比喻普遍纷乱。比喻低下的人或不良风气比比皆是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微子》:“滔滔者天下皆是也,而谁以易之。”
    176

    天下鼎沸

    成语拼音:
    tiān xià dǐng fèi
    成语解释:
    鼎:古代烹煮用的器物;鼎沸:鼎里的水沸腾。比喻动荡,政局不稳,人心焕散,惶惶思变
    成语出处:
    三国·魏·曹冏《六代论》:“由是天下鼎沸,奸凶并争。”
    177

    天下大同

    成语拼音:
    tiān xià dà tó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指人人为公的理想,指共产主义
    成语出处:
    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礼运》:“是故谋闭而不兴,盗窃乱贼而不作,故外户而不闭,是谓大同。”
    178

    天下太平

    成语拼音:
    tiān xià tài pí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全国或世界局势稳定。形容安定;秩序良好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西汉 戴圣《礼记 仲尼燕居》:“言而覆之,礼也;行而乐之,乐也。君子力此二者,夫是天下太平也。”
    179

    天下滔滔

    成语拼音:
    tiān xià tāo tāo
    成语解释:
    滔滔:连续不断的样子。洪水弥漫,遍地都是。比喻普遍纷乱。比喻低下的人或不良风气比比皆是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三国志通俗演义·赵子龙磐河大战》:“方今天下滔滔,民有倒悬之危。”
    180

    王侯将相

    成语拼音:
    wáng hóu jiàng xià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泛指封建中位尊、禄厚、权重、势大的贵族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:“且壮士不死即已,死即举大名耳,王侯将相宁有种乎!”
    * 关于社会的成语 形容社会的成语 描述社会的成语。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