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关于社会的成语 (218个)

    141

    人情冷暖

    成语拼音:
    rén qíng lěng nuǎn
    成语解释:
    人情:指上的人情世故;冷:冷淡;暖:亲热。泛指人情的变化。指在别人得势时就奉承巴结,失势时就不理不睬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唐 刘得仁《送车涛罢举归山》诗:“朝是暮还非,人情冷暖移。”
    142

    人心不古

    成语拼音:
    rén xīn bù gǔ
    成语解释:
    古:指古代的风尚。旧时指人心奸诈、刻薄,没有古人淳厚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 张居正《答两广殷石汀论平田事》:“近来人心不古,好生异议。”
    143

    人欲横流

    成语拼音:
    rén yù héng liú
    成语解释:
    风气败坏,人们放纵情欲,不顾道德正义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 陆九渊《语录》上:“后世人主不知学,人欲横流,安知天位非人君所可得而私?”
    144

    市不二价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hì bù èr jià
    成语解释:
    指买卖公道,不相欺诈。形容风气好。同“市无二价”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三国志 魏志 王烈传》“卒于海表”裴松之注引《先贤行状》:“烈居之历年,未尝有患。使辽东强不凌弱,众不暴寡,商贾之人,市不二价。”
    145

    扫除天下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ǎo chú tiān xià
    成语解释:
    扫除:消除,肃清。肃清坏人,安定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后汉书·陈蕃传》:“大丈夫处世,当扫除天下,安事一室乎?”
    146

    世道人情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hì dào rén qí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泛指的道德风尚和人们的思想情感等。同“世道人心”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15回:“虽不敢说历尽甘苦,然世道人情,略略的领悟了些须。”
    147

    世道人心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hì dào rén xīn
    成语解释:
    的风气,人们的思想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·袁宏道《李温陵传》:“细心读之,其破的中款之处,大有补于世道人心。”
    148

    伤风败俗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hāng fēng bài sú
    成语解释:
    伤:损伤;败:败坏。败坏风气。多用来谴责道德败坏的行为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魏书 游明根传附肇》:“肇,儒者,动存名教,直绳所举,莫非伤风败俗。”
    149

    世风日下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hì fēng rì xià
    成语解释:
    风气一天比一天坏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 秋瑾《致秋誉章书》:“我国世风日下,亲戚尚如此,况友乎?”
    150

    身价百倍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hēn jià bǎi bèi
    成语解释:
    身价:一个人的地位。指名誉地位一下子大大提高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 娄绍书《无声诗史》:“碑碣铭志之石,非公笔不重;断楮残煤,声价百倍。”
    151

    声价百倍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hēng jià bǎi bèi
    成语解释:
    声价:声望和地位。比喻名誉地位大大提高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·姜绍书《无声诗史·董其昌》:“碑碣铭志之石,非公笔不重,断楮残煤,声价百倍。”
    152

    声价倍增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hēng jià bèi zē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声价:声望和地位。指声誉和地位成倍增加,迅速提高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·洪咨夔《诸庄提举启》:“品题一出,声价倍增,四学士之名等华岳而俱重,六君子之选与日星而并垂。”
    153

    三教九流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ān jiào jiǔ liú
    成语解释:
    指宗教或学术上的各种流派。也泛指上各行各业的人。三教:指儒教、佛教、道教;九流:指儒家、道家、阴阳家、法家、名家、墨家、纵横家、杂家、农家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 赵彦卫《云麓漫钞》第六卷:“(梁武帝)问三教九流及汉朝旧事,了如目前。”
    154

    声价十倍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hēng jià shí bèi
    成语解释:
    声价:声望和地位。比喻名誉地位大大增高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 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95回:“这大人们伯乐一顾,便声价十倍,何愁那州县不极力奉承。”
    155

    生老病死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hēng lǎo bìng sǐ
    成语解释:
    佛教认为出生、衰老、疾病、死亡是人生的“四苦”;后指生活中生育、养老、医疗、殡葬等重大生活现象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敦煌变文集 八相变》:“生老病死相煎逼,积财千万总成空。”
    156

    世情如纸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hì qíng rú zhǐ
    成语解释:
    世情:世态人情。上人情像纸一样薄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九回:“世情如纸,只有锦上添花,谁肯雪中送炭。”
    157

    世扰俗乱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hì rǎo sú luàn
    成语解释:
    骚乱,风气败坏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汉·王充《论衡·治期》:“世扰俗乱,灾害不绝,遂以破国亡身灭嗣。”
    158

    世事纷扰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hì shì fēn rǎo
    成语解释:
    纷扰:纷乱。形容情况混乱不堪
    成语出处:
   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袁术传》:“今世事纷扰,复有瓦解之势矣。”
    159

    十室九匮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hí shì jiǔ ku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形容因各种自然或的原因而造成百姓贫困的景象。匮,指财物匮乏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·欧阳修《新唐书·西域传上·高昌》:“今高昌诛灭,威动四夷,然自王师始征,河西供役,飞米转刍,十室九匮,五年未可复。”
    160

    涉世未深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hè shì wèi shēn
    成语解释:
    指接触少,经历世事不多,处理问题的能力不强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晋书·孔衍传》:“宗人夷吾有美名,博学不及衍,涉世声誉过之。”
    * 关于社会的成语 形容社会的成语 描述社会的成语。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