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关于言言的成语 (698个)

    501

    两语

    成语拼音:
    yī yán liǎng yǔ
    成语解释:
    为数不多的几句话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玉娇梨》第二回:“倒只愁儿子无真实之才,恐怕一两语露出马脚。”
    502

    妙道

    成语拼音:
    yào yán miào dào
    成语解释:
    要:重要,中肯;妙:神妙,深微。中肯的名,深微的道理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汉 枚乘《七发》:“今太子之病,可无药石针刺灸疗而已,可以要妙道说而去也。”
    503

    语妙天下

    成语拼音:
    yán yǔ miào tiān xià
    成语解释:
    形容语非常精妙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东汉 班固《汉书 贾捐之传》:“君房下笔,语妙天下。”
    504

    难罄

    成语拼音:
    yī yán nán qì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罄:尽,完。形容事情曲折复杂,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34回:“若再讲他们色子场中,如何取巧弄诡之处,真正一难罄,抑且挂一漏万。”
    505

    成语拼音:
    yī yán tá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旧时商店表示不二价的匾。现比喻领导缺乏民主作风,独断专行,一个人说了算
    成语出处:
    邓小平《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》:“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逐渐不正常,一堂、个人决定重大问题、个人崇拜、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一类家长制现象,不断滋长。”
    506

    为定

    成语拼音:
    yī yán wéi dì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一句话说定了;不再更改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:“贾琏笑道:‘你我一为定。只是我信不过二弟,你是萍踪浪迹,倘然去了不来,岂不误了人家一辈子的大事。’”
    507

    为讳

    成语拼音:
    yǐ yán wéi hu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谓人们把说话当作忌讳。形容统治阶级对论箝制之严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汉书·梅福传》:“间者愚民上疏,多触不急之法,或下廷尉,而死者众。自阳朔以来,天下以为讳,朝廷尤甚。”颜师古注:“妨人之口,法禁严切。”
    508

    无声

    成语拼音:
    yù yán wú shē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形容想说又说不出来
    成语出处:
    冰心《最后的安息》:“猛然看是惠姑,眉眼动了几动,只显出欲无声欲哭无泪的样子。”
    509

    无味

    成语拼音:
    yǔ yán wú wèi
    成语解释:
    空洞干巴没有味道。形容说话写文章枯燥无味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唐 韩愈《送穷文》:“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,语无味者,皆子之志也。”
    510

    无味,面目可憎

    成语拼音:
    yǔ yán wú wèi,miàn mù kě zē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憎:厌恶。形容说话枯燥无味,面貌使人厌恶
    成语出处:
    巴金《谈》:“她的确是一个‘语无味,面目可憎’的女人。”
    511

    诐行

    成语拼音:
    yín yán wǎng xí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谓不正当的行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·王安石《虔州学记》:“淫诐行诡怪之术,不足以辅世,则无所容乎其时。”
    512

    与心违

    成语拼音:
    yán yǔ xīn wéi
    成语解释:
    语与心意相违背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吴子·图国》:“臣以见占隐,以往察来,主君何与心违?”
    513

    以蔽之

    成语拼音:
    yī yán yǐ bì zhī
    成语解释:
    蔽:掩覆,引申为概括。用一句话来概括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先秦 孔子《论语 为政》:“《诗》三百,一以蔽之,曰:'思无邪。'”
    514

    一动

    成语拼音:
    yī yán yī dò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一句话和一个行动。也指每句话和每一个行动
    成语出处:
    朱自清《山野掇拾》:“他们于一一动之征,一沙一石之细,都不轻轻放过。”
    515

    一行

    成语拼音:
    yī yán yī xí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每句话,每个行动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 冯景《今世说序》:“则夫一一行,传其人之神,何以异是。”
    516

    庸行

    成语拼音:
    yōng yán yōng xí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指平平常常的行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周易 干》:“庸之信,庸行之谨。”
    517

    又止

    成语拼音:
    yù yán yòu zhǐ
    成语解释:
    想说又停止;不说。常形容有难的苦衷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》:“语甚凄楚,惊问之,欲而止者再。”
    518

    中事隐

    成语拼音:
    yán zhōng shì yǐn
    成语解释:
    语虽然委曲却中正不偏,论事虽然放纵却隐藏着精深的道理。语出《易·系辞下》:“其曲而中,其事肆而隐。”
    成语出处:
    语出《易·系辞下》:“其曲而中,其事肆而隐。”
    519

    者无罪,闻者足戒

    成语拼音:
    yán zhě wú zuì,wén zhě zú jiè
    成语解释:
    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,即使提得不正确,也是无罪的。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,也值得引以为戒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诗经 大序》:“之者无罪,闻之者足以戒。”
    520

    由衷之

    成语拼音:
    yóu zhōng zhī yán
    成语解释:
    衷:指内心;本心。出自内心的话。引申为向交谈的对方真心实意地敞开心扉;以求得对方的理解、谅解或同情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·恽敬《辨微论》:“曹操之令,皆由中之也。”
    * 关于言言的成语 形容言言的成语 描述言言的成语。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