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关于记载的成语 (22个)

    1

    董狐直笔

    成语拼音:
    dǒng hú zhí bǐ
    成语解释:
    董狐:春秋时晋国的史官。直笔:根据事实,如实。指敢于秉笔直书,尊重史实,不阿权贵的正直史家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:赵穿杀晋灵公,身为正卿的赵盾没有管,董狐认为赵盾应负责任,便在史策上说“赵盾弑其君”。为赵盾所杀。后孔子称赞说:“董狐,古之良史也,书法不隐。”
    2

    有口皆碑

    成语拼音:
    yǒu kǒu jiē bēi
    成语解释:
    碑:功的石碑;皆:都是。所有人的嘴都是功德的碑石。形容为人们普遍称颂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 释普济《五灯会元 宝峰文禅师法嗣 太平安禅师》:“劝君不用镌顽石,路上行人口似碑。”
    3

    稗官野史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ài guān yě shǐ
    成语解释:
    稗官:古代其职为搜集街谈巷议、风俗故事;供皇帝省览的小官。野史: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。泛称轶闻琐事的作品即小说野史之类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37卷:“话说世间稗官野史中,多有那遇神、遇仙、遇鬼、遇怪,情欲相感之事。”
    4

    名标青史

    成语拼音:
    míng biāo qīng shǐ
    成语解释:
    标:写明;青史:古代在竹简上事,因称史书。把姓名事迹在历史书籍上。形容功业巨大,永垂不朽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元 纪君祥《赵氏孤儿》第二折:“老宰辅,你若存的赵氏孤儿,当名标青史,万古流芳。”
    5

    遗闻逸事

    成语拼音:
    yí wén yì sh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指前代或前人遗留下来而少为人知的传闻,多指不见于正式的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鲁迅《南腔北调集·题》:“然而只有这一本,虽然浅薄,却还借此存留一点遗闻逸事。”
    6

    属辞比事

    成语拼音:
    zhǔ cí bǐ sh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原指连缀文辞,排比事实,历史。后泛称作文纪事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礼·经解》:“属辞比事,《春秋》教也。”
    7

    不可胜书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ù kě shēng shū
    成语解释:
    胜:尽;书:书写,。不是用文字能写完的。形容要写的事情很多
    成语出处:
    唐·权德舆《齐成公神道碑铭序》:“成天下重名硕望者,不可胜书。”
    8

    策勋饮至

    成语拼音:
    cè xūn yǐn zh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策勋:把功勋在简策上;饮至:指诸侯朝、会、盟、伐后回宗庙饮酒庆功。庆功祝捷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桓公二年》:“凡公行告于宗庙,反行饮至,舍爵策勋焉。”
    9

    大书特书

    成语拼音:
    dà shū tè shū
    成语解释:
    书:写; 。大写特写。指对重大的事情着重突出地述叙或宣扬。也作“特书大写”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唐 韩愈《答元侍御书》:“而足下年尚强,嗣德有继,将大书特书,屡书不一书而已也。”
    10

    名书锦轴

    成语拼音:
    míng shū jǐn zhóu
    成语解释:
    书:书写,;锦轴:史书。把名字留在史书上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神童诗·劝学》:“遗子黄金宝,何如教一经,姓名书锦轴,朱紫佐朝廷。”
    11

    名书竹帛

    成语拼音:
    míng shū zhú bó
    成语解释:
    书:书写,;竹帛:史书。把名字留在史书上。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
    成语出处:
    唐·吴兢《贞观政要·任贤》:“昔李陵,提步卒五千,不免身降匈奴,尚得名书竹帛。”
    12

    探骊获珠

    成语拼音:
    tàn lí huò zhū
    成语解释:
    骊:黑龙。《庄子·列御寇》:有个靠编织蒿草帘为生的人潜入深水,得一颗价值千金的珠。比喻诗文写作抓住了关键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古今诗话·探骊获珠》:“四人探骊,子先获珠,所余麟角,何用!”
    13

    天女散花

    成语拼音:
    tiān nǚ sàn huā
    成语解释:
    《维摩诘经·观众生品》中;以天女散花度菩萨和弟子的道行。后比喻大雪纷飞或抛洒东西的景象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维摩经 观众生品》:“时维摩诘室有一天女,见诸大人闻所说说法,便现其身,即以天华散诸菩萨、大弟子上,华至诸菩萨即皆堕落,至大弟子便著不堕。一切弟子神力去华,不能令去。”
    14

    鹬蚌相持

    成语拼音:
    yù bàng xiāng chí
    成语解释:
    《战国策·燕策二》:蚌张开壳晒太阳,鹬去啄它,嘴被蚌壳夹住,两方都不相让。渔翁来后把两个都捉住。比喻双方争执两败俱伤,便宜第三者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元 尚仲贤《气英布》第二折:“权待他鹬蚌相持俱毙日,也等咱渔人含笑再中兴。”
    15

    野史稗官

    成语拼音:
    yě shǐ bài guān
    成语解释:
    野史: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;稗官:古代其职为搜集街谈巷议、风俗故事,供皇帝看的小书。泛称轶闻琐事的文字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70回:“千秋莫道无金鉴,野史稗官话正长。”
    16

    轶事遗闻

    成语拼音:
    yì shì yí wén
    成语解释:
    世人不大知道的事迹和传说。多指不见于正式的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刘师培《论说部与文学之关系》:“故单辞只义,轶事遗闻,咸笔之于书,以冀流传久远。”
    17

    遗闻轶事

    成语拼音:
    yí wén yì sh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散失;遗传的事迹。多指未经史书的事迹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 周密《武林旧事》:“此十卷之本,乃从毛氏汲古阁之版传抄。首尾完其,其间遗闻轶事,皆可备考稽。”
    18

    遗文轶事

    成语拼音:
    yí wén yì sh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遗文:前人流传下来的诗文;轶事:逸事。流传在外而未经史书的事迹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·朱熹《监潭州南岳庙刘君墓志铭》:“搜集先世遗文轶事,纤悉无遗。”
    19

    月下老

    成语拼音:
    yuè xià lǎo
    成语解释:
    唐·李复言《续幽怪录·定婚店》:唐朝韦固路过宋城,遇一老人在月光下翻检婚姻簿子。指媒人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·无名氏《女真观》第三折:“你权做个撮合山主亲的月下老,俺两个衔环之报,成就了碧桃花下凤鸾交。”
    20

    治谱家传

    成语拼音:
    zhì pǔ jiā chuán
    成语解释:
    谱:表册;治谱:指治理地方方略的书册。指父子兄弟居官都有治绩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南齐书·傅琰传》:“琰父子并著奇绩,江左鲜有。世云诸傅有治县谱,子孙相传,不以示人。”
    * 关于记载的成语 形容记载的成语 描述记载的成语。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