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关于还要的成语 (25个)

    1

    骑马寻马

    成语拼音:
    qí mǎ xún mǎ
    成语解释:
    比喻已经有了好处,去谋另外的好处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二十一回:“如果收了我的实收,他自然照应我。彼时间骑马寻马,只弄到一笔大大的银款,赚上百十两扣头,就有在里头了。”
    2

    听其言而观其行

    成语拼音:
    tīng qí yán ér guān qí xí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听了他的话,看他的行动。指不只听言论,看实际行动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公冶长》:“始吾于人也,听其言而信其行,今吾于人也,听其言而观其行。”
    3

    百尺竿头,更进一步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ǎi chǐ gān tóu,gèng jìn yī bù
    成语解释:
    佛家语,比喻道行、造诣虽深,仍需修炼提高。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,但不能满足,进一步努力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 朱熹《答陈同甫书》:“但鄙意更欲贤者百丈竿头进取一步,将来不作三代以下人物。”
    4

    尺璧寸阴

    成语拼音:
    chǐ bì cùn yīn
    成语解释:
    阴:光阴;寸阴:指极断的时间。日影移动一寸的价值比直径一尺的璧玉珍贵。指时间可贵
    成语出处:
    西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:“故圣人不贵尺之璧,而重寸之阴,时间得而易失也。”
    5

    寸阴尺璧

    成语拼音:
    cùn yīn chǐ b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阴:日影,光阴;寸阴:指极断的时间。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价值比径尺的璧玉珍贵。极言时间可贵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:“故圣人不贵尺之璧,而重寸之阴,时间得而易失也。”
    6

    得步进步

    成语拼音:
    dé bù jìn bù
    成语解释:
    已进了一步,向前进一步。比喻野心大,贪心永不满足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六回:“自北宁失败后,法人得步进步,海疆处处戒严。”
    7

    打落牙齿和血吞

    成语拼音:
    dǎ luò yá chǐ huò xuè tūn
    成语解释:
    和:混合。比喻吃了亏不让别人知道或失败了充好汉
    成语出处:
    郭沫若《洪波曲》第九章:“为了团结,为了大敌当前,顾全抗战,只好‘打落牙齿和血吞’。”
    8

    恩逾慈母

    成语拼音:
    ēn yú cí mǔ
    成语解释:
    逾:超过。比慈爱的母亲给予的恩情重。形容恩情深厚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唐 韩愈《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》:“陛下恩逾慈母。”
    9

    防民之口,甚于防川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áng mín zhī kǒu,shèn yú fáng chuān
    成语解释:
    防:阻止;甚:超过。阻止人民进行批评的危害,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严重。指不让人民说话,必有大害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国语·周语上》:“防民之口,甚于防川,川壅而溃,伤人必多,民亦如之。是故为川者,决之使导;为民者,宣之使言。”
    10

    竿头日进

    成语拼音:
    gān tóu rì jìn
    成语解释:
    佛家语,比喻道行、造诣虽深,仍需修炼提高。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,但不能满足,进一步努力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 无名氏《后会仙记》:“(青青柳)复吟云:‘学问无穷水接天,竿头日进古人言。’”
    11

    鸡烂嘴巴硬

    成语拼音:
    jī làn zuǐ bā yì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比喻自知理亏,强辩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12

    困兽犹斗

    成语拼音:
    kùn shòu yóu dòu
    成语解释:
    困兽:被围困的野兽;犹:、仍;斗:搏斗。被围困的野兽搏斗。比喻陷于绝境的失败者顽抗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宣公十二年》:“得臣犹在,忧未歇也。困兽犹斗,况国相乎!”
    13

    苛政猛虎

    成语拼音:
    kē zhèng měng hǔ
    成语解释:
    苛政:残暴地统治。指残酷压迫剥削人民的政策比老虎凶恶暴虐
    成语出处:
    续范亭《老妇行》:“军阀盗贼真可恶!苛政猛虎向谁诉?”
    14

    苛政猛于虎

    成语拼音:
    kē zhèng měng yú hǔ
    成语解释:
    苛政:指反动统治阶级对人民进行残酷压迫剥削的政治;包括政令、赋税等。反动统治的苛刻的政治比吃人的老虎凶恶暴虐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西汉 戴圣《礼记 檀弓下》:“夫子曰:‘何为不去也?’曰:‘无苛政。’夫子曰:‘小子识之,苛政猛于虎也。’”
    15

    民保于信

    成语拼音:
    mín bǎo yú xìn
    成语解释:
    指执政的人有信有义,才能受到人民拥护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左传·定公十四年》:“谚曰:‘民保于信。’吾以信义也。”
    16

    明知故问

    成语拼音:
    míng zhī gù wèn
    成语解释:
    明明白白地知道某种情况;却故意问别人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 石玉困《三侠五义》:“见他这番光景,明知故问道:‘先生为着何事伤心呢?”
    17

    墙倒众人推

    成语拼音:
    qiáng dǎo zhòng rén tuī
    成语解释:
    墙已经倒了;大家再推一把。比喻当一个人失势时;大家都攻击他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:“罢了!好奶奶们,‘墙倒众人推’,那赵姨娘原有些颠倒。”
    18

    轻如鸿毛

    成语拼音:
    qīng rú hóng máo
    成语解释:
    鸿毛:大雁的毛。比大雁的毛轻。比喻非常轻微或毫无价值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汉 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人固有一死,或重于泰山,或轻于鸿毛,用之所趣异也。”
    19

    情深骨肉

    成语拼音:
    qíng shēn gǔ ròu
    成语解释:
    骨肉:比喻至亲。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比亲人深厚。亦作“情逾骨肉”、“情愈骨肉”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周书·于谨传》:“夙蒙丞相殊眷,情深骨肉。今日之事,必以死争之。”
    20

    情深友于

    成语拼音:
    qíng shēn yǒu yú
    成语解释:
    友于:本指兄弟相爱,后亦为“兄弟的”代称。比喻情谊比兄弟之间深厚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唐·张说《会诸友诗序》:“谷子者,昔与说联务蓬山,出入三载,事志相得,情深友于。”
    * 关于还要的成语 形容还要的成语 描述还要的成语。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