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关于错误的成语 (215个)

    121

    苦口之药

    成语拼音:
    kǔ kǒu zhī yào
    成语解释:
    苦口:口味苦。有疗效的药往往味苦难吃。比喻尖锐的批评,听起来觉得不舒服,但对改正很有好处
    成语出处:
   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吴志·孙奋传》:“夫良药苦口,惟疾者能甘之;忠言逆耳,惟达者能受之。”
    122

    匡谬正俗

    成语拼音:
    kuāng miù zhèng sú
    成语解释:
    纠正,矫正陋习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唐·颜师古有《匡谬正俗》八卷。田北湖《与某生论韩文书》:“嗟呼!后人之于古人,人誉亦誉,人毁亦毁,因其一节之长,遗其全体之短,习非胜是,好恶不公,有起而匡谬正俗者,辄谓伤忠厚焉。”
    123

    黎丘丈人

    成语拼音:
    lí qiū zhàng rén
    成语解释:
    比喻困于假象、不察真情而陷入的人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吕氏春秋·疑似》:“梁北有黎丘部,有奇鬼焉,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。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,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。……丈人智惑于似其子者而杀其真子。”
    124

    鲁鱼帝虎

    成语拼音:
    lǔ yú dì hǔ
    成语解释:
    指文字传抄
    成语出处:
    晋 葛洪《抱朴子》:“谚云:‘书三写,鱼成鲁,帝成虎。’”
    125

    鲁鱼陶阴

    成语拼音:
    lǔ yú táo yīn
    成语解释:
    “鲁”和“鱼”、“陶”和“阴”字形相近易混。指传抄刊印中的文字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·焦竑《焦氏笔乘·卫包改古文》:“至今则鲁鱼陶陰,字既差讹,聖圣軆体,书复苟简矣。”
    126

    明辨是非

    成语拼音:
    míng biàn shì fēi
    成语解释:
    分清楚是和非、正确和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 欧阳修《与王懿敏公》:“某窃位于此,不能明辨是非,默默苟且,负抱愧耻,何可胜言。”
    127

    迷不知归

    成语拼音:
    mí bù zhī guī
    成语解释:
    迷:分辨不清。犯了却不知悔改
    成语出处:
    田北湖《与某生论韩文书》:“矛盾自相,迷不知归,以窘人者自窘。”
    128

    谬采虚声

    成语拼音:
    miù cǎi xū shē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地相信虚假的名声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56回:“制台又谬采虚声,拿他当作了一员能员,先委了他几个好差使。”
    129

    迷而不返

    成语拼音:
    mí ér bù fǎn
    成语解释:
    迷路后不知回来。比喻犯了不知改正
    成语出处:
    汉 王粲《为刘表与袁尚书》:“若使迷而不返,遂而不改,则戎狄蛮夷将有诮让之言。”
    130

    迷而不反

    成语拼音:
    mí ér bù fǎn
    成语解释:
    迷路后不知回来。比喻犯了不知改正
    成语出处:
    晋 陈寿《三国志 魏志 钟会传》:“若偷安旦夕,迷而不反,大兵一发,玉石皆碎。”
    131

    迷惑视听

    成语拼音:
    mí huò shì tī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使人耳目迷乱。比喻以的言论欺骗社会,毒害群众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萧作霖《复兴社述略》:“这是因为当时我们毕竟还不敢公然承认我们主张实行法西斯主义,还是觉得抱着三民主义这块招牌较能迷惑视听。”
    132

    冒天下之大不韪

    成语拼音:
    mào tiān xià zhī dà bù wéi
    成语解释:
    不韪:不是,。去干普天下的人都认为不对的事情。指不顾舆论的遣责而去干坏事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隐公十一年》:“犯五不韪,而以伐人,其丧师也,不亦宜乎?”
    133

    迷途知反

    成语拼音:
    mí tú zhī fǎn
    成语解释:
    迷途:迷路;反:反回。迷了路知道回来。比喻犯了能改正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南史 陈伯之传》:“夫迷途知反,往哲是与。”
    134

    迷途知返

    成语拼音:
    mí tú zhī fǎn
    成语解释:
    迷途:迷失道路;返:回来。迷失了道路;知道后改到正路上来。比喻犯了后;知道改正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晋 陈寿《三国志 魏志 袁术传》:“以身试祸,岂不痛哉!若迷而知返,尚可以免。”
    135

    谬妄无稽

    成语拼音:
    miù wàng wú jī
    成语解释:
    极端,毫无根据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·张居正《葬地论》:“今之言相地卜兆者,皆叔季觊之私,谬妄无稽之论也。”
    136

    谬以千里

    成语拼音:
    miù yǐ qiān lǐ
    成语解释:
    荒谬到了极点
    成语出处:
    鲁迅《华盖集 十四年的“读经”》:“反对者们以为他真相信读经可以救国,真是‘谬以千里’了!”
    137

    破罐破摔

    成语拼音:
    pò guàn pò shuāi
    成语解释:
    比喻有了缺点、不改正,反而有意向更坏的方向发展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陶斯亮《一封终于发出的信》:“我真想破罐破摔,自暴自弃,可是一想到您,我就又觉得不应该那样做。”
    138

    佩韦自缓

    成语拼音:
    pèi wéi zì huǎn
    成语解释:
    韦:皮带。身佩熟牛皮以提醒自己要像熟牛皮那样软韧。比喻警惕自己的缺点、,避免重新出现
    成语出处:
    战国·韩·韩非《韩非子·观行》:“西门豹之性急,故佩韦以自缓;董安于之性缓,故佩弦以自急。”
    139

    佩弦自急

    成语拼音:
    pèi xián zì jí
    成语解释:
    弦:弓弦。身佩弓弦以提醒自己要像弓弦那样紧张。比喻警惕自己的缺点、,避免重新出现
    成语出处:
    战国·韩·韩非《韩非子·观行》:“西门豹之性急,故佩韦以自缓;董安于之性缓,故佩弦以自急。”
    140

    千虑一失

    成语拼音:
    qiān lǜ yī shī
    成语解释:
    失:。指聪明人的考虑,也会有不周到的地方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春秋 齐 晏婴《晏子春秋 内篇杂下十八》:“婴闻之:圣人千虑,必有一失; 愚人千虑,必有一得。”
    * 关于错误的成语 形容错误的成语 描述错误的成语。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