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关于问题的成语 (218个)

    201

    言语道断

    成语拼音:
    yán yǔ dào duàn
    成语解释:
    原为佛家语,指意义深奥微妙,无法用言辞表达。后指不能通过交谈、谈判的方法解决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缨珞经》:“言语道断,心行所灭。”
    202

    一子失着,满盘皆输

    成语拼音:
    yī zǐ shī zhāo,mǎn pán jiē shū
    成语解释:
    着:下棋落子。指下棋时关键的一步棋走得不当,整盘棋就输了。比喻关键性处理不当,结果导致整个失败
    成语出处:
    李欣《老生常谈·熟视无睹,充耳不闻》:“一子失着,满盘皆输,这是有的。”
    203

    正本清源

    成语拼音:
    zhèng běn qīng yuán
    成语解释:
    正本:从根本上整顿;清源:从起源上整理。指从根本上整顿清理;彻底解决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晋书 武帝纪》:“思与天下式明王度,正本清源,于置胤树嫡,非所先务。”
    204

    枝节横生

    成语拼音:
    zhī jié héng shē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比喻在处理过程中意外地发生岔子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薛福成《通筹南洋各岛添设领事官保护华民疏》:“洋人每有人命债公等案,均有领事官自理,往往掣我地方官之肘,从前中国各口之枝节横生,亦实由于此。”
    205

    症结所在

    成语拼音:
    zhēng jié suǒ zài
    成语解释:
    症结:肚子里结块的病。比喻事情或的关键所在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·江藩《汉学师承记·阎若璩》:“沈潜二十余年,乃尽得其症结所在。”
    206

    众盲摸象

    成语拼音:
    zhòng máng mō xià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许多瞎子摸象,摸到象腿的说象一根柱子,摸到象身子的说象一堵墙,摸到象尾的说象一条蛇,互相争论不休。比喻看以偏概全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大般涅槃经》三二:“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,其触耳者言象如箕,其触头者言象如石,其触鼻者言象如杵,其触脚者言象如木臼,其触脊者言象如床,其触腹者言象如甕,其触尾者言象如绳。”
    207

    钻牛角尖

    成语拼音:
    zuān niú jiǎo jiān
    成语解释:
    比喻费力研究不值得研究或无法解决的。也指思想方法狭窄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老舍《神拳》第三幕:“凡事都要留有余地,别死钻牛角尖。”
    208

    钻牛犄角

    成语拼音:
    zuān niú jī jiǎo
    成语解释:
    指思想方法狭窄。比喻费力研究不值得研究或无法解决的
    成语出处:
    老舍《赵子曰》:“有人要是非钻牛犄角死想不可,他一定是傻蛋。”
    209

    众人摸象

    成语拼音:
    zhòng rén mō xià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比喻看总是以偏概全
    成语出处:
    210

    治丝而棼

    成语拼音:
    zhì sī ér fén
    成语解释:
    谓理丝不找头绪,就会越理越乱。比喻解决的方法不正确,使更加复杂。语本《左传·隐公四年》:“臣闻以德和民,不闻以乱。以乱,犹治丝而棼之也。”
    成语出处:
    语出《左传·隐公四年》:“臣闻以德和民,不闻以乱。以乱,犹治丝而棼之也。”
    211

    纸上谈兵

    成语拼音:
    zhǐ shàng tán bī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在纸上谈论用兵(兵:打仗;用兵)。比喻不解决实际的空谈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老舍《四世同堂》:“书生只喜欢纸上谈兵,只说而不去实行。”
    212

    纸上谭兵

    成语拼音:
    zhǐ shàng tán bī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谭:同“谈”。比喻空谈理论,不能解决实际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·魏源《圣武记》第13卷:“今日动笑纸上谭兵,不知纸上之功,即有深浅,有一二分之见,有六七分之见,有十分之见。”
    213

    朝思夕计

    成语拼音:
    zhāo sī xī j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朝:早晨。早晚都在思考。形容集中精力思考
    成语出处:
    南朝·陈·徐陵《答诸求官人书》:“仆七十三岁,朝思夕计,并愿与诸贤为真善知识。”
    214

    治丝益棼

    成语拼音:
    zhì sī yì fén
    成语解释:
    整理蚕丝不找头绪;结果越整理越乱。比喻解决的方法不对头;不但没解决反而更加复杂。棼:纷乱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隐公四年》:“以乱,犹治丝而棼之也。”
    215

    智欲圆而行欲方,胆欲大而心欲小

    成语拼音:
    zhì yù yuán ér xíng yù fāng,dǎn yù dà ér xīn yù xiǎo
    成语解释:
    考虑要变通灵活,行为则须端方不苟;胆量要大,心思要缜密
    成语出处:
    西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主术训》:“凡人之论,心欲小而志欲大,智欲圆而行欲方,能欲多而事欲鲜。”
    216

    智者见智,仁者见仁

    成语拼音:
    zhì zhě jiàn zhì,rén zhě jiàn rén
    成语解释:
    指对待同一,其见解因人而异,各有道理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语出《易 系辞上》:“仁者见之谓之仁,智者见之谓之智。”
    217

    智者千虑,必有一失

    成语拼音:
    zhì zhě qiān lǜ,bì yǒu yī shī
    成语解释:
    智者:聪明人;虑:思考,谋划;失:差错。指聪明人对深思熟虑,也难免出现差错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淮阴侯列传》:“广武曰:'臣闻智者千虑,必有一失;愚者千虑,必有一得。'”
    218

    智者千虑,或有一失

    成语拼音:
    zhì zhě qiān lǜ,huò yǒu yī shī
    成语解释:
    指聪明人对深思熟虑,也难免出现差错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旧唐书 宇文融传》:“臣闻智者千虑,或有一失;愚夫千计,亦有一得。”
    * 关于问题的成语 形容问题的成语 描述问题的成语。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