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关于食食的成语 (304个)

    201

    不求甘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hí bù qiú gān
    成语解释:
    不求甘美。形容生活节俭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明德马皇后纪》:“吾为天下母,而身服大练,不求甘,左右但著帛布。”
    202

    不暇饱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hí bù xiá bǎo
    成语解释:
    暇:空闲。没有空好好吃饭。形容整日忙碌,连吃饭也没空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·司马光《进五规状·保业》:“当是之时,不暇饱,寝不遑安。”
    203

    不重肉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hí bù zhòng ròu
    成语解释:
    见“不兼肉”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管晏列传》:“既相齐,不重肉,妾不衣帛。”
    204

    而不化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hí ér bù huà
    成语解释:
    吃了没有消化。比喻对所学知识理解得不深不透,没有吸收成为自己的东西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 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 姑妄听之六》:“然读书以明理,明理以致用也。而不化,至昏愦僻谬,贻害无穷。”
    205

    甘寝安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hí gān qǐn ān
    成语解释:
    见“甘寝宁”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北史·恩幸传·赵默》:“及诉将获罪,默因构成以诛之,然后甘寝安,志于职事。”
    206

    甘寝宁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hí gān qǐn ní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吃得香甜,睡得安稳。形容心绪宁静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西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诠言训》:“患解忧除,然后甘寝宁,居安游乐。”
    207

    毛践土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hí máo jiàn tǔ
    成语解释:
    毛:指地面所生之谷物;贱:踩。原意是吃的物和居住的土地都是国君所有。封建官吏用以表示感戴君主的恩德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昭公七年》:“封略之内,何非君土;土之毛,谁非君臣?”
    208

    布衣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hū shí bù yī
    成语解释:
    穿布衣,吃粗粮。形容生活俭朴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梁书·张嵊传》:“嵊父临青州,为土民所害。嵊感家祸,终身蔬布衣,手不执刀刃。”
    209

    丐衣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hǐ shí gài yī
    成语解释:
    吃猪狗之,穿乞丐之衣。比喻极其贫困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·唐甄《潜书·孝功》:“观其境内,冻饿僵死犹昔也,豕丐衣犹昔也。”
    210

    鲸吞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hé shí jīng tūn
    成语解释:
    :像蛇一样吞。鲸吞:像鲸一样吞咽。比喻强者逐步并吞弱者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隋·薛道衡《老氏碑》:“天齐地轴之所,蛇鲸吞;铜陵、玉垒之区,狼顾鸱跱。”
    211

    少事烦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hí shǎo shì fán
    成语解释:
    每日吃饭很少,可是处理的事务非常繁重。形容工作辛劳,身体不佳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晋书 宣帝纪》:“先是,亮(诸葛亮)使至,帝问曰:‘诸葛公起居何如?可几(许)米?’对曰:‘三四升。’次问政事,曰:‘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。’”
    212

    宿相兼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hí sù xiāng jiān
    成语解释:
    比喻幻想同时实现两个互相矛盾的目标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汉 应劭《风俗通 两袒》:“齐人有女,二人求之。……父母疑不能决,问其女:‘定所欲适,难指斥言者,偏袒令我知之。’女便两袒,怪问其故。云:‘欲东家,西家宿。’”
    213

    言而肥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hí yán ér féi
    成语解释:
    言:失信。指不守信用,只图自己占便宜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哀公二十五年》:“是言多矣,能无肥乎?”
    214

    缩衣节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uō yī jié shí
    成语解释:
    省吃省穿。泛指生活节俭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 陆游《剑南诗稿 秋获歌》:“我愿邻曲谨盖藏,缩衣节勤耕桑。”
    215

    省衣节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hěng yī jié shí
    成语解释:
    省:节约;节:节减。吃饭穿衣都很节省。形容节俭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·徐大椿《洄溪道情·劝葬亲》:“劝世人只须得省衣节,早早的送你爹娘入土,这就是造福之门。”
    216

    缩衣啬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uō yī sè shí
    成语解释:
    指省吃省穿,生活节俭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 梅曾亮《崔恭人墓志铭》:“母缩衣啬,区画综理,未尝使大人忧。”
    217

    之无味,弃之不甘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hí zhī wú wèi,qì zhī bù gān
    成语解释:
    味:滋味。吃起来没有滋味,丢掉它又可惜。形容东西无大用处但又舍不得抛弃
    成语出处:
    鲁迅《书信集·致章廷谦》:“这一种杂志,大约小峰是之无味,弃之不甘也。”
    218

    之无味,弃之可惜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hí zhī wú wèi,qì zhī kě xī
    成语解释:
    味:滋味。吃起来没有滋味,丢掉它又可惜。形容东西无大用处但又舍不得抛弃
    成语出处:
    晋·司马彪《九州春秋》:“夫鸡肋,弃之如可惜,之无所得,以比汉中,知王欲还也。”
    219

    忘寝废

    成语拼音:
    wàng qǐn fèi shí
    成语解释:
    寝:睡觉。废:废止,停止。形容专心致志地干谋一件事情,连睡觉、吃饭都顾不上了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 司马光《进五规状 远谋》:“臣窃见国家每边境有急,羽书相衔,或一方饥馑,饿莩盈野,则庙堂之上焦心劳思,忘寝废以忧之。”
    220

    闻噎废

    成语拼音:
    wén yē fèi shí
    成语解释:
    听到有人吃饭噎了一下,自己就连饭也不吃了。比喻因为怕出问题,索性不干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·袁宏道《袛园寺碑文》:“戚戚舍身,沾沾利益,遂欲绝口性命,塞路葱岭,此何异闻噎废,见蹶停骖者哉?”
    * 关于食食的成语 形容食食的成语 描述食食的成语。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