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关于食食的成语 (304个)

    161

    发愤忘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ā fèn wàng shí
    成语解释:
    努力学习或工作,连吃饭都忘了。形容十分勤奋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先秦 孔子《论语 述而》:“发愤忘,乐以忘忧,不知老之将至云尔。”
    162

    忘寝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èi shí wàng qǐn
    成语解释:
    废:停止;寝:睡觉。顾不得睡觉,忘记了吃饭。形容专心致志
    成语出处:
    唐·王勃《送劼赴太学序》:“废忘寝,涣然有所成望然。”
    163

    丰衣足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ēng yī zú shí
    成语解释:
    穿的吃的都很充足富裕。形容生活富足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五代 齐已《病中勉送小师往清凉山礼大圣》诗:“丰衣足处莫住,圣迹灵踪好遍寻。”
    164

    宵衣

    成语拼音:
    gàn shí xiāo yī
    成语解释:
    天色很晚才吃饭,天不亮就穿衣起来。形容勤于政事
    成语出处:
    南朝 陈 徐陵《陈文帝哀策文》:“勤民听政,旰宵衣。”
    165

    狗彘不

    成语拼音:
    gǒu zhì bù shí
    成语解释:
    连狗猪都不吃他的肉。形容其人的品行极端恶劣
    成语出处:
    东汉 班固《汉书 元后传》:“受人孤寄,乘便利时,夺取其国,不复顾恩义。人如此者,狗猪不其余。”
    166

    狗彘不其余

    成语拼音:
    gǒu zhì bù shí qí yú
    成语解释:
    狗猪都不吃他剩下的东西。形容人极其卑鄙龌龊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汉书·元后传》:“既无以报,受人孤寄,乘便利时,夺取其国,不复顾恩义,人如此者,狗猪不其余,天下岂有而兄弟邪!”
    167

    虎不

    成语拼音:
    hǔ bù shí ér
    成语解释:
    老虎凶猛残忍,但并不吃自己的孩子。比喻人皆有爱子之心,都有骨肉之情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·杨珽《龙膏记·藏春》:“你爹爹既往洛阳,一时未归,待异日我自慢慢劝他,虎毒不儿,孩儿切莫短见。”
    168

    虎毒不

    成语拼音:
    hǔ dú bù shí ér
    成语解释:
    老虎再歹毒也不会吃掉自己的孩子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33回:“自古虎毒不儿,如今朝廷失政,大变伦常,各处荒乱,刀兵四起,天将不祥,祸乱已现。”
    169

    褐衣蔬

    成语拼音:
    hè yī shū shí
    成语解释:
    褐衣:粗布衣服;蔬:粗糙的饭。穿的是粗布衣服,吃的是粗茶淡饭。形容生活困苦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史记·游侠列传》:“故季次、原宪终年空室蓬户,褐衣蔬。”
    170

    饥不暇

    成语拼音:
    jī bù xiá shí
    成语解释:
    肚子饿了也没空吃饭。形容全神贯注地忙于事务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晋·葛洪《神仙传·阴长生》:“饥不暇,思不敢归,劳不敢息。”
    171

    饥不择

    成语拼音:
    jī bù zé shí
    成语解释:
    饿急了就顾不上选择物。比喻急需时顾不得选择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 释普济《五灯会元 丹霞天然禅师》:“又一日访庞居士,至门首相见。师乃问:‘居士在否?’士曰:‘饥不择’。”
    172

    解骖推

    成语拼音:
    jiě cān tuī shí
    成语解释:
    骖:古代驾在车前两侧的马。解下驾在车前两侧的马匹,换取物送给急需的人。指以自己的财物解救他人之急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·苏轼《洗玉池铭》:“维伯时父,吊古啜泣,道缝玉人,解骖推。”
    173

    嗟来之

    成语拼音:
    jiē lái zhī shí
    成语解释:
    嗟:不礼貌的招呼声。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西汉 戴圣《礼记 檀弓下》:“扬其目而视之,曰:‘予唯不嗟来之,以至于斯也。’”
    174

    地狱

    成语拼音:
    jiǔ shí dì yù
    成语解释:
    陷入终日为酒应酬而奔忙的痛苦境地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·朱彧《萍洲可谈》卷三:“东坡倅杭,不胜杯酌……疲于应接,乃号杭倅为酒地狱。”
    175

    缩衣

    成语拼音:
    jié shí suō yī
    成语解释:
    节:节减;缩:紧缩。吃饭穿衣都很节省。形容节俭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·朱熹《刘氏墨庄记》:“节缩衣,悉力营聚。”
    176

    践土

    成语拼音:
    jiàn tǔ shí máo
    成语解释:
    指蒙受君恩;亦泛指起居生活。毛,泛指土地上生长的粮蔬菜等植物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语出《左传昭公七年》:“封略之内,何非君土?土之毛,谁非君臣?”
    177

    井渫莫

    成语拼音:
    jǐng xiè mò shí
    成语解释:
    见“井渫不”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汉·王粲《登楼赋》:“惧匏瓜之徒悬兮,畏井渫之莫。”
    178

    见噎废

    成语拼音:
    jiàn yē fèi shí
    成语解释:
    比喻遇到偶然挫折就停止应作的事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·李渔《闲情偶寄·声容·习技》:“此皆见噎废之说,究竟书可竟弃,仕可尽废乎?”
    179

    节衣缩

    成语拼音:
    jié yī suō shí
    成语解释:
    节:节约;节省;缩:缩减。省吃俭用;非常节俭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 陆游《秋获歌》:“我愿邻曲谨盖藏,缩衣节勤耕桑。”
    180

    饥者易为,渴者易为饮

    成语拼音:
    jī zhě yì wéi shí,kě zhě yì wéi yǐn
    成语解释:
    饥饿的人什么物都可以吃,口渴的人什么饮品都可以喝。比喻需要急迫的人容易满足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孟子 公孙丑上》:“饥者易为,渴者易为饮。”
    * 关于食食的成语 形容食食的成语 描述食食的成语。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