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带享字的成语 (12个)

    1

    敝帚自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ì zhǒu zì xiǎ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犹言敝帚自珍。比喻东西虽不好,自己却很珍惜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 包世臣《艺舟双楫 书刘文清后》:“唯余事斯,素有微契,而敝帚自,从无连篇累牍之作。”
    2

    吃苦在前,受在后

    成语拼音:
    chī kǔ zài qián,xiǎng shòu zài hòu
    成语解释:
    吃苦的事情走在别人前面,受的事走在别人后面
    成语出处:
    刘少奇《论共产党员的修养》:“他吃苦在前,受在后,不同别人计较受的优劣,而同别人比较革命工作的多少和艰苦奋斗的精神。”
    3

    吃苦在先,受在后

    成语拼音:
    chī kǔ zài xiān,xiǎng shòu zài hòu
    成语解释:
    吃苦的事情走在别人前面,受的事走在别人后面
    成语出处:
    邓小平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》:“不与群众同甘苦,不实行吃苦在先,受在后,不服从组织决定,不接受群众监督。”
    4

    家有敝帚,之千金

    成语拼音:
    jiā yǒu bì zhǒu,xiǎng zhī qiān jīn
    成语解释:
    敝帚:破扫帚。:供奉。自家的破扫帚被认为价值千金。比喻自己的东西即使不好也倍觉珍贵。有时用于自谦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汉·班固《东观汉记·光武帝纪》:“帝闻之,下诏让吴汉副将刘禹曰:‘城降,婴儿老母,口以万数,一旦放兵纵火,闻之可谓酸鼻。家有敝帚,之千金。禹宗室子孙,故尝更职,何忍行此!’”
    5

    从汜

    成语拼音:
    pèi xiǎng cóng s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旧时以孔子门徒及某些所谓“名儒”附属于孔子者一并受祭,称配从汜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宋史·礼志八》:“国子司业蒋静言:‘先圣与门人通被冕服无别,配从汜之人当从所封之爵服。’”
    6

    帚自珍

    成语拼音:
    xiǎng zhǒu zì zhēn
    成语解释:
    语出《东观汉记·光武帝纪》:“家有敝帚,之千金。”比喻物虽微劣,而自视为宝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语出《东观汉记·光武帝纪》:“家有敝帚,之千金。”
    7

    有福同

    成语拼音:
    yǒu fú tóng xiǎ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幸福来共同分离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·黄小配《廿载繁华梦》第二十回:“彼此兄弟,自应有福同。”
    8

    有福同,有祸同当

    成语拼音:
    yǒu fú tóng xiǎng,yǒu huò tóng dā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指患难与共,和衷共济。同“有福同,有难同当”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我们约他做攻守同盟,本想彼此提携,有福同,有祸同当,不料他倒先来沾我们的光了。”
    9

    有福同,有难同当

    成语拼音:
    yǒu fú tóng xiǎng,yǒu nàn tóng dā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幸福共同分,苦难共同分担。指患难与共,和衷共济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五回:“还有一件:从前老爷有过话,是‘有福同,有难同当’。现在老爷有得升官发财,我们做家人的出了力、赔了钱,只落得一个半途而废。”
    10

    坐吃

    成语拼音:
    zuò chī xiǎng fú
    成语解释:
    呆板单调地生活,消极地,被动地生活,光吃和生长,别的什么也不干
    成语出处:
    11

    其成

    成语拼音:
    zuò xiǎng qí ché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受;成:成果。坐着不劳动而受劳动成果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 王守仁《与顾惟贤书》:“闽广之役,偶幸了事,皆诸君之功,区区盖坐其成者。”
    12

    其功

    成语拼音:
    zuò xiǎng qí gō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见“坐其成”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晋·袁宏《后汉纪·章帝纪下》:“鲜卑奉顺威灵,斩获北单于名王已下万计,中国坐其功,而百姓不知其劳。汉兴功烈,于斯为盛。”
    * 享的成语,带享字的成语,包含享字的成语。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