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带分字的成语 (277个)

    101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ēn qī fēn pī
    成语解释:
    阶段成组,不同时期一组接一组
    成语出处:
    毛泽东《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》:“要批。一切的人将来都要入社的。”
    102

    情破爱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ēn qíng pò ài
    成语解释:
    谓对原所爱之人不忠,移情于新欢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·高明《琵琶记·南浦嘱别》:“须听,我没奈何情破爱,谁下得亏心短行。”
    103

    浅缘薄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èn qiǎn yuán bó
    成语解释:
    :情,缘。指缘浅薄
    成语出处:
    元·王子一《误入桃源》第四折:“身未到,心先到,浅缘薄,有上梢没下梢。”
    104

    浅缘悭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èn qiǎn yuán qiān
    成语解释:
    :情,缘;悭:欠缺。指缘浅薄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·崔时佩《西厢记·回春柬药》:“张君瑞,想是你浅缘悭,雨打梨花深闭门。”
    105

    逢人且说三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éng rén qiě shuō sān fēn huà
    成语解释:
    逢:遇见。指人与人互相欺瞒,不把实际情况或心里话说出来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32卷:“孙富叫家童算还了酒钱,与公子携手下船,正是:逢人且说三话,未可全抛一片心。”
    106

    逢人只说三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éng rén zhǐ shuō sān fēn huà
    成语解释:
    逢:遇见。指人与人互相欺瞒,不把实际情况或心里话说出来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21卷:“如今俗语云,逢人只说三话,只此便是不忠。”
    107

    三别两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ēn sān bié liǎ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同“星擘两”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老舍《牛天赐传》二十:“更使他惭愧的是,他三别两,谁的是谁的。”
    108

    身减口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ēn shēn jiǎn kǒu
    成语解释:
    见“房减口”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孙锦标《通俗常言疏证·家族》:“今有迫于人口多者,每有身减口之语。”
    109

    身无术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ēn shēn wú shù
    成语解释:
    身:出精力照顾其他方面。没有一身同时兼顾几个方面的法术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陆天明《省委书记》:“黄群在另一间屋里陪小扬在灯下做功课,同时又惦记着那边的马扬,身无术,心神不定。”
    110

    丝析缕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ēn sī xī lǚ
    成语解释:
    喻明察入微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·徐渭《代江北事平赐金币谢表》:“丝析缕,不以善小而弗旌。”
    111

    守要津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ēn shǒu yào jīn
    成语解释:
    要:重要;津:渡口。别把守交通要道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·何良臣《阵纪·战机》:“以寡击众,务于隘塞,必于暮夜,伏于丛茂,要于险阴;以众击寡,务于广漫,利于旦辰,守要津,绝彼运道。”
    112

    陕之重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ēn shǎn zhī zhò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陕:古地名,今河南省三门峡市一带;重:重任。指周成王时,周公、召公陕而治。后指朝廷对守土重臣的委任
    成语出处:
   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燕召公世家》:“其在成王时,召公为三公。自陕以西,召公主之;自陕以东,召公主之。”
    113

    庭抗礼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ēn tíng kàng lǐ
    成语解释:
    庭:庭院;抗:对等;相当;抗礼:行平等的礼。古时宾客和主人相见;别站在庭院两边相对行礼;以平等地位相待。后比喻对方以平等或对等的关系相处;不上下。有时比喻互相对立或搞裂、闹独立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庄周《庄子 渔父》:“万乘之主,千乘之君,见夫子未尝不庭伉礼。”
    114

    庭伉礼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ēn tíng kàng lǐ
    成语解释:
    见“庭抗礼”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庄子·渔父》:“万乘之主,千乘之君,见夫子未尝不庭伉礼。”
    115

    条析理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ēn tiáo xī lǐ
    成语解释:
    形容言谈有条有理,深刻精辟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·王谠《唐语林·文学》:“守亮既至,卫公初见,未之敬。及与言论,条析理,出没幽赜,公凡欲质疑,亮已演其意,公大惊,不觉前席。”
    116

    我杯羹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ēn wǒ bēi gē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羹:肉汁。楚、汉相争时,刘邦答项羽的话。比喻从别人那里享一利益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项羽本纪》:“吾翁即若翁,必欲烹而翁,则幸我一杯羹。”
    117

    文不名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ēn wén bù mí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名:占有。一钱一个铜板也没有。比喻非常贫困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曹禺《我们尊敬的老舍先生》:“他自己穷得文不名,还要支持那两三间破烂的会址,招待许多左派文人。”
    118

    文不取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ēn wén bù qǔ
    成语解释:
    一个钱也不要。比喻不计报酬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39卷:“懒龙文不取,也不问多少,尽数与了贫儿。”
    119

    文不受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ēn wén bù shòu
    成语解释:
    :指银子计量的最小单位;文:指制钱的最小单位。一个钱也不接受。比喻不计报酬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13回:“供了素斋,又具白银一两为谢。三藏文不受。”
    120

    文不少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ēn wén bù shǎo
    成语解释:
    丝毫没有短少
    成语出处:
    施蛰存《牛奶》:“柳先生虽然每到月底总付清了钱,文不少,可惜他的洋派太大。”
    * 分的成语,带分字的成语,包含分字的成语。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