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带可字的成语 (375个)

    221

    缺一不

    成语拼音:
    quē yī bù kě
    成语解释:
    少一样也不行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二十回:“林冲道:‘只今番克敌制胜,便见得先生妙法。正是鼎分三足,缺一不,先生不必推却。’”
    222

    情有

    成语拼音:
    qíng yǒu kě yuán
    成语解释:
    原:原谅。从情理上说;有以原谅的地方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霍谞传》:“光之所至,情既原,守阙连年而终不见理。”
    223

    企踵

    成语拼音:
    qǐ zhǒng kě dài
    成语解释:
    比喻很快就以等到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则萧、曹、周、韩之伦,何足不致,吴、邓、梁、窦之属,企踵待。”
    224

    翘足

    成语拼音:
    qiào zú kě dài
    成语解释:
    翘足:抬起脚。一举足的时间内即等到。比喻很快就能实现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·夏燮《中西纪事·庚申换约之役》:“种种危亡,翘足待,又安有扫荡廓清之日。”
    225

    前辙

    成语拼音:
    qián zhé kě jiàn
    成语解释:
    见“前车之鉴”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·陈亮《与石应之书》:“惟兄勉之,无失朋友之望,前辙鉴。”
    226

    屈指

    成语拼音:
    qū zhǐ kě shǔ
    成语解释:
    扳着手指就以数清楚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唐 韩愈《忆昨行和张十一》:“自期殒命在春序,屈指数日怜婴孩。”
    227

    弃之

    成语拼音:
    qì zhī kě xī
    成语解释:
    扔掉它未免惜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三国志·魏志·武帝纪》裴松之注引《九州春秋》:“夫鸡肋,弃之如惜,食之无所得,以比汉中,知王欲还也。”
    228

    弃之惜,食之无味

    成语拼音:
    qì zhī kě xī,shí zhī wú wèi
    成语解释:
    指抛弃觉得惜,但吃起来没有味道。让人陷于进退两难中
    成语出处:
    晋·司马彪《九州春秋》:“夫鸡肋,弃之惜,食之无所得,以比汉中,知王欲还也。”
    229

    锐不

    成语拼音:
    ruì bù kě dā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;不抵挡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31卷:“侯元领了千余人直突其阵,锐不当。”
    230

    人不貌相

    成语拼音:
    rén bù kě mào xià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不能只根据相貌、外表判断一个人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六十二回:“陛下,人不貌相,海水不斗量。若爱丰姿者,如何捉得妖贼也?”
    231

    人不貌相,海水不斗量

    成语拼音:
    rén bù kě mào xiàng,hǎi shuǐ bù kě dǒu liá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相:估量,评价。指不能以貌取人就像海水不能用斗来量一样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三卷:“别是一番面目,想到:‘人不貌相,海水不斗量!’”
    232

    人而无信,不知其

    成语拼音:
    rén ér wú xìn,bù zhī qí kě
    成语解释:
    信:信用;其:那;以,行。一个人不讲信用,真不知道怎么能行。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先秦 孔子《论语 为政》:“人而无信,不知其也。”
    233

    炙手

    成语拼音:
    rè kě zhì shǒu
    成语解释:
    火热以灼手。比喻权势显赫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唐·郑棨《开天传信记》:“安乐公主,上之季妹也。附会韦氏,热炙手,道路惧焉。”
    234

    忍无

    成语拼音:
    rěn wú kě rěn
    成语解释:
    忍:忍受;忍耐;无:无法。再也无法忍受下去了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晋 陈寿《三国志 魏志 孙礼传》:“宣王曰:‘且止,忍不忍!”
    235

    人言

    成语拼音:
    rén yán kě wèi
    成语解释:
    言:指流言蜚语。人的流言蜚语是怕的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诗经 郑风 将仲子》:“人之多言,亦畏也。”
    236

    孺子

    成语拼音:
    rú zǐ kě jiào
    成语解释:
    指年轻人培养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留侯世家》:“父以足受,笑而去。良殊大惊,随目之。父去里所,复返,曰:‘孺子教矣。’”
    237

    深不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hēn bù kě cè
    成语解释:
    ①深得无法测量。形容很深。②比喻道理、含义异常深奥。③比喻人心机极深;难以猜测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西汉 刘安《淮南子 主术训》:“天道玄默,无容无则,大不极,深不测。”
    238

    势不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hì bú kě dǎ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来势迅猛,不抵挡。也说势不挡。与“势不当”同义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晋书·郗鉴传》:“群逆纵逸,其势不当,以算屈,难以力竞。”
    239

    势不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hì bù kě dā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当:抵挡。来势迅猛;不抵挡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晋书 郗鉴传》:“群逆纵逸,其势不当,以算屈,难以力竞。”
    240

    势不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hì bù kě è
    成语解释:
    犹势不当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唐·裴铏《传奇·韦自东》:“自东不顾,仗剑奋衣而往,势不遏。”
    * 可的成语,带可字的成语,包含可字的成语。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