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带学字的成语 (159个)

    101

    而优则仕

    成语拼音:
    xué ér yōu zé sh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优:有余力,习了还有余力,就去做官。后指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论语·子张》:“子夏日:‘仕而优则而优则仕。’”
    102

    富才高

    成语拼音:
    xué fù cái gāo
    成语解释:
    识渊博;才能高强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 朱之瑜《答安东守约问三十四条》:“不能作文,虽富五车,忠如比干,孝如伯奇、曾参,亦冥冥没没而已!”
    103

    非所用

    成语拼音:
    xué fēi suǒ yò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的不是所应用的,所应用的不是所的。比喻习与实践相脱节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:“必也非所用,术有所仰,故临川将济,而舟楫不存焉。”
    104

    非所用,用非所

    成语拼音:
    xué fēi suǒ yòng,yòng fēi suǒ xué
    成语解释:
    的不是实际工作所用的,有用的又没有。指和用脱节背离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明史·叶伯巨传》:“比到京师,而除官多以貌选,所或非其所用,所用或非其所。”
    105

    富五车

    成语拼音:
    xué fù wǔ chē
    成语解释:
    问很多;有五车书。形容读书很多;识渊博。富:丰富;五车:指五车书;形容书很多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先秦 庄周《庄子 天下》:“惠施多方,其书五车。”
    106

    贯天人

    成语拼音:
    xué guàn tiān rén
    成语解释:
    贯:贯通;天人:天和人。问贯穿天、人各类知识。指识渊博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·周楫《西湖二集·文昌司怜才慢注禄籍》:“贯天人,才兼文武,聪明颖悟,出口成章。”
    107

    贵有恒

    成语拼音:
    xué guì yǒu hé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恒:恒心。习可贵的是要有坚持不懈的恒心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述而》:“善人,吾不得而见之矣;得见有恒者,斯可矣。亡而为有,虚而为盈,约而为泰,难乎有恒矣。”
    108

    贯中西

    成语拼音:
    xué guàn zhōng xī
    成语解释:
    形容中文、外语都十分好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106回:“博了个熟识时务,贯中西的名气。”
    109

    海无边

    成语拼音:
    xué hǎi wú biān
    成语解释:
    海:知识;边:边际。问的海洋无边无际
    成语出处:
    110

    海无涯

    成语拼音:
    xué hǎi wú yá
    成语解释:
    问的海洋无边无际。指对知识的习永远没有止境。海:指知识;涯:边际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 张岱《小序》:“海无边,书囊无底。世间书怎读得尽。”
    111

    究天人

    成语拼音:
    xué jiū tiān rén
    成语解释:
    有关天道人事方面的知识都通晓。形容问渊博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亦欲以究天人之际,通古今之变,成一家之言。”
    112

    际天人

    成语拼音:
    xué jì tiān rén
    成语解释:
    天人:天道和人事。有关天道人事方面的知识都通晓。形容问渊博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旧唐书·马怀素等传论》:“刘、徐等五公,际天人,才兼文史。”
    113

    老于年

    成语拼音:
    xué lǎo yú nián
    成语解释:
    指青年人的博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宋史 文苑传七 熊克》:“克幼而翘秀,既长,好善属文,郡博士胡宪器之,曰:‘子老于年,他日当以文章显。’”
    114

    效颦

    成语拼音:
    xiào pín xué bù
    成语解释:
    比喻盲目模仿而弄巧成拙。亦作“东施效颦”、“邯郸步”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李贽《答耿司寇书》:“且克明何如人也,筋骨如铁,而肯效颦步从人脚跟走乎!”
    115

    浅才疏

    成语拼音:
    xué qiǎn cái shū
    成语解释:
    才能不高,识不深(多用作自谦的话)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南朝 梁 刘勰《文心雕龙 神思》:“若浅而空迟,才疏而徒速,以斯成器,未之前闻。”
    116

    如不及,犹恐失之

    成语拼音:
    xuá rú bù jí,yóu kǒng shī zhī
    成语解释:
    习好像追赶什么,总怕赶不上,赶上了又怕被甩掉。形容习勤奋,进取心强。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论语·秦伯》:“子日:‘如不及,犹恐失之。’”
    117

    如穿井

    成语拼音:
    xué rú chuān jǐ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穿:凿通。求如同凿井。比喻在习当中,到的知识越深也就越难,因此为了获得更深的问,必须要有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:“道当如穿井,井愈深,土愈难出。”
    118

    如登山

    成语拼音:
    xuá rú dēng shān
    成语解释:
    习象登山一样。比喻要努力攀登,逐步提高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三国 魏 徐干《中论 上 治》:“夫听黄钟声,然后知缶之细,视衮龙之文,然后知被褐之陋,涉庠序之教,然后知不之困。故者如登山焉,动而益高。”
    119

    然后知不足

    成语拼音:
    xué rán hòu zhī bù zú
    成语解释:
    困:贫乏。习之后,才知道自己的缺点
    成语出处:
    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记》:“是故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。知不足,然后能自反也;知困,然后能自强也。”
    120

    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

    成语拼音:
    xué rán hòu zhī bù zú,jiāo rán hòu zhī kùn
    成语解释:
    困:贫乏。习之后,才知道自己的缺点;教以后,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
    成语出处:
    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记》:“是故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。知不足,然后能自反也;知困,然后能自强也。”
    * 学的成语,带学字的成语,包含学字的成语。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