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带腊字的成语 (9个)

    1

    残冬

    成语拼音:
    cán dōng là yuè
    成语解释:
    月:阴历十二月。指一年将尽之时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 钱秀才错占凤凰俦》:“错过了吉日良时,残冬月,未必有好日了。”
    2

    伏伏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ú fú là là
    成语解释:
    成语出处:
    3

    寒冬

    成语拼音:
    hán dōng là yuè
    成语解释:
    月:农历十二月。指冬季最寒冷的月天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汉 无名氏《别诗(骨肉缘枝叶)》:“征夫怀远路,游子恋故乡。寒冬十二月,晨起践严霜。”
    4

    厚味

    成语拼音:
    hòu wèi là dú
    成语解释:
    谓味美者毒烈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国语·周语下》:“高位寔疾颠,厚味寔毒。”韦昭注:“厚味,喻重禄也。,亟也,读若‘广’。昔酒焉,味厚者,其毒亟也。”
    5

    尽春回

    成语拼音:
    là jìn chūn huí
    成语解释:
    :指月,即农历十二月。月过去,春天又来了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唐·孙道绚《菩萨蛮·梅》:“阑干六曲天围碧,松风亭下梅初白。尽见春回,寒梢花又开。”
    6

    尽春来

    成语拼音:
    là jìn chūn lái
    成语解释:
    :指月,即农历十二月。月过去,春天又回来了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八回:“且说尽春来,到了正月初四日。”
    7

    十冬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hí dōng là yuè
    成语解释:
    指阴历十月、十一、十二月天气寒冷的季节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·无名氏《刘公案》第59回:“十冬月喝凉水,临死埋在灶火坑。”
    8

    岁时伏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uì shí fú là
    成语解释:
    岁时:一年四季;伏:伏日和日。指四季时节更换之时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旧唐书 张九龄传》:“又以其弟九章,九皋为岭南道刺史,令岁时伏,皆得宁觐。”
    9

    剩汤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hèng tāng là shuǐ
    成语解释:
    吃剩下来的饭菜
    成语出处:
    老舍《骆驼祥子》:“做菜做饭全托付给了小福子,自然那些剩汤水的就叫小福子拿去给弟弟们吃。”
    * 腊的成语,带腊字的成语,包含腊字的成语。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