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带诛字的成语 (38个)

    1

    笔伐口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ǐ fá kǒu zhū
    成语解释:
    伐:声讨,攻打;:痛斥,责罚。从口头和书面上对坏人坏事进行揭露和声讨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 忧患余生《序》:“而吾辈不畏强御,不避斧钺,笔伐口,大声疾呼。”
    2

    不教而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ù jiào ér zhū
    成语解释:
    :杀或惩罚。事先不加教育;出错或犯法就惩罚或杀戮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先秦 荀况《荀子 富国》:“故不教而,则刑繁而邪不胜,教而不,则奸民不惩。”
    3

    拨乱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ō luàn zhū bào
    成语解释:
    拨:治理;:杀戮。平定乱世,杀强暴,使天下太平
    成语出处:
   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秦楚之际月表》:“拨乱暴,平定海内,卒践帝祚,成于汉家。”
    4

    比屋可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ǐ wū kě zhū
    成语解释:
    比屋:一屋挨一屋,家家;:杀戮。家家都可杀戮,世风日下,恶人众多
    成语出处:
    汉·陆贾《新语·无为》:“尧舜之民,可比屋而封;桀纣之民,可比屋而者,教化使然也。”
    5

    墨伐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ǐ zhū mò fá
    成语解释:
    笔、墨:指文字。:谴责。伐:声讨。通过文字加以谴责,进行声讨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6

    伏法受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ú fǎ shòu zhū
    成语解释:
    伏法:由于违法而受处死刑;:杀死。犯法被杀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汉 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假令仆伏法受,若九牛一毛,与蝼蚁何以异?”
    7

    斧钺之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ǔ yuè zhī zhū
    成语解释:
    钺:古代兵器,像大斧;:杀戮,杀死。用斧、钺杀人的刑罚。泛指死刑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庄子 至乐》:“庄子之楚,见空髑髅髐然有形,撽以马捶,因而问之曰:'夫子贪生失理而为此乎?将子有亡国之事、斧钺之而此乎?'”
    8

    禁暴

    成语拼音:
    jìn bào zhū luàn
    成语解释:
    禁除暴行,杀叛乱
    成语出处:
    汉 贾谊《过秦论》:“其强也,禁暴乱而天下服;其弱也,五伯征而诸侯从。”
    9

    笔伐

    成语拼音:
    kǒu zhū bǐ fá
    成语解释:
    口:指言语;:责罚;笔:指文字。伐:征讨。用言语和文字揭露或批判罪行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 汪廷讷《三祝记 同谪》:“他捐廉弃耻,向权门富贵贪求,全不知口笔伐是诗人句,陇上墦间识者羞。”
    10

    朋坐族

    成语拼音:
    péng zuò zú zhū
    成语解释:
    坐:坐罪。有朋友关系的人也被判罪,整个家族被杀掉。比喻株连治罪,残暴统治
    成语出处:
    孙中山《讨袁檄文》:“头会箕敛,欲壑靡穷,朋坐族,淫刑以逞。”
    11

    窃钩者,窃国者侯

    成语拼音:
    qiè gōu zhě zhū,qiè guó zhě hóu
    成语解释:
    偷钩的要处死,篡夺政权的人反倒成为诸侯。旧时用以讽刺法律的虚伪和不合理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先秦 庄周《庄子 胠箧》:“彼窃钩者,窃国者为诸侯;诸侯之门,而仁义存焉。”
    12

    人不为己,天地灭

    成语拼音:
    rén bù wèi jǐ,tiān zhū dì miè
    成语解释:
    旧时指人不替自己打算,就会为天地所不容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刘少奇《论共产党员的修养》:“这种人的脑筋,浸透着剥削阶级的思想意识,他相信这样的话:‘人不为己,天地灭’……他甚至用这一大套剥削阶级的话,来为他的自私自利和个人主义辩护。”
    13

    人人得而

    成语拼音:
    rén rén dé ér zhū zhī
    成语解释:
    得:可以,能够;:杀死。所有的人都可以杀死他。极言某人罪大恶极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庄子·庚桑楚》:“为不善乎显明之中者,人得而之。”
    14

    赏立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hǎng lì zhū b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谓该赏的立即赏,该罚的一定罚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·侯方域《豫省试策》:“赏立必,虽失十左氏无伤也;赏不立,不必,虽得十左氏无益也。”
    15

    神怒天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hén nù tiān zhū
    成语解释:
    :杀戮,惩罚。罪大恶极,神灵震怒,天意欲加
    成语出处:
    唐·欧阳詹《暗室箴》:“天不长慝,神实正直,神怒天,未始有极。”
    16

    死有余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ǐ yǒu yú zhū
    成语解释:
    犹死有余辜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·苏轼《谢除两职守礼部尚书表》:“臣等虽三尺之喙,日诵五车之书,反不如医卜执技之流、簿书奔走之吏,其为尸素,死有余。”
    17

    天地

    成语拼音:
    tiān dì zhū lù
    成语解释:
    见“天地灭”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80回:“若有瞒昧,天地戮。”
    18

    天地

    成语拼音:
    tiān dì zhū miè
    成语解释:
    犹天地灭。比喻为天地所不容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5回:“我等六人中,但有私意者,天地灭。”
    19

    地灭

    成语拼音:
    tiān zhū dì miè
    成语解释:
    指为天地所不容而丧命。多用作赌咒语。:杀死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 朱晖《绝倒录》:“不使丁香、木香合,则天地灭。”
    20

    萧斧之

    成语拼音:
    xiāo fǔ zhī zhū
    成语解释:
    萧斧:行刑的斧钺;:杀戮。受到斧钺的杀。形容人罪大恶极
    成语出处:
    唐·孔颍达《春秋正义序》:“一字之嘉,有同华衮之赠;一言所黜,无异萧斧之。”
    * 诛的成语,带诛字的成语,包含诛字的成语。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