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带门字的成语 (348个)

    241

    枇杷

    成语拼音:
    pí pá mén xià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旧时指妓女居住的地方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唐·王建《寄蜀中薛涛校书》诗:“万里桥边女校书,枇杷里闭居。”
    242

    曝腮龙

    成语拼音:
    pù sāi lóng mén
    成语解释:
    曝:晒;龙:河津。鲤鱼在龙下晒它的两腮。比喻科举落榜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辛氏三秦记》:“江海大鱼洎集下数千,不得上,上则为龙。故云曝腮龙。”
    243

    暴腮龙

    成语拼音:
    pù sāi lóng mén
    成语解释:
    象鱼仰望龙而不得上一样。科举时代比喻应进士试不第,后也比喻生活遭遇挫折,处境窘迫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太平御览》卷四十引《辛氏三秦记》:“河津一名龙,巨灵迹犹在,去长安九百里。江海大鱼洎集下数千,不得上,上则为龙,故云暴腮龙。”
    244

    前进无路,后退无

    成语拼音:
    qián jìn wú lù,hòu tuì wú mén
    成语解释:
    形容处境非常困难
    成语出处:
    刘流《烈火金刚》第29回:“要是利用不好,那就是前进无路,后退无,动不能动,转不能转,成为死地。”
    245

    拒虎,后进狼

    成语拼音:
    qián mén jù hǔ,hòu mén jìn lá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比喻赶走了一个敌人,又来了一个敌人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 李贽《史纲评要 周纪 显王》:“前拒虎,后进狼,未知是祸是福。”
    246

    去虎,后进狼

    成语拼音:
    qián mén qù hǔ,hòu mén jìn lá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比喻赶走了一个敌人,又来了一个敌人。同“前拒虎,后进狼”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郭沫若《反正前后》第二篇:“你想,那样多的草莽英雄又闯进了成都城,这不正是‘前去虎,后进狼’?”
    247

    万户

    成语拼音:
    qiān mén wàn hù
    成语解释:
    形容房屋广大或住户极多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孝武本纪》:“于是作建章宫,度为千万户。”
    248

    成语拼音:
    qiāo mén zhuān
    成语解释:
    的砖石,敲开后就被抛弃。比喻骗取名利的初步的工具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 西湖居士《春游》:“这是敲砖,敲开便丢下他。我们既作了官,做诗何用。”
    249

    种瓜

    成语拼音:
    qīng mén zhòng guā
    成语解释:
    在京城东外种瓜。指隐居不当官
    成语出处:
    元·张可久《寨儿令·次韵》:“你见么?我愁他,青几年不种瓜。”
    250

    清水衙

    成语拼音:
    qīng shuǐ yá mén
    成语解释:
    喻没有油水的机构或地方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新华月报》1980年第5期:“在市总工会混了两年,觉得工会是清水衙。”
    251

    群枉之

    成语拼音:
    qún wǎng zhī mén
    成语解释:
    枉:奸邪。指各种歪邪道
    成语出处:
   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刘向传》:“夫狐疑之心者,来谗贼之口;持不断之意者,开群枉之。”
    252

    穷巷掘

    成语拼音:
    qióng xiàng jué mén
    成语解释:
    掘:通“窟”,土屋。荒僻的里巷,简陋的土屋
    成语出处:
    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秦策》:“且夫苏秦特穷巷掘,桑户惓枢之土耳。”
    253

    入地无

    成语拼音:
    rù dì wú mén
    成语解释:
    形容陷入无路可走的困境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·法眼宗·西余体柔禅师》:“进前即触途成滞,退后即噎气填胸,直得上天无路,入地无。”
    254

    败户

    成语拼音:
    rǔ mén bài hù
    成语解释:
    指败坏风,使家族受到差异辱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元李文蔚《燕青博鱼》第一折:“哥哥,俺是甚等样人家,着他辱败户。”
    255

    成语拼音:
    rè mén huò
    成语解释:
    指好销的货
    成语出处:
    刘斯奋《白柳·夕阳芳草》第二章:“过去很少出售的大麦、荞麦,现在忽然成了热货,五千钱一石,仍然供不应求。”
    256

    问讳

    成语拼音:
    rù mén wèn hu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古代去拜访人,先问清楚他父祖的名,以便谈话时避讳。也泛指问清楚有什么忌讳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西汉 戴圣《礼记 曲礼上》:“入竟而问禁,入国而问俗,入而问讳。”孔颖达疏:“‘入而问讳 ’者,,主人之;讳,主人祖先君名,宜先知之,欲为避之也。”
    257

    扫地出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ǎo dì chū mén
    成语解释:
    原指把一切杂物都扫出去;室内干干净净;不留任何东西。后比喻全部家产都被处理;连人也被赶出家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 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84回:“有七八年的,也有三四年的,也有昨年的,也还有几次利息还过的。要是清白扫地出,总得两千两。”
    258

    散带衡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àn dài héng mén
    成语解释:
    指退官闲居或过隐居生活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诗经·阵风·衡》:“衡之下,可以栖迟。”
    259

    三过家而不入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ān guò jiā mén ér bù rù
    成语解释:
    指夏禹治水的故事,比喻热心工作,因公忘私
    成语出处:
    陶铸《崇高的理想》:“如众所周知的,夏禹在治水十三年中,三过家而不入……”
    260

    三过其而不入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ān guò qí mén ér bù rù
    成语解释:
    原是夏禹治水的故事,后比喻热心工作,因公忘私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禹、稷当平世,三过其而不入。”
    * 门的成语,带门字的成语,包含门字的成语。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