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带门字的成语 (348个)

    281

    托足无

    成语拼音:
    tuō zú wú mén
    成语解释:
    托足:立足。指没有落脚安身之处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·袁宏道《徐文长传》:“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,英雄失路托足无之悲。”
    282

    五花八

    成语拼音:
    wǔ huā bā mén
    成语解释:
    原指五行阵和八阵。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。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42回:“那小戏子一个个戴了貂裘,簪了雉羽,穿极新鲜的靠子,跑上场来,串了一个五花八。”
    283

    万户千

    成语拼音:
    wàn hù qiān mén
    成语解释:
    指众多人家。也形容屋宇深广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唐 李德裕《长安秋夜》诗:“万户千皆寂寂,月中清露点朝衣。”
    284

    投止

    成语拼音:
    wàng mén tóu zhǐ
    成语解释:
    投止:投宿。在窘迫中见有人家就去投宿。比喻情况急迫,来不及选择存身的地方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党锢传 张俭》:“俭得亡命,困迫遁走,望投止,莫不重其名行,破家相容。”
    285

    邪道

    成语拼音:
    wāi mén xié dào
    成语解释:
    指不正当的途径或方法;也比喻坏主意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浩然《艳阳天》第三章:“真没想到,他们竟会想出这样一个歪邪道。”
    286

    乌衣

    成语拼音:
    wū yī mén d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指世家望族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·陈维菘《渡江云·扬州感旧》词:“风流推宋玉,更有乌衣第旧琅琊。”
    287

    薛卞之

    成语拼音:
    xuē biàn zhī mén
    成语解释:
    薛:古代善于鉴定刀剑的薛烛;卞:指发现宝玉的楚人卞和。比喻善于鉴赏人才的人
    成语出处:
    唐·李白《与韩荆州书》:“庶青萍结绿,长价于薛卞之。”
    288

    秀才不出,全知天下事

    成语拼音:
    xiù cái bù chū mén,quán zhī tiān xià sh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旧时认为有知识的人即使待在家里,也能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毛泽东《实践论》:“‘秀才不出,全知天下事’,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是一句空话,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句话,……”
    289

    秀才不出,能知天下事

    成语拼音:
    xiù cái bù chū mén,néng zhī tiān xià sh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秀才:指儒生。指有知识的人待在家里,也能知晓天下的事情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·吴趼人《俏皮话·驴辩》:“然则秀才们,看得两卷书,何以便要说:‘秀才不出,能知天下事。’”
    290

    秀才不出,而知天下事

    成语拼音:
    xiù cái bù chū mén,ér zhī tiān xià sh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秀才:指儒生。指有知识的人待在家里,也能知晓天下的事情
    成语出处:
    鲁迅《谚语》:“古之秀才,自以为无所不晓,于是有‘秀才不出,而知天下事’这自负的漫天大谎。”
    291

    屣履造

    成语拼音:
    xǐ lǚ zào mén
    成语解释:
    屣履:拖着鞋子走路;造:往。拖着未穿好的鞋登拜访。形容急于会见的匆忙样子
    成语出处:
   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郑玄传》:“国相孔融深敬于玄,屣履造,告高密县为玄特立一乡。”
    292

    出相

    成语拼音:
    xiàng mén chū xià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相:宰相、丞相、相国。宰相里还出宰相。指名子弟能继承父兄事业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·辛弃疾《瑞鹤仙·寿上饶倅洪莘之》词:“记从来人道:相出相,金印累之尽有。”
    293

    抉目

    成语拼音:
    xuán mén jué mù
    成语解释:
    春秋时,吴国大夫伍员劝吴王夫差拒绝越国求和,夫差听信谗言,不从忠告,反赐之剑命自杀。伍员临死,曰:“树吾墓上以梓,令可为器。抉吾眼置之吴东,以观越之灭吴也。”见《史记·吴太伯世家》。后以“悬抉目”为烈士殉国的典故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春秋时,吴国大夫伍员劝吴王夫差拒绝越国求和,夫差听信谗言,不从忠告,反赐之剑命自杀。伍员临死,曰:“树吾墓上以梓,令可为器。抉吾眼置之吴东,以观越之灭吴也。”见《史记·吴太伯世家》。
    294

    蓬巷

    成语拼音:
    xí mén péng xià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见“席穷巷”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唐·王勃《夏日诸公见寻访诗序》:“席蓬巷,伫高士之来游;丛桂幽兰,喜王孙之相对。”
    295

    穷巷

    成语拼音:
    xí mén qióng xià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亦作“席蓬巷”。形容所居之处穷僻简陋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唐·高适《行路难》诗:“东邻少年安所知?席穷巷出无车。”
    296

    洒扫

    成语拼音:
    xiàng mén sǎ sǎo
    成语解释:
    相:宰相、丞相、相国。在宰相前扫地。形容干求有术
    成语出处:
   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齐悼惠王世家》:“魏勃少时,欲求见齐相曹参,家贫无以自通,乃常独早夜扫齐相舍人外。”
    297

    歪道

    成语拼音:
    xié mén wāi dào
    成语解释:
    指不正当的路;手段或不正经的事情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药师经》:“又信世间邪魔外道,妖孽之师,妄说祸福。”
    298

    相种

    成语拼音:
    xiàng mén xiàng zhǒ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相:宰相、丞相、相国。指宰相的子孙能够继承父业,有将相的才能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·高明《琵琶记·牛氏规奴》:“多应是相相种,可惜不做厮儿。”
    299

    有相

    成语拼音:
    xiàng mén yǒu xià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宰相里还出宰相。旧指名子弟能继承父兄事业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史记·孟尝君列传》:“文闻将必有将,相必有相。”
    300

    有相,将有将

    成语拼音:
    xiàng mén yǒu xiàng,jiàng mén yǒu jià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相:宰相、丞相、相国。指宰相和大将之家的子孙能够继承父业,有将相的才能
    成语出处:
   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孟尝君列传》:“文闻将必有将,相必有相。”
    * 门的成语,带门字的成语,包含门字的成语。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