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带面字的成语 (299个)

    101

    不改容

    成语拼音:
    miàn bù gǎi ró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谓脸色不改变。形容遇到危难时,镇定自若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23回:“吉平不改容,略无惧怯。”
    102

    不改色

    成语拼音:
    miàn bù gǎi sè
    成语解释:
    :颜;色:颜色。颜容不改变颜色。形容遇到危险时从容镇静;毫不畏惧的神态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元 秦简夫《赵礼让肥》第二折:“但凡拿住的人呵,见了俺丧胆亡魂。今朝拿住这厮,不改色。”
    103

    壁功深

    成语拼音:
    miàn bì gōng shēn
    成语解释:
    壁:佛家语,指对墙壁默坐静修。和尚壁静修,道行很深。比喻某人在某一方造诣很深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卷一:“寓止于嵩山少林寺,壁而坐,终日默然,人莫之测,谓之壁观婆罗门。”
    104

    北眉南

    成语拼音:
    miàn běi méi nán
    成语解释:
    谓脸相背,互不理睬。形容相处不合,各不照
    成语出处:
    元·无名氏《马陵道》第三折:“既然是你为我来,须回避,且做个北眉南,你东咱西。”
    105

    壁磨砖

    成语拼音:
    miàn bì mó zhuān
    成语解释:
    比喻事不能成功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景德传灯录 南岳怀让禅师》:“开元中有沙门道一住传法院,常日坐禅……师乃取一砖,於彼庵前石上磨。一曰:‘师作什麽?’师曰:‘磨作镜。’一曰:‘磨砖岂能成镜邪?’(师曰):‘坐禅岂得作佛邪?’”
    106

    壁虚构

    成语拼音:
    miàn bì xū gòu
    成语解释:
    对着墙壁凭空造出来的。比喻凭空捏造
    成语出处:
    陶菊隐《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》第72章:“这位名震一时的北洋派勇将,完全变成了一个壁虚构的神话家。”
    107

    从背言

    成语拼音:
    miàn cóng bèi yán
    成语解释:
    从:听从,顺从。当顺从,背后乱说
    成语出处:
    唐·吴兢《贞观政要·政体》:“当时皆谓祸不及身,从背言,不以为患。”
    108

    从腹非

    成语拼音:
    miàn cóng fù fēi
    成语解释:
    从:听从,顺从。表顺从,心里反对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63回:“世兄果不嫌家伯语重,何难回头是岸,万不可从腹非。”
    109

    从后言

    成语拼音:
    miàn cóng hòu yán
    成语解释:
    从:听从,顺从。当顺从,背后乱说
    成语出处:
   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蜀志·蒋婉传》:“人心不同,各如其从后言,古人之所诫也。”
    110

    缚衔璧

    成语拼音:
    miàn fù xián b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两手反绑而向前,口含碧玉以示不生。古人用以表示投降请罪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僖公六年》:“许男缚衔璧,大夫衰绖,士舆榇。”
    111

    缚舆榇

    成语拼音:
    miàn fù yú chèn
    成语解释:
    缚:反绑着手向胜利者,表示放弃抵抗;舆榇:把棺材装在车上。表示不再抵抗,自请受刑。这是古代君主战败投降的仪式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僖公六年》:“许男缚衔璧,大夫衰经,士舆榇。”
    112

    红脖子粗

    成语拼音:
    miàn hóng bó zǐ cū
    成语解释:
    脸红脖子变粗。形容因激动、窘迫、发怒或羞渐而脸色涨红的样子
    成语出处:
    高阳《玉座珠帘》:“皇帝红脖子粗地大骂言官沽名钓誉,恭王与醇王自恃长亲,渺视皇帝,话越说越多,也越离谱了。”
    113

    红耳赤

    成语拼音:
    miàn hóng ěr ch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脸和耳朵都红了。形容因羞愧、窘迫、激动或发怒而脸色涨红的样子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 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29卷:“今人有些小利害,便至于头红耳赤;子文却三仕三已,略无喜愠。”
    114

    红耳热

    成语拼音:
    miàn hóng ěr rè
    成语解释:
    见“红耳赤”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十:“可怜裴兰孙是个娇滴滴的闺中处子,见了一个陌生人,也要红耳热的。”
    115

    红过耳

    成语拼音:
    miàn hóng guò ěr
    成语解释:
    形容因激动、窘迫、发怒或羞渐而脸色涨红的样子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四回:“那安公子羞得红过耳,眼观鼻、鼻观心的答应了一声。”
    116

    红颈赤

    成语拼音:
    miàn hóng jǐng ch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见“红耳赤”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四卷:“倘有不达时务的,捉空摘了一花一蕊,那老儿便要红颈赤,大发喉急。”
    117

    黄肌瘦

    成语拼音:
    miàn huáng jī shòu
    成语解释:
    :脸;肌:肌肉;代指身体。色发黄;身体消瘦。形容人久病体衰或营养不良的样子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元 杨梓《霍光鬼谏》:“眼欺缩腮模样,黄肌瘦形相。”
    118

    成语拼音:
    miàn hóng miàn ch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谓双方因争执而变脸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八回:“自蒙泰山错爱,将令爱嫁事小人……虽不曾生半个儿女,未曾赤,半点相争。”
    119

    绿

    成语拼音:
    miàn hóng miàn lǜ
    成语解释:
    见“赤”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廿载繁华梦》第九回:“自己进他门以来,未有半点绿,他不负我,我怎好负他?”
    120

    和心不和

    成语拼音:
    miàn hé xīn bù hé
    成语解释:
    上很和气,心里却有矛盾
    成语出处:
   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六回:“船厂大臣又给他和心不和,将领既不熟悉,兵士又没感情,他却忘其所以,大权独揽,只弄些小聪明,闹些空意气。”
    * 面的成语,带面字的成语,包含面字的成语。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