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敬字结尾的成语 (12个)

    1

    肃然起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ù rán qǐ jì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形容产生严肃仰的感情。肃然:恭的样子;起:产生尊的心情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规箴》:“弟子中或有惰者,远公曰;‘桑榆之光,理无远照,但愿朝阳之晖,与时并明耳。’执经登坐,讽诵朗暢,词色甚苦。高足之徒,皆肃然增。”
    2

    必恭必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ì gōng bì jì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必:一定;十分;恭:有礼貌;:尊;有礼貌地对待。形容态度神情十分恭谦逊;也作“毕恭毕”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诗经 小雅 小弁》:“维桑与梓,必恭止。”
    3

    恭恭

    成语拼音:
    gōng gōng jìng jì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对尊长贵宾谦恭而有礼貌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33卷:“安住见说是丈人,恭恭唱了个喏。”
    4

    竦然起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ǒng rán qǐ jì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竦然:肃的样子;起:产生尊的心情。形容产生严肃仰的感情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·归有光《少傅陈公六十寿诗序》:“其为人忠诚悃愊,人望之者,不言而竦然起。”
    5

    肃然生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ù rán shēng jì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形容产生严肃仰的感情。同“肃然起”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 张戒《岁寒堂诗话》卷上:“鲁直专学子美,然子美诗读之使人凛然兴起,肃然生。”
    6

    毕恭毕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ì gōng bì jì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形容十分恭的样子
    成语出处:
    郭沫若《洪波曲》第十章五:“军长为李玉堂,一山东大汉,抵军部时,在门外相迎,毕恭毕。”
    7

    奉申贺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èng shēn hè jì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送礼单上的套语,以表达贺之意
    成语出处:
    梁启超《饮冰室合集·文集》:“若不得已,则割三头两省之土地,奉申贺,以换我几个衙门。”
    8

    梁孟相

    成语拼音:
    liáng mèng xiāng jìn
    成语解释:
    原指东汉时期梁鸿与妻子孟光相互爱。后泛指夫妇相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后汉书·梁鸿传》:“每归,妻为具食,不敢于鸿前仰视,举案齐眉。伯通察而异之,曰:‘彼佣能使其妻之如此,非凡人也。’”
    9

    令人起

    成语拼音:
    lìng rén qǐ jì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使人产生意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·朱熹《跋赵中丞行实》:“赵公之孝谨醇笃,虽古人犹难之,三复其书,令人起。”
    10

    安详恭

    成语拼音:
    ān xiáng gōng jì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安静、细心、谦恭、重,古时儿童教育的要领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 朱熹《小说 嘉言》:“教育小儿,先要安详恭。”
    11

    杯茗之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ēi míng zhī jì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请人饮宴的谦辞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镜花缘》第十一回:“吴之和对唐敖、多九公道:‘二位大贤由天朝至此,小子谊属地主,意欲略展杯茗之,少叙片时,不知可肯枉驾?’”
    12

    杯水之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ēi shuǐ zhī jì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犹言杯水之谢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歧路灯》第三八回:“孔耘轩道:‘小婿业师惠人老,原是弟说成的,今上学已经两月,弟尚无杯水之,所以(备筵)并请三位陪光。’”
    * 最后一个字是敬的成语,敬字结尾的成语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