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璧字结尾的成语 (27个)

    1

    断珪缺

    成语拼音:
    duàn guī quē b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见“断圭碎”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·叶廷琯《吹网录·二础云麾碑》:“余近得拓本,字虽漫漶,其存者尚有神采。断珪缺,弥见珍奇。”
    2

    断圭碎

    成语拼音:
    duàn guī suì b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亦作“断珪缺”。喻指片段而珍贵的文字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·王应麟《困学纪闻·仪礼》:“虽寂寥片言,断圭碎,犹可宝也。”
    3

    匹夫怀

    成语拼音:
    pǐ fū huái b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见“匹夫无罪,怀其罪”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18卷:“少资利薄多资累,匹夫怀将为罪。”
    4

    视如拱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hì rú gǒng b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:用双手合抱的大,比喻珍品。看做两手合抱的碧玉。比喻十分珍贵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珠儿》:“始纳婢,经年余,生一子,视如拱,名之珠儿。”
    5

    视同拱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hì tóng gǒng b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看作两手合抱的玉。比喻十分珍贵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24回:“求着他一副对子,一把扇子,那就视同拱,也不管他的字好歹。”
    6

    隋珠荆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uí zhū jīng b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即隋珠和
    成语出处:
    汉·荀悦《汉纪·武帝纪》:“立神明通天之台,造甲乙之帐,络以隋珠荆。”
    7

    中外合

    成语拼音:
    zhōng wài hé b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中西合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三十一回:“这长苗子是我们中国原有的,如今搀在这德国操内,中又不中,外又不外,倒成了一个中外合。”
    8

    寸阴尺

    成语拼音:
    cùn yīn chǐ b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阴:日影,光阴;寸阴:指极断的时间。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价值比径尺的玉还要珍贵。极言时间可贵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:“故圣人不贵尺之,而重寸之阴,时间得而易失也。”
    9

    断缣零

    成语拼音:
    duàn jiān líng b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比喻片段而珍贵的文字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叶景葵《〈忘山庐日记〉序》:“辛亥以后,会面甚稀,今得于断缣零中温其绪论,斯诚光绪以来读书明理之君子矣。”
    10

    贵阴贱

    成语拼音:
    guì yīn jiàn b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贵重光阴甚于玉。比喻时间的宝贵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西汉 刘安《淮南子 原道训》:“故圣人不贵尺之,而重寸之阴,时难得而易失也。”
    11

    还珠返

    成语拼音:
    huán zhū fǎn b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宝物失而复得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 石昆玉《三侠五义》第十八回:“若非耿耿包卿一腔忠赤,焉得有还珠返之期。”
    12

    连城之

    成语拼音:
    lián chéng zhī b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连城:连成一片的许多座城。后用来形容某种东西非常珍贵。:玉。非常珍贵的、非常值钱的美玉。也指价值极高的宝物或比喻珍贵的东西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赵惠文王时,得楚和氏,秦昭王闻之,使人遣赵王书,愿以十五城请易。”
    13

    连珠合

    成语拼音:
    lián zhū hé b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比喻人才或美好的事物聚集在一起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北周·庚信《郊庙歌辞·昭复》:“连珠合重光来,天策暂转勾陈开。”
    14

    隋珠和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uí zhū hé b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隋侯之珠与和氏之。泛指珍宝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元·吴亮《劝忍百箴》:“隋珠和,蒟酱筇竹,寒不可衣,饥不可食。”
    15

    随珠和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uí zhū hé b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随侯珠与和氏的并称。传说古代随国姬姓诸侯见一大蛇伤断,以药敷之而愈;后蛇于江中衔明月珠以报德,因曰随侯珠,又称灵蛇珠。楚人卞和于荆山得一璞玉,先后献给武王、文王,均以为石,和以欺君罪被砍断两足;成王登位,使人剖璞,果得夜光宝玉,因命之曰和氏。事见《韩
    成语出处:
    传说古代随国姬姓诸侯见一大蛇伤断,以药敷之而愈;后蛇于江中衔明月珠以报德,因曰随侯珠,又称灵蛇珠。楚人卞和于荆山得一璞玉,先后献给武王、文王,均以为石,和以欺君罪被砍断两足;成王登位,使人剖璞,果得夜光宝玉,因命之曰和氏
    16

    遗珠弃

    成语拼音:
    yí zhū qì b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本指弃置不用的珍珠玉,比喻弃置不用的美好事物和优秀人才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·陆游《〈曾裘父诗集〉序》:“然裘父得意可传之作,盖不止此,遗珠弃,识者兴叹。”
    17

    残圭断

    成语拼音:
    cán guī duàn b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残缺不全的圭。指虽然残缺却是很珍贵的东西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 楼钥《跋傅梦良所藏山谷书渔父诗》:“书既刊诸石,此虽仅得三分之一,残圭断要自可宝。”
    18

    奉为圭

    成语拼音:
    fèng wéi guī b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:玉器,指非常有价值的东西。尊重有价值的东西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·李慈铭《越缦堂诗话》中卷:“余之此言,天下作诗者,当字字奉为圭。”
    19

    捐金抵

    成语拼音:
    juān jīn dǐ b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谓不重财物。语本晋葛洪《抱朴子·安贫》:“上智不贵难得之财,故唐虞捐金而抵。”
    成语出处:
    语本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安贫》:“上智不贵难得之财,故唐虞捐金而抵。”
    20

    家骥人

    成语拼音:
    jiā jì rén b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喻指优秀人才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·胡应麟《诗薮·国朝下》:“穆庙时,寓内承平,荐绅韦布,操觚令简,家骥人,云集都下。”
    * 最后一个字是璧的成语,璧字结尾的成语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