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躬字结尾的成语 (7个)

    1

    蹇之匪

    成语拼音:
    jiǎn zhī fěi gō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见“蹇蹇匪”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·钱谦益《匪斋记》:“《蹇》之六二曰:王臣蹇蹇,匪之故。安知上不以蹇之匪勖子乎?”
    2

    蹇谔匪

    成语拼音:
    jiǎn è fěi gō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见“蹇蹇匪”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唐·郑处诲《明皇杂录》:“张九龄在相位,有蹇谔匪之诚,元宗既在位年深,稍怠庶政,每见帝无不极言得失。”
    3

    蹇蹇匪

    成语拼音:
    jiǎn jiǎn fěi gō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蹇,通“謇”。指为君国而忠直谏诤。亦作“蹇谔匪”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易 蹇》:“六二,王臣蹇蹇,匪之故。”
    4

    尽瘁鞠

    成语拼音:
    jìn cuì jū gō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瘁:劳累;尽瘁:竭尽劳苦;鞠:恭敬、谨慎。指恭敬谨慎,竭尽心力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·胡文焕《群音类选·》:“念儒臣不习武功,凭笔舌尽瘁鞠,身犹转蓬。”
    5

    芒刺在

    成语拼音:
    máng cì zài gō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芒刺:谷类壳上的细刺。好像有芒刺扎在身上。形容心中内心惶恐,坐立不安
    成语出处:
    前蜀·杜光庭《杨鼎校书本命本樵词》:“常怀再造之恩,未答自天之泽,兢忧度日,芒刺在。”
    6

    引咎责

    成语拼音:
    yǐn jiù zé gō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同“引咎自责”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吴志·吴主传》:“后壹奸罪发露伏诛,权引咎责。”
    7

    罪己责

    成语拼音:
    zuì jǐ zé gō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罪己:归罪于己;:自己。责备并归罪于自己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29卷:“罪己责不可无,然亦不当长留在心胸为悔。”
    * 最后一个字是躬的成语,躬字结尾的成语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