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第二个字是推的成语 (13个)

    1

    半就

    成语拼音:
    bàn tuī bàn jiù
    成语解释:
    辞;就:靠拢;接受。一面辞;一面接受。形容表面辞;但内心愿意接受;假意拒绝的样子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元 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四本第一折:“半半就,又惊又爱,檀口揾香腮。”
    2

    西阻

    成语拼音:
    dōng tuī xī zǔ
    成语解释:
    诿;阻:阻挠。找各种借口托、阻挠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·伏雌教主《醋葫芦》第五回:“都氏只是拣精剔肥,东西阻,媒婆说得丑些,又落得好。”
    3

    暗就

    成语拼音:
    míng tuī àn jiù
    成语解释:
    表面上拒,暗地里接受。形容装腔作势、假意拒绝的样子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 李渔《慎鸾交 债饵》:“那老婆子走来央求我,被我故意作难,说了几句明暗就的话,少不得我前脚走到,他后脚自会赶来。”
    4

    我让

    成语拼音:
    nǐ tuī wǒ rà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指双方互相谦让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二卷:“他三个兀自你我让。”
    5

    侧引

    成语拼音:
    páng tuī cè yǐn
    成语解释:
    从侧面启发引导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梁斌《红旗谱》:“我旁侧引地转着问了半天,他只说些革命的道理,不说出他们的根柢在什么地方。”
    6

    八阻

    成语拼音:
    qī tuī bā zǔ
    成语解释:
    比喻有意为难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 高明《琵琶记 蔡公逼试》:“我教你赴选,也只是要改换门闾,光显祖宗,你却七八阻,有这许多说话。”
    7

    万阻

    成语拼音:
    qiān tuī wàn zǔ
    成语解释:
    拖。阻:阻拦。多次拖阻拦。形容百般辞、拒绝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明·朱权《荆钗记》第四十六出:“邓尚书说亲,直恁千万阻;见王太守乐意,却不顾五典三纲。”
    8

    六问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ān tuī liù wèn
    成语解释:
    究;问:审问。旧时指反复审训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元 孙仲章《勘头巾》第三折:“有他娘子将小人告到官中,三六问,吊拷绷扒,打的小人受不过,只得屈招了。”
    9

    下卸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hàng tuī xià xiè
    成语解释:
    把责任给上级,卸给下级,自己却不负责任
    成语出处:
    10

    搡搡

    成语拼音:
    tuī tuī sǎng sǎ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粗暴地、接连不断地猛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·无垢道人《八仙全传》第30回:“于是由这些妖人搡搡地到了第二层大院子内。”
    11

    古人

    成语拼音:
    xū tuī gǔ rén
    成语解释:
    虚:凭空。凭空崇古人
    成语出处:
    南朝·齐·祖冲之《辩戴法兴难新历》:“此臣以俯信偏识,不虚古人者也。”
    12

    六二五

    成语拼音:
    yī tuī liù èr wǔ
    成语解释:
    原是珠算斤两法口诀。比喻卸干净
    成语出处:
    浩然《艳阳天》第127章:“你想一六二五地混过关去,办不到!”
    13

    两搡

    成语拼音:
    yī tuī liǎng sǎ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形容一再托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* 第二个字是推的成语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