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第二个字是无的成语 (278个)

    121

    人烟

    成语拼音:
    miǎo wú rén yān
    成语解释:
    一片渺茫,没有人烟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 魏子安《花月痕》第47回:“不上一月,将淮北千里,扫荡个渺人烟。”
    122

    人踪

    成语拼音:
    miǎo wú rén zō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很少看见人的踪影,形容空旷寂静
    成语出处:
    王汶石《大木匠》:“田间是静悄悄的,大路上也是静悄悄的渺人踪。”
    123

    三尺

    成语拼音:
    mù wú sān chǐ
    成语解释:
    不把法制放在眼里。形容违法乱纪,胡作非为。三尺,指法律。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,故称。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,故称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·王士祯《居易录续谈》:“光天化日之下,岂容奸孽余党,胆大泼天,目三尺。”
    124

    所知

    成语拼音:
    máng wú suǒ zhī
    成语解释:
    一点也不知道
    成语出处:
    鲁迅《书信集 致姚克》:“关于秦代的典章文物,我也茫所知。”
    125

    头绪

    成语拼音:
    máng wú tóu xù
    成语解释:
    茫:形容水或其它事物很多;没有边际;头绪:复杂纷乱的事情中的条理。形容一点头绪也没有;或事情摸不到边;不知从何而起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18回:“这几天抚台正为这事茫头绪,得了这个信,便传两司来商议。”
    126

    王法

    成语拼音:
    mù wú wáng fǎ
    成语解释:
    不把国家法律放在眼里。形容胡作非为,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43回:“关系朝廷体统,他如何敢拿了去,要起赎身的价银来,目王法已极。”
    127

    下尘

    成语拼音:
    mù wú xià chén
    成语解释:
    下尘:下风,比喻地位低下的人。眼睛不往下看。形容态度高傲,看不起地位比自己低下的人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五回:“那宝钗却又行为豁达,随分从时,不比黛玉孤高自许,目下尘,故深得下人之心。”
    128

    遗策

    成语拼音:
    móu wú yí cè
    成语解释:
    谓谋划时没有遗漏的计策。形容谋划周密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钟会传》:“蜀之豪帅,面缚归命,谋遗策,举废功。”
    129

    遗谞

    成语拼音:
    móu wú yí ér
    成语解释:
    遗谞:才智不足之处。所设计谋没有不足之处。形容计谋周密,十分稳妥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晋·陆机《辩士论》:“骆统、刘基强谏以补过,谋遗谞,举不失策。”
    130

    涯际

    成语拼音:
    máng wú yá j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辽阔浩渺而边际。亦作“茫边际”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瞿秋白《〈饿乡纪程〉跋》:“如今幸而见着心海中的灯塔,虽然只赤光一线,依微隐约,总算能勉强辨得出茫涯际的前程。”
    131

    音信

    成语拼音:
    miǎo wú yīn xìn
    成语解释:
    指毫消息
    成语出处:
    巴金《发的故事 窗下》:“你不能就这样渺音信地丢开了我,让我孤零零地住在这个陌生的大城市里。”
    132

    音讯

    成语拼音:
    miǎo wú yīn xùn
    成语解释:
    指毫消息
    成语出处:
    吴运铎《把一切献给党 新任务》:“太阳下了山,同志们打起灯笼火把,披开一丛丛的荒草搜寻,炮弹还是渺音讯。”
    133

    余子

    成语拼音:
    mù wú yú zǐ
    成语解释:
    余子:其他的人。眼里没有旁人。形容自高自大,目中人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 梁启超《新民说》:“目余子,而我躬亦不知何存。”
    134

    影踪

    成语拼音:
    miǎo wú yǐng zō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看不到一点踪迹和影子
    成语出处:
    茅盾《腐蚀 十一月十三日》:“努力追忆昨夜的颠倒迷梦,然而——已经渺影踪。”
    135

    杂宾

    成语拼音:
    mén wú zá bīn
    成语解释:
    家中没有闲杂的人来作客。形容交友谨慎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三国 吴 韦昭《吴书》:“不妄交游,门杂宾。”
    136

    杂客

    成语拼音:
    mén wú zá kè
    成语解释:
    见“门杂宾”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宋书·袁粲传》:“居负南郭,时杖策独游,素寡往来,门杂客。”
    137

    踪影

    成语拼音:
    miǎo wú zōng yǐ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看不到一点踪迹和影子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 和邦额《夜谭随录 霍筠》:“宜春、蕊儿,渺踪影。”
    138

    立锥之地

    成语拼音:
    pín wú lì zhuī zhī dì
    成语解释:
    穷得连可以插下锥子那样小的地方都没有。形容穷困之极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汉·韩婴《韩诗外传》卷四:“十子者,不能亲也,置锥之地,而王公不能与争名,则是圣人之未得志者也。”《汉书·食货志》:“富者田连仟佰,贫者亡()立锥之地。”
    139

    置锥

    成语拼音:
    pín wú zhì zhuī
    成语解释:
    犹言贫立锥。语本《庄子·盗跖》:“尧舜有天下,子孙置锥之地。”
    成语出处:
    语出《庄子·盗跖》:“尧舜有天下,子孙置锥之地。”
    140

    虚席

    成语拼音:
    zuò wú xū xí
    成语解释:
    座位没有空着的。多形容观众、听众或出席、参加的人很多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太平广记·龙三·释玄照》:“他常常愿意讲授一千遍《法华经》,以利于他人。在山中开讲之后,虽然寒暑常,山路险恶,但是来听讲的总是坐虚席。”
    * 第二个字是无的成语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