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第二个字是而的成语 (200个)

    121

    不悔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ǐ ér bù huǐ
    成语解释:
    悔:悔恨,懊悔。就是死了也不懊悔。形容态度坚决
    成语出处:
    唐·赵蕤《反经·是非》:“自与杀身成名,若季、路、仇、牧,死不悔也。”
    122

    不僵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ǐ ér bù jiā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即使死了也不僵硬。形容坏势力等不容易被清除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二回:“古人有言:‘百足之虫,死不僵。’如今虽说不似先年那样兴盛,较之平常仕宦人家,到底气象不同。”
    123

    不见,听不闻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hì ér bù jiàn,tīng ér bù wén
    成语解释:
    看见了同没有看见一样,听见了同没有听见一样。形容不重视,不注意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知北游》:“终日视之不见,听之不闻,搏之不得也。”
    124

    不漏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hū ér bù lòu
    成语解释:
    意思是天道公平,作恶就要受惩罚,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,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。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老子》:“天网恢恢,疏不失。”《魏书·任城王传》:“天网恢恢,疏不漏。”
    125

    不朽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ǐ ér bù xiǔ
    成语解释:
    指身虽死言论、事业等长存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襄公二十四年》:“古人有言曰:‘死不朽,何谓也。’”
    126

    不作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hù ér bù zuò
    成语解释:
    只是阐明前人的成说;自己并无创新之见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先秦 孔子《论语 述》:“述不作,信好古。”
    127

    弗见,听弗闻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hì ér fú jiàn,tīng ér fú wén
    成语解释:
    视:看。指不注意,不重视,睁着眼却没看见。也指不理睬,看见了当作没看见,听到了当作没听见
    成语出处:
    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中庸》:“鬼神之为德其咸乎,视之弗见,听之弗闻。”
    128

    复生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ǐ ér fù shēng
    成语解释:
    死去了又活过来。形容生命不息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三国 魏 曹植《辩道论》:“方士有董仲君,有罪系狱,佯死数日,目陷虫出,死复生,然后竟死。”
    129

    复苏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ǐ ér fù sū
    成语解释:
    复:又,再;苏:醒过来。死去了又活过来,形容生命不息
    成语出处:
    宋·洪迈《夷坚丙志·九圣奇鬼》:“地狱百毒,汤镬锉硾,随索随见,鬼形糜碎,死复苏屡矣。”
    130

    负涂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hǐ ér fù tú
    成语解释:
    豕:猪;涂:泥。猪背上有泥。比喻极为污秽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周易·睽》:“睽孤,见豕负涂。”王弼注:“豕负涂,秽莫过焉。”
    131

    后止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ǐ ér hòu zhǐ
    成语解释:
    死了以后才停止。形容奋斗终身,贡献出一切
    成语出处:
   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国语·晋语》:“天二子之良,将勒营其君,复使立于外,死后止,何日以来。”
    132

    明之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hén ér míng zhī
    成语解释:
    指表面玄妙的事理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周易 系辞上》:“化裁之,存乎变;推行之,存乎通;神明之,存乎其人。”
    133

    明之,存乎其人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hén ér míng zhī,cún hū qí rén
    成语解释:
    要真正明白某一事物的奥妙,在于各人的领会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易·系辞上》:“纪裁之,存乎变;推行之,存乎通;神明之,存乎其人。”
    134

    无悔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ǐ ér wú huǐ
    成语解释:
    就是死了也不懊悔。形容态度坚决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论语·述》:“子曰:‘暴虎冯河,死无悔者,吾不与也。’”
    135

    无憾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ǐ ér wú hàn
    成语解释:
    即使死了也无遗憾
    成语出处:
    清·无垢道人《八仙全传》第66回:“小妹真能为我守节,我便死无憾。”
    136

    无怨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ǐ ér wú yuàn
    成语解释:
    怨:怨恨。死了也不怨恨。《三国演义》第四十七回:“我说出你那破绽,教你死无怨。”
    成语出处:
    元·郑光祖《倩女离魂》第三折:“不是我闲淘气,便死呵死无怨,待悔呵悔之何及!”
    137

    知之

    成语拼音:
    shēng ér zhī zhī
    成语解释:
    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。这是唯心主义者的观点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论语·述》:“子曰:‘我非生知之者,好古敏以求之者也。’”
    138

    广之

    成语拼音:
    tuī ér guǎng zhī
    成语解释:
    推展开来且把它扩大。也指从一件事情推及其它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南朝·梁·萧统《文选·序》:“若其纪一事,咏一物,风云草木之兴,鱼虫禽兽之流,推广之,不可胜载矣。”
    139

    皇之

    成语拼音:
    táng ér huáng zhī
    成语解释:
    形容公然毫不隐讳地(多含贬义)。
    成语出处:
    鲁迅《花边文学 “莎士比亚”》:“末一句是客气话,赞成施先生的其实并不少,要不然,能堂皇之的在杂志上发表吗?”
    140

    无闻,视无见

    成语拼音:
    tīng ér wú wén,shì ér wú jiàn
    成语解释:
    视:看。指不注意,不重视,睁着眼却没看见。也指不理睬,看见了当作没看见,听到了当作没听见
    成语出处:
    《鹖冠子·度万八》:“知无道,上乱天文,下灭地理,中绝人和,治渐终始,故听无闻,视无见,白昼暗,有义失谥。”
    * 第二个字是而的成语

热门推荐